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公元2007年7月,為了將俄羅斯LUKOIL石油公司的一塊重達10200噸的海上石油鑽井平臺組件運上駁船,荷蘭瑪姆特公司動用了10臺Scheuerle和Kamag的自行式模塊化液壓平板車(總計432軸線)來承擔此次的拖載運輸工作。近年來,這種超萬噸級的非鐵路運輸絕非個例,而是呈上升的趨勢!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人類從知道利用圓形物體承載重物,到公元前2700年,通過滾木撬槓建起總重600萬噸的胡夫金字塔(每個石塊重2.5噸),再到今天載重達萬噸級的模塊化平板運輸車組,人類的重載拖運能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其中,也有若干值得我們緬懷的關鍵節點——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今天的這篇文章,“玻羊車界”帶感興趣的朋友從兩個方向一起重溫堪稱改變人類發展史與重載拖運有關的重大事件!

從滾木——木輪,到全鋼絲子午線輪胎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上面的序文中提到古埃及人用滾木和撬槓建起了600萬噸的金字塔。有 “磚家”就認為,“圓”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可考證的車輪大約出現於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輪子的國家之一!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公元前2500年左右,中亞地區出現帶輻條的木輪(軲轆),自此兩輪馬車開始普及;公元前1500年,兩輪戰車已經成為古埃及主要的戰爭工具。此後一千多年時間,輪軸車架逐步出現金屬部件。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1493至1496年,哥倫布在美洲發現橡膠;1834年,橡膠之父查爾斯•古德伊爾受焦炭鍊鋼的啟發,開始軟橡膠硬化的試驗。1845年,英國人羅伯特•湯姆遜(Robert William Thomson)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充氣輪胎;1888年,鄧祿普(John•Dunlop)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橡膠空心輪胎的概念……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1930年米其林輪胎公司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無內胎輪胎;1946年,法國米其林研製出全鋼絲子午線輪胎,使汽車載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從人力——畜力,到內燃機

其實,古人類在耐力方面獨具優勢,往往追的其它動物精疲力竭而亡!就人類本身的危害程度而言,遠超獅子老虎(人類滅絕其它動物的能力是按“屬”來計算的)。但是,當人類爬上食物鏈頂端進行彼此廝殺時,自身的力量就顯得能力平平了——因此,開始藉助騾馬牛等畜力作為外掛。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戰爭,可以說是提高生產力發展的催化劑。當畜力不能滿足人類這一需求時,尋找其它方式成為必然。工業革命前夜,英國人托馬斯·紐科門(Thomas Newcomen)發明活塞式蒸汽機(1712年),可視為人類自此拜託畜力、自然力的開始。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1769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對蒸汽機進行了顛覆性的改進。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1769年,法國炮兵大尉居尼奧(Nicolas Joseph Cugnot,1725-1804)研製出世界第一輛三輪蒸汽汽車——取代騾馬來牽引火炮。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1804年,英國人理查德·特里維西克,研製出世界第一輛實用的蒸汽機車“新城堡號”——火車誕生!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研發出世界第一輛以汽油機為動力的三輪汽車。1886年,德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製成了世界第一輛四輪汽車。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1896年,戴姆勒公司首先投產了一型載重達1.5噸的四輪卡車,拉開內燃機公路運輸的序幕。當車輪與內燃機完美結合,這股強大的動力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為運輸戰爭物資,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載重車輛。如英國為運送坦克,研製了輪式卡車牽引的坦克平板拖車,3軸10輪,載重達30噸。(呵呵,終於繞道軍用拖車上來了)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發達國家的軍隊逐步趨於機械化,這就對輔助車輛提出了迫切需求。為了運輸和拖回受損的坦克,參戰各國陸續研製瞭如M26和M26A1型“龍”式坦克拖車,德國為運輸虎式坦克,專門研製了半履帶式拖車和6軸12輪的牽引式平板車,載重普遍在60-70噸左右。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上述這些車輛及公司的技術積累,在二戰後奠定了民用載重運輸車輛的基礎。早在1957年,美國即研製出載重達150噸的5軸18輪卡車。1963年,德國歌德浩夫(Goldhofer)在低架式拖車的基礎上,開發出TPA型液壓平板車。該車由兩個4軸模塊拼接成8軸線,用3軸10輪卡車頭牽引,載重量達到160噸以上。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後,自行式模塊化液壓平板車(elf-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中文名稱:自行式模塊運輸車)興起。這種採用模塊設計、電子控制轉向,可以橫向或縱向拼接的車輛,最大載重量達到數千噸。模塊化運輸,使得公路大件運輸如虎添翼!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2005年,法國尼古拉斯(Nicolas)工業公司研製出世界最大的公路牽引車——TRACTOMAS 10X10 ,該車自重41噸,5軸16輪,總功率912馬力,牽引重量超過600噸!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文章至此,在大件重載公路拖拽及運輸車輛領域,我們又可以分開來講。以尼古拉斯TRACTOMAS 10X10(放鏈接)為代表的牽引車輛,以及SPMTS車輛這兩大分類——鑑於牽引車型“玻羊車界”已在該專題多有介紹,在此省略——僅大概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在SPMTS車輛上的發展情況。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中國SPMTS車輛的發展起始於2000年後,目前國內有武漢天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前身:重慶天地汽車)、三江航天集團的航天萬山(前身:萬山特種車輛製造廠)、上海太騰機械等公司。

世界軍用拖車系列六十:一篇沒主角的牽引車、大件拖車綜述性文章

隨著我國造船、核電、風電、高速鐵路、化工冶金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大件運輸成為上述幾家國內公司發展的契機,在解決了進口替代問題後,初步實現少量出口,正逐步打破相關國家在SPMT市場的壟斷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