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人之下》詳解丹噬為何成為唐妙興的信仰與心魔,張懷義是關鍵

《一人之下》的最新篇章唐門篇即將落下帷幕,唐門掌門唐妙興因為對丹噬的執念佈下大局,唐妙興在卸下一身重擔後終於可以如願以償去嘗試丹噬了,在最新話中唐妙興在凝練丹噬是終究沒能跨域生死的執念,被丹噬反噬的唐妙興已經步入死亡,死亡的結局讓唐妙興這個角色多了一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悲壯。在最新話的劇情中透露了當年張懷義夜闖唐門的細節,正是張懷義的出現讓唐妙興對丹噬更加執念,丹噬對於唐妙興來說不僅是對於唐門的驕傲信仰,同時也是無法掌握的心魔。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在張懷義夜闖唐門後,丹噬為何會成為唐妙興對於唐門的信仰與心魔?

《一人之下》詳解丹噬為何成為唐妙興的信仰與心魔,張懷義是關鍵

丹噬對張懷義生效,丹噬是唐妙興對於唐門的驕傲與信仰

豪傑丁嶋安與許新一戰揭曉了唐門丹噬的強大與恐怖之處,丹噬在凝練後是如氣氛一樣存在的奇毒,丹噬散佈在敵人周圍後會根據敵人的運動進行攻擊,只有少部分強大的異人能夠在丹噬散佈在周身察覺丹噬的存在,即使是金光咒、遁光這類護體功法也無法攔住丹噬的侵蝕,丹噬在進入敵人身體就會直接攻擊敵人的經脈,因經脈被毀中毒者根本無法行炁,只能痛苦地死去。丹噬因其強大的攻擊效果與極難防備的特性被稱為天下至毒,丹噬也是唐門最強最難掌握的暗殺功法。

丹噬對於唐門中人來說就是不破的神話,但丹噬的神話曾被號稱術之盡頭的炁體源流打得粉碎,張懷義在夜闖唐門時,唐妙興與張旺親眼看見楊烈的丹噬已經擊中了張懷義,但丹噬並未在張懷義身上發作,張懷義在唐門三位最強高手的追擊之下離開了唐門。對於唐妙興與張旺來說,這是丹噬神話被擊碎的過程,兩人對於丹噬的看法也因此而改變,張旺覺得丹噬對於唐門來說是至高神聖,但丹噬對於這個世界來說並非如此,丹噬依舊是可以被破解,唐妙興對於丹噬的執著是極其偏執,一直強求有人能掌握丹噬對於唐門的發展來說有害無益,丹噬不應該是唐門發展強大的唯一途徑。

《一人之下》詳解丹噬為何成為唐妙興的信仰與心魔,張懷義是關鍵

唐妙興最初或許與張旺抱著同樣的想法,改變唐妙興想法的原因是張懷義的死亡,唐門前掌門楊烈在集結裡十幾位門派名宿後準備強搶炁體源流,但最終與張懷義在樹林中同歸於盡。唐妙興接任唐門掌門後第一件事就是向公司要求查看張懷義的屍體,唐妙興想要知道這個曾經破解了丹噬的絕世高手最後是如何死去的,唐妙興得到了自己最想看到的答案:張懷義中了丹噬,而且丹噬已經起效,炁體源流不敵丹噬。關於張懷義身上的丹噬是何時命中的有兩個猜測,第一個猜測是在夜闖唐門時張懷義已經中了一發丹噬,但被炁體源流壓制,直到最後一戰時張懷義才毒發,第二個猜測是張懷義夜闖唐門時化解了所有丹噬,在最後一戰時,張懷義在十幾位門派名宿的圍攻之下才中了一發丹噬,這一次無法化解丹噬是因為張懷義已經油盡燈枯無法再施展炁體源流。

第一種猜測中有著明顯的戰力矛盾,張懷義身上只有一發丹噬的痕跡,張懷義夜闖唐門時,楊烈身邊只有唐妙興與張旺兩位高手,三人圍攻楊烈能夠命中一發丹噬,那麼在最後一戰中,張懷義就是用炁體源流壓制著丹噬,這種狀態下的張懷義顯然無法使出全力,楊烈與十幾位門派高手聯手都無法再用丹噬命中弱化的張懷義?這顯然是前後矛盾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張懷義身上的丹噬更符合第二個猜測的情況,在夜闖唐門時張懷義確實化解了所有丹噬,張懷義身上的丹噬是最後一戰中被楊烈等十幾位高手圍攻時打中的,但此時張懷義體內的先天一炁已經不足以施展炁體源流,所以張懷義無法再次破解丹噬。

