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國電影,也要臉

​今年是柏林電影節的古稀之年。


作為中國電影的福地之一,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卻少見中國人的身影。


華毯之上,最為人熟知的中國面孔唯有賈樟柯。


毫無疑問,疫情是首當其衝的一個原因。


中國電影,也要臉

賈樟柯,《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現場照


今年,賈樟柯的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入圍特別展映單元。


電影首映後,口碑不錯,他也借首映禮,發出了中國聲音:


“現在正是我們中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在出來的時候都不知道能不能按時來柏林,但是我們來了,我覺得這個時候電影應該存在,電影和人民一起存在著。”


中國電影,也要臉

映前見面會


此番發言掀起了網友們關於“中國電影需要賈樟柯們”的熱議。


與此同時,片方公佈了兩張海報,一時間,又將電影推上了頂峰。


中國電影,也要臉


一副墨染鋒利,深海與山脊相連——“在貴州最高的屋脊,種上一片深藍色的海洋”。


一副以筆為塔,照亮未知迷途——“過去是照亮今天的燈塔,指引前路”。


海報放出,為電影賺足了好感。


有意思的是,此次大家捧的不再是賈樟柯,而是另一個人。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不愧是黃海”、“中國海報第一人”……


這黃海到底是誰?


>>>>黃海出品,必屬精品


也許你沒聽說過黃海這個名字,但你絕對看過他的海報。


中國電影,也要臉


有人曾說,他以一己之力將中國電影海報拉到了世界頂級水平。


也有人說,華語電影海報的半壁江山被他承包了。


這話聽起來有點誇張,不過,好似還真那麼回事。


黃海,畢業於廈門大學,做過3年記者,後轉行去奧美等公司當設計師。


他並非一開始就專業從事海報設計,入這一行,起初圖的就是一個好玩兒。


當時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海報需求下來,黃海覺得有意思便接了。


中國電影,也要臉

黃海


設計師最怕甲方說的要求是什麼?


看感覺。


姜文就來了這麼一出,給的要求就一句話:看感覺,不拍寫真,素材片裡找。


於是,提案,被斃,提案,被斃……循環往復了數次才拍板定下。


中國電影,也要臉


海報拿去了戛納,一鳴驚人。


赤紅底色鋪滿整個畫面,強烈的視覺衝突帶出故事洶湧之感。


中央是主角瘋媽,赤腳仰立,白色標題字看似托起,又仿若枷鎖嵌套在她身上。


角落枝頭上的繡花鞋,更是電影裡的主要道具,帶出故事的發展。


這是黃海設計的第一張海報,也因這張海報結下了他與姜文的交情。


後來,姜文所有的電影海報都被黃海包了。


中國電影,也要臉

姜文電影海報


經歷雖苦,卻沒磨掉黃海的興趣。


後來他創辦了公司竹也,專門畫起了電影海報。


公司成立不久,繼姜文之後,黃海迎來了另一位魔鬼甲方——王家衛。


中國電影,也要臉

王家衛,《一代宗師》現場照


彼時,從好萊塢脫身的王家衛把全部賭注壓在了《一代宗師》上。


這個偏執狂折磨死了章子怡、梁朝偉、張震等人,也折磨死了黃海。


黃海把方案發過去,高冷的墨鏡王只回了一張婆娑樹影圖。


當時黃海就蒙了。


好歹姜文還說兩句,他倒好,直接看圖說話,悟去吧。


沒法子,黃海只能不斷揣摩,去勾勒王家衛想要表達的意境之美。


最後,他決定用飽含東方韻味的留白手法展江湖風雲。


中國電影,也要臉


海報設計的東方韻味十足,門洞深深,透深邃史詩感。


偶然探出的一枝樹椏更是創造出獨特意境。


恰到好處的明與暗,點到為止的動與靜,兩個主要人物的黑色剪影有力且有神,招式之間有朦朧情愫,也有鏗鏘豪氣。


海報出來後,就連挑剔的王家衛也點了頭。


而如果說《一代宗師》還只是讓黃海小有名氣,那2014年的《黃金時代》則是徹底讓他火了一把。


只見海報裡的蕭紅立於潑墨亂世之中。


舉目四望,被斑斑點點的墨跡環繞,無路可去的壓抑,象徵一個文人漂泊不定的命運。


中國電影,也要臉


筆鋒之下,撇捺化為利刃,隱藏重重殺機。


蕭紅手擒素煙,低頭嘆息。


文人之筆恰是時代之刃,蕭紅不動聲色間書寫了一個時代。


中國電影,也要臉


美版海報裡,蕭紅剪影融於筆尖。


金黃意為那是文人筆下的黃金時代,背景黑調意為亂世昏暗。


靈魂豐盈的蕭紅,在炮火之下,磨礪出一隻金筆,刺問蒼生何辜。


法版海報更是“入鄉隨俗“了一把——致敬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


蕭紅神態清冷淡然,氤氳煙霧仿若屢屢愁思裹挾著她。


中國電影,也要臉


《黃金時代》火了,但黃海煩了。


“《黃金時代》之後,許多人給我定性,我也不否認這是一個發展階段,但被放大了。”


