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驢得水》上映三年後,周申、劉露再次創造驚喜,我們帶來了這部《半個喜劇》,作為其導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半個喜劇》在視聽語言上面展現出了高度的成熟:劇本工整,剪輯凌厲,節奏迅猛。

尤其是電影劇本,成功地塑造了三個鮮活的主角形象,下面我就從人物形象塑造的方面出發,簡單聊聊《半個喜劇》,沒看過的小夥伴建議先去看完電影后再回來看這篇文章,否則你將失去的是電影和文章的雙重樂趣。



(以下內容嚴重劇透)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一.渣男——鄭多多

可以說鄭多多作為渣男中的翹楚,為我們上演瞭如教科書般的危機處理能力,生動地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渣男所必須具有的素質。

鄭多多這種“渣”性不僅是對其未婚妻,對初戀莫默,甚至是對朋友孫同,為此我百度查了一下渣男的定義,百科上如此解釋:指自私、擅長索取、不負責任、玩弄別人感情的男人。鄭多多在各項上面無疑都做到了滿分,從他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導演的用意——多多益善。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首先我們看他的出場,在一夜糜爛生活過後,鄭多多完全忘了房間中一夜情姑娘的存在,迷糊中為女主莫默開了門,可隨即清醒後,第一時間偽造了臥室現場。

此處插一嘴,夏娃是劇中唯一沒有受到鄭多多傷害的女性,我們可以從名字上看出導演的用意,夏娃代表的是亞當的對立,是平衡性的存在,這種存在似乎也是在對“愛情”背後所進行的一種諷刺——人類的墮落性與原罪性。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夏娃起床後反應平常、配合著鄭多多演戲,因為某種程度上而言她與鄭多多是一類人,甚至呈現出了某種更高級性。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接著說回鄭多多,在同莫默解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幾個細節看出此人的心思細膩及對人性把控的精準。

首先他挑逗性地問莫默是不是吃醋了?這份臨危不亂確實令人佩服,緊接著在送走夏娃後,上演了被質疑的焦急狀態,成功利用書包進行一波回憶殺消除了莫默的疑慮力挽狂瀾。注意看書包的出現,鄭多多不僅展示出了被冤枉的委屈,還展示出了對往昔愛人一直念念不忘的深情以及卻被愛人質疑後的失望,這波情緒醞釀堪稱滿分。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而同樣的招數,鄭多多不久後用使用在了孫同身上,在被孫同質疑後說:“作為兄弟你這樣挺沒勁的。”不僅再一次化解孫同的信任危機,同時將負罪感加到孫同身上,然後又利用外套將孫同拉回懷中,一收一放行雲流水。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而鄭多多的自私性在莫默與孫璐撞車後第一次展現,當孫同為了避免高璐知道真相而將莫默按在廚房地上時,鄭多多去冰箱放湯卻沒有朝地上的兩人看一眼,可見其做事的果斷性及決絕性,他知道東窗事發後事情已無法挽回,對於莫默這個炮友就可以立即捨棄,同時自己也不必再浪費一絲時間在她身上,這個爛攤子完全可以交給自己豢養的“朋友”孫同去處理,因為鄭多多十分了解孫同所具有的柔情和善良性(這種善良性導演通過孫同餵食野貓所側面表述過)。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另外對於鄭多多這樣心思細膩縝密的一個人,不可能不知道孫同對高璐心底壓抑的情感,所以甩鍋給孫同,孫同必然會幫忙瞞住孫璐使其不受到傷害。

利用孫同解決完莫默後,鄭多多去吃了早餐:一籠包子、兩根油條、一個煎蛋,還有一瓶牛欄山小二鍋頭,悠哉愜意,彷彿一切都未曾發生過,沒有一絲愧疚與惻隱之心。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其後,在談及高璐健身房的教練全為男性時、在逼孫同與莫默分手時、在婚禮上看見有人與自己的炮友搭訕時,分別不同角度展現出了鄭多多極強的佔有慾。

尤其是在他逼孫同與莫默分手這關鍵性的一幕時,鄭多多威逼利誘,軟硬兼施,在提到公平性的問題時,面容陰冷兇狠,再次刻畫了鄭多多極度的清醒、現實與自私。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那麼,鄭多多到底有沒有底線?我認為是沒有的。

