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石墨烯為何被譽為“新材料之王”?

迄今為止,石墨烯是人類已知的強度最大的材料。也是世界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由於以上特性,石墨烯成為了一種良好的導體,能夠用來製作光板、太陽能電池及透明觸控屏幕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還能減少噪音,進行電子基因測序等。

什麼是石墨烯材料

石墨烯是一種二維晶體,人們常見的石墨是由一層層以蜂窩狀有序排列的平面碳原子堆疊而形成的,石墨的層間作用力較弱,很容易互相剝離,形成薄薄的石墨片。當把石墨片剝成單層之後,這種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單層就是石墨烯。

自從石墨烯在2003年被發現以來,研究者發現它具有優異的強度、導熱性和導電性。最後一種性質使得這種材料非常適合用來製作電路中的微小接觸點,但最理想是用石墨烯自己製成電子元件——特別是晶體管。

要做到這點,石墨烯不僅需要充當導體,也要有半導體的功能,這是電子元件需要進行的通斷切換操作的關鍵。半導體由其帶隙所定義的,帶隙指的是激發一個電子,讓它從不能導電的價帶躍遷到可以導電的導帶所需要的能量。帶隙必須足夠大,這樣來使得晶體管開和關之間的狀態才對比明顯,這樣它才能準確無誤地處理信息。

石墨烯為何被譽為“新材料之王”?

常規的石墨烯是沒有帶隙的——它特殊的波紋狀價帶和導帶實際上是連在一起的,這使得它更像是金屬。儘管如此,科學家們試圖分開這兩個帶。通過把石墨烯製造成奇特的形狀,如帶狀,目前最高可以讓帶隙達到100meV,但這對電子工程應用來說還是太小了。

相對於通過前端設計提升微結構來提高芯片性能,通過後端設計來提升主頻顯然更加簡單粗暴,研發週期也更短(微結構研發一般要3年),更適合商業推廣。

硅基材料集成電路主頻越高,熱量也隨之提高,並最終撞上功耗牆。目前硅基芯片最高的頻率是在液氮環境下實現的8.4G,日常使用的桌面芯片主頻基本在3G到4G,筆記本電腦為了控制CPU功耗,主頻普遍控制在2G到3G之間。

但如果使用石墨烯材料,那麼結果就可能不同了。因為相對於現在普遍使用的硅基材料,石墨烯在室溫下擁有10倍的高載流子遷移率,同時具有非常好的導熱性能,芯片的主頻理論上可以達到300G,並且有比硅基芯片更低的功耗——早在幾年前,IBM在實驗室中的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主頻達155G。

因此,在前端設計水平相當的情況下,使用石墨烯製造的芯片要比使用硅基材料的芯片性能強幾十倍,隨著技術發展,進一步挖掘潛力,性能可能會是傳統硅基芯片的上百倍!同時還擁有更低的功耗。

神奇的材料之王

石墨烯的發現者之一、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海姆這樣描述:“石墨烯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愛麗絲仙境一樣,非常神奇。”

這種神奇物質到底是什麼?

石墨烯,實際就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鉛筆芯用的石墨就相當於無數層石墨烯疊在一起。

“它是迄今為止自然界最薄、強度最高的材料,可以被無限拉伸,彎曲到很大程度而不斷裂,還可抵抗很大的壓力。”安德烈·海姆介紹。

此外,它還有著非同尋常的導熱性和導電性。據悉,石墨烯是世界上最導電的材料之一,大約百分之一的石墨烯混添加到塑料中就可以將它們變成導體。重量也極輕,同樣厚度是鋼強度的200倍,卻可以以100萬米/秒的速度傳輸電子。石墨烯既可以作為導體材料,又可以作為半導體材料。它是已知物體中室溫導電率最高的材料,比最好的導體金屬如金或銅高出幾個數量級。

“石墨烯導電率高,化學結構又十分穩定,是一種用於移動電池、電源很理想的電極材料。”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成會明表示,石墨烯可以和電子元件、電子設備進一步結合使用,以此提高其他儲電設備的儲電率。

據悉,石墨烯目前最有潛力的應用是成為硅的替代品,製造超微型晶體管,用來生產未來的超級計算機。用石墨烯取代硅,計算機處理器的運行速度將會快數百倍。

石墨烯為何被譽為“新材料之王”?

另外,石墨烯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另一方面,它非常緻密,即使是最小的氣體分子(氦氣)也無法穿透。這些特徵使得它非常適合作為透明電子產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觸摸顯示屏、發光板和太陽能電池板。

石墨烯為何被譽為“新材料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