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沒有人類,地球將再次進入寒冷的冰期,氣候變暖是暫時的?


如果沒有人類,地球將再次進入寒冷的冰期,氣候變暖是暫時的?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有很多問題被問到,美國宇航局是否將地球最近的變暖歸因於地球在圍繞太陽的空間中運動方式的改變:這一系列被稱為米蘭科維奇週期的軌道運動(米蘭科維奇理論即是從全球尺度上研究日射量與地球氣候之間關係的天文理論。)

什麼是米蘭科維奇週期?

米蘭科維奇旋迴包括地球軌道的形狀(其偏心率)、地球軸相對於地球軌道平面傾斜的角度(其傾角)和地球自轉軸指向的方向(其進動)。這些週期會影響地球從太陽吸收的太陽光的數量,因此,也就是能量。它們為理解地球氣候的長期變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框架,包括整個地球歷史上冰河時代的開始和結束。(你可以在這裡瞭解更多關於米蘭科維奇循環及其在地球氣候中的作用)。


如果沒有人類,地球將再次進入寒冷的冰期,氣候變暖是暫時的?

但米蘭科維奇循環不能解釋過去250萬年左右發生的所有氣候變化。更重要的是,它們無法解釋自前工業時代(1850年至1900年)以來,特別是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地球經歷的當前快速變暖時期。科學家們確信,地球最近的變暖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特別是燃燒化石燃料直接將碳輸入地球大氣。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米蘭科維奇週期不該受到指責呢?

首先,米蘭科維奇旋迴的時間跨度很長,從幾萬年到幾十萬年不等。相比之下,地球目前的變暖是在幾十年到幾百年的時間尺度上發生的。在過去的150年裡,米蘭科維奇循環並沒有改變地球吸收太陽能的數量。事實上,美國宇航局的衛星觀測顯示,在過去40年裡,太陽輻射實際上有所減少。

其次,米蘭科維奇週期只是過去和現在可能導致氣候變化的一個因素。即使對於冰河時代的循環,在過去的幾百萬年中,冰蓋和大氣二氧化碳的變化在驅動溫度波動的程度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冰蓋的範圍會影響太陽入射能量有多少被反射回太空,進而影響地球的溫度。

在過去的冰川週期中,作為米蘭科維奇週期驅動地球氣候變化的一部分,我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大約百萬分之180(ppm)波動到280ppm。這些波動為這些週期中地球氣候的總體變化提供了重要的反饋。

然而,今天,正是燃燒化石燃料將碳直接輸入大氣,才導致了上個世紀地球大氣成分的變化,而不是米蘭科維奇循環引起的海洋或陸地的氣候反饋。


如果沒有人類,地球將再次進入寒冷的冰期,氣候變暖是暫時的?

自工業時代開始以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了48%,從約280ppm增加到412ppm。僅在過去20年裡,二氧化碳就上升了11%。


科學家們肯定地知道,二氧化碳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因為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碳留下了一個明顯的"指紋",儀器可以測量。在同一時期,地球的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約1攝氏度(1.8華氏度),目前每十年上升0.2攝氏度(0.36華氏度)。按照這個速度,預計地球最快在2030年將再變暖半攝氏度(接近華氏度),也很可能在2040年。


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相對快速變暖,是在米蘭科維奇週期造成的氣候變化非常緩慢的基礎上發生的。氣候模型表明,當人類活動導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約350 ppm時,由於米蘭科維奇循環,地球氣候的任何強迫力都會被淹沒。

科學家們知道,地球吸收的太陽輻射量與返回太空的輻射能量之間的平衡沒有自然變化,而這正是全球變暖如此迅速的原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入射的太陽輻射量只略微增加了一點,因此並不是當前地球氣候變暖的驅動力。


如果沒有人類,地球將再次進入寒冷的冰期,氣候變暖是暫時的?

正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其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所報告的那樣,它說二氧化碳對地球的變暖影響是太陽引起的任何變暖的34倍。如果地球目前的變暖是由於太陽引起的,科學家們說,我們應該預計低層大氣(對流層)和下一層大氣(平流層)的溫度都會變暖。相反,來自氣球和衛星的觀測顯示,地球表面和低層大氣已經變暖,但平流層已經冷卻。

最後,地球目前處於間冰期(冰期之間氣候較為溫和的時期)。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的影響,科學家們說,地球目前在米蘭科維奇週期內的軌道位置預測,我們的星球應該是在冷卻,而不是變暖,繼續著6000年前開始的長期冷卻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