在對孫同威逼利誘後,竟然會發微信給孫同的媽媽,因為他知道孫同媽媽所具有的力量和權威以及媽媽是孫同的軟肋,他選擇最有效的打擊而不會考慮俗話講的“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可至此,當你以為鄭多多足夠下三濫時,鄭多多不久又在婚禮上發毒誓:如果他睡了莫默死全家。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可以說鄭多多的“渣”不僅僅是在對感情方面上的渣,而是全方位的“渣”,他代表的是當代社會叢林法則下,某種極端的物質主義者、利己主義者,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道德、愛情、規矩他視若無物,是一個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做到極致的狠人。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二.烈女——莫默

莫默在電影中無疑是另一個極端,站在鄭多多的完全對立面,她代表的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儘管她的人物形象相對於鄭多多而言略顯單薄,但憑藉任素汐出色的演技,包括臺詞功底和肢體語言,將這一形象詮釋得十分有力,我相信莫默的名字就寄託了導演對這個世界的反抗——不要沉默。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莫默有著自己無可動搖的價值觀,她純真善良,敢愛敢恨,是非分明,並且堅定無畏。

正如酒後她在與酒吧老闆的聊天中所言:“我不是不知道這個世界什麼樣,我快三十我能不知道麼?我就是想試試這樣行不行,我撞撞看嘛,撞不死我,我就還撞。”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最初在鄭多多家的廚房中,真相揭發,莫默發現他們很快就要結婚,孫同懇求莫默不要在這時候傷害高璐,莫默此時的反應並不是如何報復鄭多多,而是對孫同說:“我們這樣做是不對的。”

由此可見莫默是一個原則性凌駕於感性之上的人,而這種極強的原則性在其果決的性格推進下,使其顯得格外雷厲風行,在其後的兩個場景中得以完美展示:一是與常遠的相親中,一言不合後,他發現常遠身上具有社會中人的油滑性而立即態度轉冷,對此人一票否決。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二是在宜家孫同想讓莫默見其母親時,莫默堅持如果被問起和鄭多多的關係自己將如實回答,此時的孫同態度模糊而使莫默大為不快,相信如果孫同之後如果沒有在宜家門口允諾莫默,他們的關係將在此就已經結束。

此處有一個小細節,大家注意一下,當孫同說就買這個床墊時,莫默淡然地說了一句:“再看看吧。” 床墊作為符號代表的是莫默的認同感,以及允許孫同進入其世界的一把鑰匙,在孫同態度模糊時,莫默立即收回這把鑰匙,直到最後看到孫同的轉變,莫默出門打車立即去往宜家購買床墊,接納孫同。原則清晰,行事果決。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當然莫默的這種極強的原則性並不代表其性格霸道,這種三觀極正的原則是莫默的脊樑,但只要不觸及她的脊樑,她外邊的皮肉依然柔軟,有著一般小女生所具有的特點:她嚮往美好,喜歡樂會樂器的男生;在眼鏡店被孫同誇讚好看時會嬌羞;在酒吧被孫同當眾表白會慌亂;在家裡被孫同強吻會融化。

可以說莫默是一個外柔內剛的完美姑娘,她周身散發著積極、向上、真誠、善良的氣息,猶如陽光般刺眼奪目。但也正因為如此,莫默的完美性令其顯得不夠真實,太過於符號化,但管他呢,我還是相信並深愛這個純粹的姑娘,因為如此刺眼的陽光存在都不能為我們指引方向,那麼沒有這份陽光的話,世界又該是什麼模樣?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三.忠奸人——孫同

孫同,孫同,如果讓我理解這個名字,我認為它所詮釋的就是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當孫子,求認同”。

如果說鄭多多代表的是極致的“惡”——現實主義者,莫默代表的是極致的“善”——理想主義者,那麼孫同就是遊走在中間灰色地帶搖擺不定的“凡人”、“普通人”。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他是這部電影最悲情的人物角色,但卻也是最真實的人物角色,因為他身上沒有鄭多多和莫默的極端性和符號性,他更有血有肉,有堅守卻也有妥協、有純粹卻也有骯髒,他更像我們,更像一個個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的我們。

