12.16 李白暗戀楊貴妃嗎?李白內心的苦悶在哪一首詩裡顯露出來了?


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楊貴妃生於公元719年,李白比楊貴妃大18歲。

自古才子多風流,何況李白還不是一般的才子。在一個月下賞牡丹的夜裡,李白放情豪飲,醉酒之間,李白為楊貴妃寫下了三首《清平調》,感情濃烈真摯: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曾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李白暗戀楊貴妃嗎?李白內心的苦悶在哪一首詩裡顯露出來了?

有人說,李白的這首《清平調》只是因為奉命行事而作,可如果真是這樣,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感,以李白的傲骨,怎可能為了一個貴妃寫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這樣的詩句?

李白除了以彩雲、鮮花、帶露的牡丹等來形容貴妃的花容月貌、美若天仙之外,的確含有借詩傳情之嫌,有向貴妃傳達他愛慕她的信息。

再看:“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名花豔,美人豔,人映花,花襯人,暗中比喻楊貴妃的俏麗和諧,常常含笑顧盼,舉步流連。

李白的真性情,喜歡就是喜歡,毫不掩飾,而且自古“酒後吐真言”,李白在醉酒之際所做的詩篇未嘗不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他不可能沒有一點點心動,也不可能沒有刻骨銘心的暗戀,只是君臣之別,只是相見無緣。

這首詩被唐玄宗大為稱讚,而楊貴妃也讀懂了其中含義,甚是開心,日後也時時吟唱這三首《清平調》。

李白暗戀楊貴妃嗎?李白內心的苦悶在哪一首詩裡顯露出來了?


也就是在這一天,在唐玄宗命李白寫詩的同時,李白要求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在李白以後的人生裡,沒有哪一夜比這一夜更為縱情瀟灑。

或許是唐玄宗嫉妒李白的才能,亦或是窺出詩中所蘊含的感情,他採用“賜金放還”的辦法,將李白逐出宮外。

而李白此後毅然選擇離開長安,重新過起漂泊不定的生活,長期漫遊在江淮一帶。一首《長相思》道盡了內心的苦悶:

長相思, 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李白與楊貴妃的情感糾紛,恐怕只有他自己內心自知了,事過千年了,不是當事人,誰也無法盡釋李白的情懷。

李白暗戀楊貴妃嗎?李白內心的苦悶在哪一首詩裡顯露出來了?

長安是李白的傷心地,他的政治抱負與情感泡影,全部在此破滅了,他從此再沒回來過。

但李白一生中最精彩的段落和最快樂的時光,也發生在長安,他成為金鑾殿的座上客,併為貴妃那傾國傾城的美貌傾倒。李白以後走了許多地方,但他最難忘的還是長安。

長相思,在長安;單相思,在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