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四川省湖泊

水面面積前列的是川滇邊界的瀘沽湖,其次是邛海、馬湖、贊多錯那馬湖、疊溪湖、落水湖、新路海等。四川省湖泊成因類型有:內營力湖盆,斷陷湖(如邛海)等;外營力為主的湖盆,有現代冰川湖(如新路海)、侵蝕湖、溶蝕湖(面積多不大)等。前一類湖盆的寬深比值小,湖岸線曲折,湖水較深,多在數十米以上,湖泊容積大;後一類湖盆的寬深比值大,岸線較平直,湖水淺,一般不足10米,有的僅數十釐米,容積較小。四川的湖泊多分佈在川西北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多在海拔2000米以上,有的超過4000米(新路海),由於氣候高寒,湖泊周圍沼澤發育,湖水面不斷縮小。(未列人工水庫)

  瀘沽湖

四川省湖泊

四川省湖泊

四川省湖泊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原左所區),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 湖泊略呈北西一東南走向,湖泊面積50.1平方公里,湖水庫容量為22.52億立方米。 瀘沽湖屬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屬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支流理塘河水系。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瀘沽湖周邊主要居住著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種民族,約1.3萬人。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奇特的民族風情,使這裡成為旅遊景區。

  邛海

四川省湖泊

四川省湖泊

四川省湖泊

邛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邛海是四川省第2大淡水湖,古稱邛池,屬更新世早期斷陷湖。其形狀如蝸牛,南北長11.5公里,東西寬5.5公里,周長35公里,水域面積30平方公里左右;湖水平均深14米,深處34米;水面標高為1507.14—1509.28米;水位變幅小,集水面積約27平方公里。在水系上,屬長江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支流安寧河,湖水排洩入安寧河。是西昌市區工農業及城鎮生活用水水源。也是重要的旅遊資源。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為第四批國級風景名勝區。

  馬湖

四川省湖泊

四川省湖泊

馬湖風景區,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境內,面積100平方公里。景區由馬湖、金沙江峽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組成,是小涼山深處一顆璀璨的風景明珠。明朝設置的馬湖府,即是以馬湖而取名的。馬湖上部原系一條古河道,下部為深溝峽谷,由於強烈地震,山谷崩塌,造成今日之堆石壩和美麗的湖泊。

  贊多錯那馬湖

  位於新龍縣城西北約40公里沙魯裡山東側山原區,湖區年降水量600~700毫米,集中於5~9月。湖泊主要接受降水補給。在古冰作用下,贊多錯那馬湖四周,形成眾多的高山湖群,湖泊多呈狹長形。贊多錯那馬湖長約7公里,寬僅0.6公里左右,岸線平直,是川西高原上大的湖泊。

  疊溪海子

  

四川省湖泊

位於茂汶羌族自治縣較場鄉,1933年地震岷江河谷兩岸山石崩坍,阻塞河道,形成長10餘公里,寬處0.7公里。湖水深處可達81米。典型的地震堰塞湖,長期穩定存在。

  落水湖

  位於雷波縣城東北2公里,湖區地處金沙江河谷區,年平均降雨量863.6毫米,降雨集中於夏秋兩季,約佔全年總量8成。湖面南北長約1.7公里,東西寬約0.5公里,平均水深7米,總蓄水量474萬立方米。

  新路海


四川省湖泊

位於德格縣城東約100公里,湖區地處橫斷山脈北段的雀兒山,海拔6000餘米的多浦峨扎雪峰的冰舌自湖盆四周直伸湖水之中。為省內冰川湖,湖盆北部寬,南部短窄,總長5公里左右,寬1公里。

九寨溝五花海


四川省湖泊

九寨溝五花海 海拔2472米,水深5米,面積9萬㎡,被譽為“九寨溝一絕”和“九寨精華”,在珍珠灘瀑布之上,熊貓湖的下部於日則溝孔雀河上游的盡頭。五花海四周的山坡,入秋後便籠罩在一片絢麗的秋色中,色彩豐富,姿態萬千。由於海底的鈣華沉積和各種色澤豔麗的藻類,以及沉水植物的分佈差異,使一湖之中形成了許多斑斕的色塊,寶藍、翠綠、橙黃、淺紅,似無數塊寶石鑲嵌成的巨形佩飾,珠光寶氣,雍容華貴。金秋時節,湖畔五彩繽紛的彩林倒映在湖面,與湖底的色彩混合成了一個異彩紛呈的彩色世界。其色彩十分豐富,甚至超出了畫家的想象力。黃昏時分,火紅的晚霞映入水中,湖水似金星飛濺,彩波粼粼。從老虎嘴俯瞰它的全貌,儼然是一隻羽毛開屏孔雀。長海流入五花海的水在經過石灰岩岩脈時,使水中帶入了大量的石灰鈣華物質。這些含有鈣華物質的白色砂粒有很強的過濾作用,又像是熱帶珊瑚海中的沙子一樣堆積著,連這裡的藻類也因為受到了鈣華物質的影響而變成白色。陽光一照,海子更為迷離恍惚,絢麗多姿,一片光怪陸離,使人進入了童話境地。 

此外,川西高原還分佈著為數眾多的高原湖泊,多屬古冰川剝蝕作用殘留的湖盆積水而成。多成群出現。如理塘縣境的冬錯、興伊錯、郎沃錯、哲如錯湖群,若爾蓋沼澤區的哈丘、興錯、莫烏錯爾格湖群等。岷山的松潘、南坪縣境,有發育在古冰川終磧堤上的鈣華圍堤湖盆,如黃龍寺和九寨溝中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物阻塞及鈣華堰塞湖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