《一人之下》詳解丹噬為何成為唐妙興的信仰與心魔,張懷義是關鍵

在唐妙興對丹噬執念的事情上張懷義起到了關鍵作用,張懷義夜闖唐門的一戰讓唐妙興與張旺對丹噬產生了懷疑,張懷義死後身上的丹噬印記讓唐妙興再一次相信了唐門丹噬的不破神話,即使張懷義是八奇技的創造者,即使張懷義曾經破解過丹噬,但最後依舊是丹噬贏了,唐妙興對於丹噬的信仰因張懷義而崩塌也因張懷義而更加堅定。見識過八奇技後能夠堅持自己門派的求道修煉之路的異人並不多。唐妙興與諸葛青一樣對自己的門派有自己的堅持,對於他們而言,即使見識過八奇技的神妙之處,唐門與諸葛奇門的依舊有自己的驕傲。他們仍然選擇堅守自己門派的驕傲。

《一人之下》詳解丹噬為何成為唐妙興的信仰與心魔,張懷義是關鍵

信仰的反面是心魔,掌握丹噬成為唐妙興的心魔 但他終究沒能跨越丹噬

丹噬的修煉條件極為苛刻,丹噬入門極難,身體基礎、行炁法門、外藥改變體質都是修煉丹噬的基礎,丹噬修煉時最難突破的心性修為,丹噬凝練時需要看破生死關,想要掌握丹噬必須有完全漠視生命的境界,但只有進入凝練丹噬的階段才能看到自己是否到達這個狀態,一旦未能達到完全漠視生命的境界,修煉者就會被丹噬反噬而死。所以對於丹噬修煉者來說入門時只有一次機會,而結果生死難料,所以唐門能夠煉成丹噬的人極其稀少。

張懷義的出現讓唐妙興更加堅定了對丹噬的信仰,同時也讓無法掌握丹噬成為了唐妙興的心魔,對於唐妙興而言丹噬是唐門面對八奇技時最後的驕傲,自己身為唐門掌門卻沒能掌握丹噬,這是自己作為唐門掌門最大的不足。做為唐門掌門唐妙興所揹負的是整個唐門的興衰發展,這也註定了唐妙興在退位之前無法去嘗試丹噬的宿命。所以唐妙興將掌握丹噬的希望放在了其他唐門精英身上,但因為丹噬修煉極為苛刻,即使是唐妙興選中的唐門精英弟子也很難跨越,一些精英弟子因為冒險嘗試丹噬而殞命,唐妙興將這些弟子的死亡認定為自己的責任,因為自己對於丹噬的執念才會讓這些唐門弟子為此送命,所以唐妙興覺得去掌握丹噬是自己唯一可以去向唐門贖罪的方式,唐妙興冒險佈下大局讓許新執掌唐門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讓自己可以卸下所有負擔去掌握丹噬。

《一人之下》詳解丹噬為何成為唐妙興的信仰與心魔,張懷義是關鍵

在完成了唐門變革的佈局後,唐妙興終於可以捨棄生命去嘗試自己夢寐以求的丹噬。唐妙興的結局在之前的劇情中早有預示,丹噬的凝練過程對修煉者的心性要求極為嚴苛,但掌握丹噬已是唐妙興的心魔,唐妙興越是在意掌握丹噬,就越難跨越丹噬設下的障礙,所以張旺才苦苦勸阻唐妙興放棄掌握丹噬。二叔用一種直觀的畫面表現表示了唐妙興的失敗,中國對死亡有一種寓意表達方式:人死如燈滅。在丹噬的凝練過程中唐妙興從明亮到灰暗,寓意著唐妙興凝練丹噬已經失敗同時寓意著唐妙興的生命之火即將熄滅。將丹噬奉為信仰的唐妙興最終也沒能跨越丹噬的考驗,成為了眾多倒在丹噬之下的殉道者。

《一人之下》詳解丹噬為何成為唐妙興的信仰與心魔,張懷義是關鍵

那唐妙興的死亡是否已成定局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在場有三個人可以破解丹噬救回唐妙興,這三人是擁有炁體源流的張楚嵐、擁有雙全手的呂良和神通廣大的寶兒姐,從功法上入手推測確實這三人都有救唐妙興的可能跟動機,但在劇情上二叔並不會安排他們出手,唐妙興執念丹噬卻因無法掌握丹噬而死的結局或許並不圓滿,二叔對於角色的死亡安排是結合角色與劇情發展的,參考陳朵篇中陳朵的結局,在人物應當合理離開時,二叔是不會反轉結果來破壞現有劇情的。對於唐妙興來說執念丹噬是自己選擇的結局:他以舊時代衛道者自居,他的“惡行”因丹噬而起,執念于丹噬的唐妙興終於有機會可以嘗試丹噬,即使最終成為丹噬的殉道者,他也依舊無怨無悔。因為自己的信仰而堅持,最後因為自己的信仰而死去,這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結局是對唐妙興這個人物的昇華。

《一人之下》詳解丹噬為何成為唐妙興的信仰與心魔,張懷義是關鍵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你的關注轉發評論收藏都是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