人人都讓黃海按照《黃金時代》的風格來設計自家海報。


典型的商人思維,什麼紅,照這個模式走,準沒錯。


但藝術不是照葫蘆畫瓢,只有風格化的東西才能煥發光芒。


黃海更想要創作多樣化的作品,而他也確實做到了。


中國電影,也要臉


《我在故宮修文物》海報乍一看,並無奇處,仔細看,大有乾坤。


文物裂痕處,皆有一位小小的文物修復師在細心修補。


“大”歷史,“小”人物。


以小見大間烘匠人之神,託歷史文物尊貴之位。


中國電影,也要臉

左:掐絲琺琅萬壽無疆中碗

中:錫紅水仙花紋圖盤

右:汝窯天青釉弦紋三足樽


為大陸重映版《龍貓》製作的海報大受好評,後宮崎駿又一名作《千與千尋》重映,吉卜力工作室再次找到黃海。


黃海不負眾望,助《千與千尋》拿下4.88億票房。


兩版海報以溫暖、勇敢為題。


一個將人物的殷切目光塗為壁畫,“大千尋”撫慰“小千尋”傳遞濃濃暖意。


一個是孤身千尋在鐵軌上奔跑,深海中影影綽綽映著守護者白龍和無臉人。


中國電影,也要臉


好萊塢也找到了黃海。


《阿麗塔:戰鬥天使》海報裡,遠景緋紅晚霞蓬勃之勢令人熱血澎湃。


阿麗塔站在鋼鐵廢墟之上,劍指蒼穹之上的天空城撒冷,意為挑戰高高在上的制度。


中國電影,也要臉


從電影本身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電影元素,巧妙地進行拼接、雜糅。


畫面或凌厲跳脫,又或綿延悠長。


黃海總能根據電影風格不斷進行創新,讓有限的靜止畫面,噴薄出無限的表達欲。


連BBC和好萊塢都讚歎他為“令中國設計正在崛起”的海報設計大師。


中國電影,也要臉

電影雜誌《Little White Lies》評2018年全球電影海報20強,黃海為《小偷家族》創作的中國版海報拔得頭籌


可以看出,黃海的海報是真正注入了對電影的思考。


他在創作前,會去看原著、讀劇本、看劇照,還和導演反覆交流,領悟到電影精髓後,才開始動筆。


構圖、用色、意象隱喻、角色文案……每一個細節都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定下的。


中國電影,也要臉


大眾越來越愛看黃海設計的海報,甚至有言“黃海出品,必屬精品”。


那這一家獨大的局面,緣何而來呢?


>>>>撞車


10年前,國家大劇院開了個展,名為“紙上的舞臺——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


會展上,全球14位藝術大師的經典海報作品令人瞠目結舌。


對比之下,國內海報毫無設計感,露了怯。


行業無序,監管不力,版權意識不明,連電影都粗製的情況下,更何況海報。


有些片方為了賺快錢,甚至乾脆照抄國外電影海報。


中國電影,也要臉

左:《愛情呼叫轉移2》;右:《真愛至上》


要知道,在美國,設計一部大片的電影海報就需要十幾萬美元,且其製作流程的嚴謹不亞於拍攝一部電影。


但國內多數電影海報還只是套用模版,簡單堆砌。


要不,海報設計的就跟路邊散發的小廣告一樣,過於粗糙,毫無美感。


比如,去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就廣受詬病。


中國電影,也要臉


如果美感、創意達到了,就會出現另一個大問題——撞車(抄襲)。


比如,最近熱播國劇《下一站是幸福》收官海報就被指神似《小婦人》。


中國電影,也要臉


如果沒有了粗糙、撞車,另一個問題又蹦了出來:電影海報淪為明星宣傳畫。


礙於明星效應,片方會要求電影海報突出明星。


電影海報被明星效應侵蝕,反而成了另一個爭番位的角鬥場。


無奈之下,設計師只能想方設法把人物塞進去,並注意前後、大小,以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當年張藝謀的《長城》海報裡,景甜佔據中間位置,就曾引起網友對“景甜背景有多強大”的話題熱議。


中國電影,也要臉


其實自2010年起,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進入百億時代。


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海報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設計公司獲得了更多預算,從以前的兩三千漲到了如今的上百萬。


團隊愈加細緻,海報細化為創意、設計、繪畫、後期多個階段。


先導海報、角色海報,票房海報等不同類型海報也在對應不同時期的營銷宣傳。


可以看到,中國電影產業正在不斷成熟化。


那為啥這麼多年了,大家記住的還只有黃海呢?


