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李少春年輕時在天津:演孫悟空,撐竿跳進了水簾洞


上世紀三十年代,李少春住在天津河東,天天練功學藝,雖然足不出戶,但是他那文武全才的名氣,已然不徑而走,傳遍津門。他不只規規矩矩地學習傳統,革新的思想也在他那藝術心田上滋生出幼苗。他久聞楊小樓以《水簾洞》初露頭角於天津劇壇,出於他那宗楊的心願,也想將來頭一炮就演《水簾洞》。

這一時期,和李少春一起練功的,除他的三弟李幼春外,還有他的小老舅王玉奎。多思善變的青年,湊在一起,思想上都長了翅膀。他們琢磨出許多新鮮別緻的武把子,目的是豐富《水簾洞》的武打內容。

李少春年輕時在天津:演孫悟空,撐竿跳進了水簾洞

雖然武戲開打豐富了,卻又不滿足於劇本的幅度。李少春想在《水簾洞》後面再加上《鬧地府》,《鬧地府》雖是武戲,也需要一個總講本子。他跟隨父親在上海時,有一位編劇先生陳俊卿,也是天津人,退居故里,時與李桂春過從。李少春知道這位陳先生編過全本連臺《西遊記》,就開口向他討取《鬧地府》的本子。哪知陳先生不屑一顧。這就激起李少春自己編劇的願望。

李少春年輕時在天津:演孫悟空,撐竿跳進了水簾洞

他簡單地寫了個《鬧地府》,覷著父親外出,在樓下的東廳排練起來。有一天,正演得熱鬧,天津中國大戲院經理孟瑞臣來訪桂春,無意看到小哥兒們的處女作,眼花繚亂,驚得呆了,立即與李桂春談公事,約請李少春在中國大戲院演出"四天五場"。

"四天五場"是當時天津約角演戲的一種形式,從每週星期四到星期日,連續四個夜場,星期日加個日場,付四天包銀。

那時,袁世海風華正茂,已露鋒芒,雖大於李少春三歲,卻也年力匹敵,應邀助演,更為生色。頭天打炮,李少春意在《水簾洞》,以遂學楊之志。院方卻認為李少春的才華不能囿於楊派武生,應當是一文一武、餘楊並擅長,公議頭天演出《戰馬超》、《擊鼓罵曹》雙出,袁世海除飾曹操外,在大軸《戰馬超》裡還兼演前部張飛,後部開打則換張連廷。

第二天是《水簾洞》帶《鬧地府》,楊派風範宛然,而在闖入龍宮時,下場門擺兩張堂桌,李少春的孫悟空,輕輕拄點金箍棒,飄然如葉,一躍而上,臺下觀眾的掌聲炸了窩。

李少春年輕時在天津:演孫悟空,撐竿跳進了水簾洞

李少春說,這是他把體育裡的撐竿跳化用而來。

後部《鬧地府》,李少春的孫悟空大戰鬥李幼春扮演的火頭怪,在舞臺上連變了由大而小、由小而更小、由更少而最小的六套扇子,不只是變,還配合著靈巧的武打,把觀眾都看直眼了,不知道這是什麼功夫。

當時尚和玉、李吉瑞都在臺下看戲,尚老將說;"怪呀!這戲裡竟是化學把子,可是一舉一動又看出來是小樓的路數!"從此,"化學把子"一詞,傳遍梨園,凡猴戲中的特殊起打,都叫"化學把子" 。

第三天是《打漁殺家》、《惡虎村》雙出,袁世海也演了倪榮和濮天雕兩個角色。

第四天日場是《全部八大錘》,少春前演陸文龍,後演王佐,袁世海演兀朮。夜場則是李門獨有劇目《打金磚》,新枝挺秀,更噪津門。

李少春年輕時在天津:演孫悟空,撐竿跳進了水簾洞

四天五場的圓滿演出,中國大戲院把李少春視為奇貨可居,摒絕了許多約角擋手,緊接著就舉辦消夏遊藝會,為期一月。樓頂是露天電影、露天雜耍,雜耍有小彩舞的京韻大鼓、榮劍塵的單絃、小蘑菇的相聲。

李少春年輕時在天津:演孫悟空,撐竿跳進了水簾洞

李少春大師的反葫蘆猴戲臉譜


樓下劇場,由李少春挑班,除花臉袁世海外,又加入老生李寶魁、武旦閻世善、小生高維廉、花旦於蓮仙、武丑艾世菊。每天文武雙出,或《水簾洞》、《八大錘》、《打金磚》等蟬聯演出。在此期間,他們已新排了《智激美猴王》,由李寶魁演豬八戒,高維廉演唐僧,閻世善演白骨精,袁世海演黃袍怪,於蓮仙演百花公主,李幼春前演獵戶,後演獨角怪。七夕之日,排演了《新天河配》,少春前演牛郎,後演喜鵲王,袁世海演金牛神,並分約趙金蓉、梁韻秋演織女。

"消夏"閉幕,李少春在金風送爽中,帶著勝利的心情,應萬子和之請赴京,開闢了北京的勝利戰場,引出了拜丁、拜餘的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