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股市波段分析之一:每輪行情的平均高度與寬度

眾所周知,股票市場價格的上漲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漲漲跌跌,在曲折中前進。

上漲行情與下跌行情相間而存,一波大的趨勢上漲行情後,往往會伴隨而來一波相對小一點的趨勢下跌行情,進兩步退一步,長期來看,股票價格走勢會呈震盪拉鋸向上的形態。

那麼,股票市場的每一輪趨勢上漲行情,平均漲幅有多大,上漲的持續時間又有多長

反之,每一輪趨勢下跌行情的平均跌幅有多大,下跌持續的時間又有多長?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對股票價格的歷史走勢進行波段劃分,將歷史價格走勢劃分成一波一波的趨勢上漲行情與趨勢下跌行情。

比如,我們以上證指數為例,對其進行趨勢波段劃分:

股市波段分析之一:每輪行情的平均高度與寬度

(注:請放大圖片再看,否則看不清)

圖中,每一條紅色線段代表一波趨勢上漲行情,每一條藍色線段代表一波趨勢下跌行情,線段兩端的紅色倒三角代表此輪行情的頂點,藍色正三角代表此輪行情的底部,三角後面有此輪行情所到達的具體點位和漲跌幅。

但是,我們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是多大的漲幅算一波上漲行情,怎麼定義,這個定義是主觀的,和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和資金量有密切的關係

對大型宏觀配置資金,或許至少20%以上的上漲行情才是值得參與的,而對高頻交易者的說,1%以上的漲跌幅就已經夠了。

在本文中,我們暫且先定義10%是一波上漲趨勢行情的最小漲幅,相應的,一波下跌趨勢行情的最小跌幅應該是9.09%,因為上漲10%後再下跌9.09%會回到起點。

接下來,我們以上證50、滬深300以及中證500等主流寬基指數為樣本,來對其進行波段分析,樣本時間範圍為2005年至2019年,具體結果如下:

股市波段分析之一:每輪行情的平均高度與寬度

這裡,我們以上證50和中證500這兩個分別代表大盤和中小盤股票的指數為例進行分析:

對上證50而言,歷史上共有61輪趨勢行情,其中趨勢上漲行情31輪,平均漲幅為31.1%,平均持續時間為58.5個交易日,差不多是一個季度,速率為0.53%,也就是說在每輪上漲行情中,平均每個交易日可以漲0.53%;

而下跌行情有30輪,平均跌幅為20.1%,幅度明顯比上漲行情小,所以上證50指數長期是上漲的,平均每漲30%之後會跌20%。

股市波段分析之一:每輪行情的平均高度與寬度

對中證500而言,同樣的時間段裡有94輪行情,比上證50多了33輪,也即多了50%,這說明中證500的價格走勢震盪得比上證50更厲害,趨勢定義的參數10%對它而言偏小。

在中證500的47輪上漲行情中,平均漲幅為33.9%,平均持續時間為38.3個交易日,比上證50小不少,行情的延續性沒有上證50好,更難以把握,下跌行情情況類似。

股市波段分析之一:每輪行情的平均高度與寬度

當然,趨勢定義的參數取10%對中證500來說,或許並不合適,從上圖看,這個可能性比較大,這個問題我們會在後文討論,本文先不細說。

最後,也許有人會問,對指數做波段劃分以及統計分析有什麼作用,除了能增加我們對市場的感性認識之外。

其實這方面的應用很多,具體我們下文再來討論。我可以先舉個例子:

當我們在做上證50指數基金定投時,碰到一輪行情已經從底部起上漲了10%時,要不要止盈?答案是不要,因為上漲10%已經確認了這是一波向上的趨勢行情,平均漲幅能達到31.1%,而現在才漲10%,後面平均還有21.1%的漲幅呢。


股市波段分析之一:每輪行情的平均高度與寬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