>>>>要臉


其實,講到這,肯定會有人耐不住性子說:“不就是個海報,有那麼重要嗎?”


真的。有。


要知道,行業內有這麼句話:“一張好的電影海報值2000萬的票房”。


觀眾對於一部新電影的興趣,一個看預告,一個就看海報。


預告片看電影的商業性,海報則要側重電影的藝術性。


追溯電影海報的歷史可以看到,早期的海報也只是單純描畫劇照。


真正發掘出海報藝術性的是好萊塢傳奇海報設計師比爾·戈德。


從希區柯克到庫布里克,沒有他沒合作過的名導。


一生2000餘幅畫作,影響無數後來人。


中國電影,也要臉

《發條橙》


去年,比爾大師作古,現下傳之精髓的約翰·阿爾文不得不提。


他被迪士尼稱為“市場營銷戰的定海神針”。


其多部作品入選美國國立藝術博物館和現代藝術博物館。


經典的《E.T外星人》原畫更是被拍賣到了390000美金。


中國電影,也要臉


中國的海報藝術也不是沒有過輝煌。


中國電影最耀人的80-90年代,也是電影海報藝術迸發的時代。


那一時期,第五代導演嶄露頭角,故事、人物、攝影方方面面傳遞蓬勃創作力。


電影海報化繁為簡,開始走藝術風,壯闊豪邁之意有,黑色寓言之說也有。


中國電影,也要臉


可以看出,電影海報其實不單是一張宣傳畫冊,它更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


為人所熟知的《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重慶森林》……


那些凝結於電影海報上的經典元素,無一不成為流傳於世的時代印記。


中國電影,也要臉


說到這裡,相信大多數人已經多少明白為何這麼久以來能被大眾認可的只有黃海。


縱然,海報文化意義如此重要,但國內還有太多人並未意識到。


黃海曾言:“中國的藝術很好,但還沒有完備用起來。”


確是如此,就拿韓國來說,其電影工業的發展完善,在海報設計上就足見一斑。


以早已閉刊的電影雜誌《FILM 2.0》為先驅,到韓國最大的電影網站“Max Movie”,韓國電影媒體每年都會對本土電影進行最佳海報的評定。


中國電影,也要臉

《綠頭蒼蠅》:“這世界的痛,即使死了也無以解脫”


海報是電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也需要去關注、欣賞、發展。


大眾對黃海作品的追捧,側面也可看出觀眾對於電影美的需求在不斷提升。


不是Logo越大越好,不是一股腦堆疊明星寫真,不是敷衍了事,更不是低劣媚俗。


它是要把握住電影藝術性的同時,也要適時的結合時代背景做出改變。


比如可以在海報裡埋下彩蛋。


就拿《美國隊長3》來說,打眼一看,海報上有三人——鋼鐵俠,戰爭機器,黑豹。


中國電影,也要臉


但其實,片方還藏了一個驚喜人物。


誰?


正是倒掛在遠處吊塔上的小蜘蛛。


中國電影,也要臉


還有,海報也可一定程度上增加觀眾的參與度。


去年暑假檔,《哪吒》大熱,掀起全民狂潮,就引得不少網友自發為電影創造海報。


中國電影,也要臉

海報作者(從左到右):@何何舞@荊何繁@插畫楊權


黃海曾言:“每部電影都有一個世界,海報就是開一個窗口去看這個世界。”


海報是一部電影的“臉”,也是一個產業、一個時代精華之所在。


我們都有對美的追求。


那些粗製濫造的、生搬硬湊的,早已被大眾厭棄。


中國電影的崩壞從來不是一夕間崩壞。


它是從對編劇的不尊重、對明星的過度追捧、對電影海報的放棄開始的。


急功近利的中國電影該降降溫了。


看了別國的海報,我們其實也應該努力,多一點黃海這樣的人,中國電影 也要臉。


1.《這些牛逼的電影海報,都出自同一位戛納紅毯上的中國設計師》 From 鈦媒體

2.《黃海與他的海報藝術》 From 第一製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