我們會對鄭多多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但在北京戶口和優越工作面前,你能保證自己不會動搖?我們也許對莫默的真誠純粹充滿嚮往,但在領導的威逼之下可能轉瞬就把原則拋諸腦後。

孫同就是這樣一個凡人,他代表了大多數性格懦弱、搖擺不定,遊離於社會中不知自己要什麼的小人物。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有一句話說得好:“幸福的人是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是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相信絕大數人都在用一生治癒童年,正如孫同。父愛的缺失使其在母親——個集父性母性於一身的強權下長大,由此造成了孫同性格上的軟弱。

使得孫同在任何一段關係中都處於弱勢:

在與其母親的關係中,他被全方面掌控。在孫同與其母的第一次對話中孫同說:“不是你讓我有點骨氣麼?現在又不讓我得罪多多,那我到底該有骨氣還是沒骨氣?”其母答:“兒子你是不是傻?骨氣是用在這的麼?”可以說孫母一直在定義孫同的人生;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在與高璐的關係中,孫同一直在暗戀高璐,上學的時候不敢表達,高璐與鄭多多在一起後,依然選擇默默守護,哪怕在最後婚禮上坦白一切時,面對高璐的質問:為什麼你不早點告訴我?依然只能弱弱地回一句對不起;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在與鄭多多的關係中,有一個細節是孫同總撿鄭多多的衣服穿,其表面展示的是不分彼此的哥們關係,但其下卻隱喻著孫同一直籠罩在鄭多多的陰影與束縛之中。

在樓梯間那一幕,鄭多多逼孫同與莫默分手,談及戶口和工作將哥們關係中最後那塊遮羞布都掀開時,孫同依然選擇逃避,說了一句:“我得接我媽去了”;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而在與莫默的關係中,在眼鏡店的那場戲鏡頭設計得非常出彩,當兩個人隔著半高的鏡子對話時,莫默的頭鏡子中接的是孫同的身子,孫同的頭鏡中承接的是莫默的身子,這是兩人關係的進一步推進,同時也顯示出了莫默猶如男性的“強”,及孫同猶如女性的“弱”。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孫同的弱貫穿影片始終,這種弱是童年時期其母的強權所造成,同樣也是在長大後社會的強權所造成。

在醫院中,當莫默問孫同:“你現在不要考慮我,也不要考慮鄭多多,也別想你媽,你就現在就問問自己心裡是怎麼想的,你不要管別人行麼?”

可孫同是如何回答的?他答道:“我能不管嗎?你說的好聽我能不管嗎?”

這就是孫同也許也是我們最可悲的地方:或主動或被動地被豢養久了,早已失去了飛翔的勇氣和能力。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那麼如何看待孫同最後在婚禮上的爆發?是其自我的重生還是僅僅是情緒積壓的爆發與宣洩?

在我看來,無論是出於哪個原因,孫同此舉都已經使其成為一個不忠不義之徒。我相信鄭多多的渣是從小到大,我也相信莫默從來沒有說過謊話,但孫同不一樣,他在享受了鄭多多的福澤後,卻選擇了背叛,而且竟然還對鄭多多說了一句:“拿你的我全都還你,我想做個人。”

對不起,悲哀的是很多時候我們根本還不清、還不了。

做人不能如此,當婊子時盡情爽,不想當婊子了就甩手走人開始立牌坊,而且又把這牌坊立在前人的血肉之上。舊時綠林姦淫擄掠但還講究忠義二字,可在孫同眼裡全然不顧。

當然,這也更加確立了孫同作為一個凡人所具有的真實性、兩面性,或者對我們而言的——親近性,他為我們找到了遮羞布,找到了宣洩口。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聊到這裡也差不多了,長嘆一口氣,《半個喜劇》是一部好電影,它沒有說謊,只是半個喜劇,莫默孫同多多的故事完結後,它的另外半截身子血淋淋地出現,如紀錄片般記錄下了你,我,他,不可分割無法逃離的你我他。


渣男,烈女,忠奸人?——《半個喜劇》人物形象淺析


謹以此文,致敬永不妥協的革命鬥士——大海女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