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毛子有三寶,AK、PK、RPG,但你要說最能代表蘇系戰鬥力的,一定是PK機槍。畢竟這世界上能把一把通用機槍當輕機槍玩兒的也就只有戰鬥民族做得出來。

二戰時期,德國人將輕重兩用的MG34/42通用機槍的火力和機動雙重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這也讓戰後蘇美兩大巨頭意識到通用機槍在未來戰爭中的必要性。這也引出了後來的M60以及PK這兩非常具有各自特色的通用機槍。

蘇聯在二戰時普遍裝備DP機槍,但自打7.62x39mm中間威力彈於1943年問世之後,他們也開始嘗試將中間威力彈用於彈鏈式機槍上使,最後的成品就是RPD。這批機槍在二戰末期進行了小規模的試用,但蘇聯方面感覺這種機槍雖然可以在班排一級替代DP機槍,但畢竟它只是中間威力彈,作為營連一級的火力而言不夠。戰後他們也嘗試將DP改成彈鏈供彈的RP-46,但這只是權宜之計。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營連一級的機槍倒也不是沒有,SG43郭劉諾夫這會兒還是主力呢。不過SG43一方面是它設計之初就沒考慮過讓步兵扛著走,整一個固定機槍的設計套路。再加上光是空槍就快30斤,要是再加上槍托兩腳架什麼的還得了?所以重新設計通用機槍是必要的。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1958年,蘇聯兩個槍械設計師,尼基金和索科洛夫聯手研發了一挺PN1通機。成熟度非常高,而且通過了測試,眼看著就要在科夫羅夫兵工廠量產了,結果被卡拉什尼科夫攪黃了。


↓PN-1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卡拉什尼科夫的團隊雖然在整個50年代一直在研究如何將優化AK47,最大的成果就是讓AK用上了大量的衝壓件,簡化了生產流程。

1960年,卡老爺子拿出了基於AK結構的PK機槍,立馬把PN1給趕了下去。原因不外乎AK已經列裝蘇軍十幾年,可靠性信得過,尤其是浸水試驗中表現出色,活塞上的空隙另其對積碳、灰塵的容忍度更高;PK機槍將大量AKM的技術用了上去,比如衝壓技術使得這挺通用機槍的生產成本和工藝簡化了許多,機匣蓋拆卸與AK一樣,勤務性好,彈鏈也於之前的RP-46,SG43通用,降低列裝成本。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可以看到PK機槍槍管上的導氣室完全就是把AK顛倒了一下,而且後部的機匣蓋也有很明顯的AK味道。如果拆開來看它的活塞和機頭,幾乎就是AK的放大版。

當然,作為通用機槍還是得有機槍的樣子。PK採用開膛待擊的擊發方式便於散熱,借鑑了SG43的快速更換槍管以及彈鏈式供彈機構,這些都是已經經受過考驗的成熟系統。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PK於1961年列裝蘇軍。1969年,卡拉什尼科夫對PK進行了現代化改裝。主要是將其從9公斤降到了7.5公斤,外觀上最大的區別是PK的槍管較厚,上邊有縱向凹槽,而PKM管壁薄,也沒有凹槽。PK的槍托平直,而PKM的槍托後端有凸起的托腮部分。消焰器的樣式也不一樣,機匣蓋部分PK是機加工,而後半部分是衝壓,PKM則是全部整體衝壓。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不管是PK還是PKM,射速都不算高,只有650m/s。但這不是技術不能滿足,而是作為通用機槍而言,這個射速夠了。MG42那種射速不難滿足,只是沒必要,過高的射速在輕機槍形態下會導致射擊時產生很大位移,對散佈不利,而且也會導致槍管熱的過快。

真戰鬥民族,敢於站著擼機槍,俄羅斯PK機槍小記

毛子:聽說你們打通機要趴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