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寒假正是萬物復甦的春天,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有著其他假期所不可媲美的影響力。


家長利用好寒假這個階段幫助孩子提高成績、拓展見識,對於孩子的成長極有幫助。


通過多年觀察,不少老師發現成績優秀的孩子在寒假期間都會做以下8件事,家長們不妨參考。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第一時間完成作業


寒假的時間不算長,但如果孩子習慣拖延,往往會將作業拖到最後幾天才完成,屆時將要完成巨大的作業量。


其實,老師佈置作業的出發點是讓孩子保持學習習慣,即使在放假期間也爭取堅持每天學習。


只有當孩子形成學習慣性,他們才會自覺主動地學習,自然能夠取得進步和優秀的成績。


家長們不妨瞭解一下孩子班裡優秀的同學,學習主動的孩子一般都能快速完成作業,留出足夠的時間開展其他學習任務。


當然,我們對於孩子沒必要如此嚴格,只要多加約束就好。


要求孩子每天有固定的學習時間,不能把作業拖到正月十四或十五,提前完成作業才能過一個好年。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培養練字習慣


老師經常向家長強調的一點是,要讓孩子練字,培養其規範書寫的習慣,這在他們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都大有裨益。


一來,越來越多重要的考試都採取電腦閱卷形式,特別是中考、高考,如果孩子的字跡不清,書寫不夠規範,那麼在電腦閱卷時特別吃虧。


相似的回答,老師看著字好的答案就特別賞心悅目,看著寫得亂七八糟的答案就特別頭疼,誰得的分高自然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練字也可以改變孩子的習性。


孩子在練字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沉穩冷靜,在一絲不苟的練習中提高了注意力與專注度。


這對於孩子的學習還是個人品行來說,都有很好的幫助。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提前學習新知識


寒假的意義就在於讓孩子得到充分休息,恢復精神與精力,及時調整學習狀態,以適應新學期的學習。


因此,寒假並不是一個完全用來休息的階段,嚴格要求孩子利用寒假實現彎道超速,提前學習新學期知識,在學習進度與基礎上取得優勢。


提前學習新知識的方法有很多種,最基本的是預習新學期課本,大致瞭解要學習的新內容,形成知識框架。


有能力的孩子還能有針對性地完成一些練習。


就拿數學這一科來說,可以通過做練習題鞏固知識,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以儘早適應新學期的學習節奏。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不沉迷娛樂遊戲


每逢假期,孩子完全鬆懈了,開始沉迷各種娛樂與遊戲。


包括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沉迷電子遊戲等等。


家長應該明白,一整個假期的過度娛樂對於孩子來說,危害有多大:


因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視力大幅下降,孩子的抵抗力也受到影響;

因為過度沉迷娛樂而上癮,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連作業都不願完成;

因為迷戀網絡遊戲等產品,

孩子作息時間被打亂,精神狀態越來越差。


由此可見,電子遊戲、過度娛樂對於孩子的危害是巨大的。


家長即使不禁止孩子使用這些電子產品,也要注意“度”。


要求孩子只能在規定時間內才能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一旦超過時間就要停止娛樂。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讀幾本經典名著


平時,孩子的閱讀時間並不多,很多都是碎片化閱讀,這種閱讀適用於成年人,卻未必對孩子有幫助。


孩子在思維、注意力等各方面都還未發展成熟,碎片化閱讀不利於他們構建知識系統,發展個人能力。


因此,孩子更應該利用寒假這段時間加強閱讀,多讀經典,多讀名著,才能養出個人氣質,瞭解世界,拓展知識,豐富自我。


閱讀經典名著這件事應該從小學開始,自孩子6歲開始就需要積累足夠的閱讀量,他們才能從閱讀中收穫良多。


一些名著的閱讀,如果拖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閱讀的效果就不怎麼明顯了。


根據老師的推薦,寒假期間至少讓孩子閱讀3-4本名著。


保證每週一本,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鍛鍊其理解與吸收的能力,讓孩子形成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制定新學期學習計劃


利用好寒假這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不斷查漏補缺鞏固知識,儘早制定學習計劃,才能幫助孩子實現彎道超速。


首先,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學習之前沒學好的知識,鞏固基礎知識,加強拓展能力,才能在新學期趕上教學進度和同學的水平。


其次,制定寒假學習計劃,合理規劃好這一個月的學習時間,每天至少保持4個小時以上的有效學習時間,持之以恆取得進步。


最後,提前預習新課,瞭解新學期要學習的內容,制定新學期的學習計劃,明確自己應在哪一方面側重努力,重點攻克哪個版塊的知識。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如果孩子平時學習很用功,可是成績一直提不上來,那麼家長就一定要注意,很可能是孩子的學習方法出了錯。


如果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天天寫作業到晚上11點,即使這麼用功他的作業還是經常出錯,考試時連基礎題都會失分,那麼很明顯,他“不會”學習。


學習是需要方法的,沒有用對學習方法的孩子可能正在做南轅北轍的事情,付出與收穫成反比。


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套學習方法適用於任何孩子。


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慢慢摸索,不斷試驗,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才能讓孩子花更短的時間與更少的精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抓住寒假這段時間,

優化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這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寒假裡可以來做這8件事

和家長一起旅遊


寒假連帶著春節,總是人們外出度假的好時候。


如果家長能夠利用假期帶著孩子一起去旅行,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能夠鍛鍊孩子的細心與耐心:


旅行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但旅行之前的準備工作卻麻煩得很。


讓孩子參與到準備工作中,包括收拾行李、制定攻略等等。


有利於鍛鍊孩子的細心與耐心,更積極地表現自我。


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對於孩子來說,每一次旅遊都是一次心靈洗滌。


他們欣賞到壯觀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對於心靈的衝擊,從而有了表達自我的慾望,也有了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的希望。


能夠促進孩子快速成長:


家長帶著孩子見識外面精彩的世界,有利於讓孩子增長見聞。


瞭解各種生活方式,瞭解各地的傳統習俗,對世界會多一份包容,長大更容易收穫快樂。



假期了,趕緊帶孩子打卡吧。


無論是學習打卡還是旅遊打卡,都很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