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特別報道:“咱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疫情發生後,湖北省陽新縣人民武裝部第一時間成立陽新地區民兵防疫行動指揮所,並向全體黨員和民兵發出一封信。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一聲令下,在陽新疫情防控阻擊戰前沿,民兵政治工作閃耀戰"疫"一線,1830名基幹民兵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他們有主動請戰一線的抗疫基幹民兵、率先垂範樹立標杆的民兵黨員、全程保障激發動力的思想骨幹……

本網訊(湖北日報通訊員殷立報道)


特別報道:“咱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你到底跑了多少路?"

陽新縣木港鎮郵政支局黨員餘源潔,疫情防控期間,開著自己的麵包車,承擔了全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資配送,他不僅要把市、縣指揮部分配的物資運送到鎮上,還要把口罩、消殺藥品等物資配送到每一個村。餘源潔還承擔著全鎮人生活所需物資的購買和配送工作。

前段時間由於防控物資缺乏,許多村幹部一個口罩戴一天,餘源潔看在眼裡急在心中,打電話給親朋好友動員他們捐贈物資,在他的努力下,3000個口罩送來了。為了運送大量消毒液,餘源潔還從朋友處借來小貨車義務給該鎮使用。

有一天,家中煤氣用完了,妻子不得已給他打了電話。妻子把煤氣罐放在門口,餘源潔換好之後再放回門口。隔著一扇門,這是多日來他離妻子最近的一次。

木港鎮居民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有人問他,"潔子,這段時間你到底跑了多少路了?""我不知道哦,每個村不下7趟了!"


特別報道:“咱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哥,我和爸媽在家裡都十分擔心你!"

大年三十至今,陽新縣木港鎮消防中隊隊長柯曉峰始終堅守在疫情一線,除開消防隊安排的日常值班值守外,柯曉峰還主動申請到木港鎮高速路口24小時疫情檢查點卡口值守。兩處值守,一樣擔當。

2月上旬的一天晚上8點,木港鎮消防中隊接到一起火警電話,說是木港鎮章門組發生了火災。掛斷電話,柯曉峰迅速行動,一邊組織群眾隔離出安全區域,避免屋內煤氣罐等易燃易爆物品威脅圍觀群眾人身安全,一邊帶人拿起高壓噴水等設備在第一時間迅速控制了火情。

這一天晚上,一群人巡邏到棗園村領背園組,突然傳來熱鬧的聲音,"槓開!我胡了!"柯曉峰聽出是一個房頭叔叔的聲音,消防隊其他成員面露難色。柯曉峰帶人衝進屋子,叔叔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主動和他打起了招呼。待他說明來意,叔叔不以為然,跟他峰說"按照輩分你要叫我一聲叔,叔家的情況你還不清楚撒?我們就是自家人打著玩。"柯曉峰一邊動手沒收了麻將,一邊曉之以理。叔叔終於認識到錯誤,不好意思搓著手說:"我以為我們村沒有疫情,打打麻將沒有事,沒想到影響這麼不好,實在是給大家添麻煩了!"

又是一個晚上,柯曉峰剛拿出一桶泡麵時手機響了,原來是妹妹發來了視頻邀請,柯曉峰趕緊將泡麵藏起來。"哥,你在高速值班難免要接觸那些從外地回來的人,你千萬小心,我和爸媽在家裡都十分擔心你!"看到母親眼中泛起的點點淚光,柯曉峰緊了緊口罩,笑著對視頻那端的家人回應道"爸媽、妹妹,你們別怕,我這是在卡口保護你們呢!"


特別報道:“咱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爸爸,我想你!"

陽新縣木港鎮豐臺村委會副主任、民兵骨幹柯於東與豐臺村 "兩委"幹部一起,從去年除夕夜至今一直堅守在抗擊新冠肺炎防控一線。他將被褥、生活用品搬出了家,村委會大廳兩張鐵製長椅就是他的床鋪。他簽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志願書,許下承諾,並利用自己的專長製作防疫APP在村組微信群中轉發。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白熱化階段,村組道路臨時封閉,村內武漢返鄉人員家庭因居家隔離不能外出採購生活物資,柯於東向村"兩委"提議,由村"兩委"統計各家各戶物資需求,前往鎮區統一採購生活物資,用專用車輛送到每個村民小組路口。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或者特殊物資需求的村民,由村委會代為購買後送到群眾家中,最大程度避免了交叉感染。

村裡有人去世,有人發熱,一時間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柯於東連夜寫了情況說明,報送給鎮指揮部,第一時間公佈信息,在村組群告知村民事情真相。忙完這些後,已經是後半夜 。

這個春節,他沒有踏入家門半步。 正月初四是妻子的生日,他只能在微信裡跟妻子說一聲生日快樂。有一次他接到通知前往鎮裡領取口罩,當他端著箱子從自家樓下走過時,在陽臺玩耍的兒子看到了他,大聲地呼叫:"爸爸,我想你!"一時間,父母、妻子、兒女都跑到了陽臺上。他走到樓下,簡單向父母妻子報了平安,交代了孩子幾句後,又扭頭上車回到村裡。


特別報道:“咱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陽新縣王英鎮杉木村現年21歲的賀繼偉, 2017年參軍,在81集團軍71352部隊服役。服役期間,多次被評為優秀戰士,2019年9月光榮退伍。

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他牽頭同賀洪浩、賀士林等成立退伍軍人疫情防控突擊隊,以"最美逆行者"姿態日夜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他帶頭捐款、積極宣傳防疫知識、發動群眾做好防護工作、協助村委會做好"三級包保",並多次開車到王英鎮往返四個小時為村民運送生活物質必需品,解決村民後顧之憂。

日前,他已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


特別報道:“咱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看到穿迷彩服的你們 ,我就安心了"

2月初,陽新縣楓林鎮水源村傳來該鎮第一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鎮武裝部副部長、陽新縣民兵應急排長柯於烜第一時間帶領水源村"兩委"幹部、部分黨員和青年民兵趕赴現場。

這些天來,柯於烜和民兵們不論颳風下雨,每日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各戶檢測健康情況,做好防控日常。接著不管是要灌煤氣,還是要買尿不溼,不論是要送飯送菜,還是要送水買藥,只要群眾在微信上有呼喚,他們就會有回應。

每晚深夜,鎮武裝部辦公室還是燈火通明,"迷彩服"們戴著口罩正在會議室裡進行工作交流。

"國興家反映麵條快吃完了,另外今天走訪宣傳時還有幾戶需要灌煤氣。"民兵柯昌育對著筆記本一項項彙報著收集的群眾需求。

"我明早就去採購,請重點人員檢測組的同志上午帶到他們家裡中。"負責採購的女民兵劉萍一一詳細記錄。

黨員企業家、民兵骨幹柯尊本,放下生意,此時正帶領著村裡的年輕民兵,拿著手電筒行走在村組小路上,勸止群眾夜晚聚集;民兵柯文雄帶著三瓶煤氣罐在返回楓林鎮的途中,準備明日一早到鎮煤氣站幫村民灌滿;青年民兵柯賢虎坐在橋頭卡點,往燃起的篝火裡又加入了一根柴;50裡外的陽新縣江漢賓館裡,民兵餘棟樑為集中隔離的陳某測完今日最後一次體溫,摺疊好脫下的迷彩服準備入睡……

"看到穿迷彩服的你們 ,我就安心了。原來擔心這擔心那,現在有你們就不用擔心了。"村民柯愈江說。

平時是民,戰時是兵,召之即來,來之必勝。他們是陽新好兒女,他們平凡又偉大,用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民兵"聽黨指揮、樂於奉獻、能打硬仗"的使命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