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從全球最賺錢的20家公司排名,我看到三個投資機會,你看到幾個?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胡兄財觀”,獲取商業、投資、創業乾貨!

從全球最賺錢的20家公司排名,我看到三個投資機會,你看到幾個?


據《財富》2019世界500強數據,利潤最高的前20家公司的利潤總和達到了6472億美元,且呈現明顯的“頭部效應”

比如這20家公司利潤總和,超過了波蘭2018年的GDP,可位居全球當年GDP第21位。

最賺錢的公司——沙特阿美公司,幾乎是排名第二的蘋果公司的兩倍,是排名第二的蘋果、第七的Alphabet和第14的Facebook等三家高科技公司利潤的總和,是排名第19位豐田汽車利潤的6.6倍;

如果摺合到每天,相當於日賺3.04億美元;如果摺合到每秒,相當於秒賺3519美元。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這些牛逼的公司,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看到一些機會?


一、從行業角度來看,能源、科技、金融依然是全球經濟主導

能源、科技、金融三類公司佔了80%,其中金融佔了45%,能源佔了20%,科技類佔了25%。可見以上三個產業才是最大賽道。


從全球最賺錢的20家公司排名,我看到三個投資機會,你看到幾個?

首先說能源,世界上憑藉能源日子過得舒服的,如沙特、俄羅斯;我國的中石油、中石化也因為掌握國內能源的主動權,而對國內經濟影響極大。


目前,我國天然氣行業正在推行“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改革。


隨著天然氣上游勘探及開採和下游燃氣銷售放開,目前國內許多燃氣企業如新奧能源,近年來動作頻繁,就是希望通過產業鏈一體化,抓住新一輪的機會。


而金融和科技賽道,往往孕育著巨大機會,比如近年來,無論美國谷歌、facebook,還是中國的阿里、騰訊、京東等,就是資本+科技的成功典範。


二、從國家角度來看,中美兩國依然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來源

中美兩國佔了公司總數的80%,其中,美國佔了55%,中國佔了25%。


一個是全球最強科技國,一個是全球最大消費國,全球前兩大經濟主體帶動了整個全球經濟增長的40%。


未來全球經濟格局將是由中美的這種經濟博弈、經濟產業鏈結構決定的。

從全球最賺錢的20家公司排名,我看到三個投資機會,你看到幾個?


三、從結構角度看,中國金融市場融資渠道單一,也意味著具有更多的機會

中國共5家公司入榜,且清一色的都是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可見,我國金融市場依然是銀行為主導,股權融資市場相對處於弱勢。正因為如此,近年來。我國對資本市場日益重視,進行了一系列的動作。


比如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提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2019年7月,正式推出科創板;2019年10月,證監會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簡化重組上市標準。


可以說,從制度,到機制,對資本市場進行了重塑,資本市場被提升到一個戰略高度。


反觀美國,共11家公司入榜,涉及科技類(5家)、金融類(4家)、能源類(1家),其他(1家),完全是科技+金融的主導型,真正的產融互動典範。


即,一方面,金融業孵化科技類企業;另一方面,科技類企業發展壯大起來,以高成長性高盈利性反哺金融業,彼此水乳交融,較好地實現了良性互動。


四、結語:機會在哪裡

1、賽道決定前途。比如,如果你能夠在能源、金融、科技三類賽道站穩腳跟,你的未來將可無限想象。


2、中國新經濟大有可為。作為目前世界最大消費國、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中國是一塊創業的沃土。


近年來,以美團、拼多多、螞蟻金服、今日頭條等為代表的中國獨角獸公司,在短短几年內,從0到1,走向資本市場,成為行業巨頭,就是明證。


想想傳統企業,包括聯想、海爾、美的、格力等,哪一個不是經過數十年的拼搏,才有了今天。


3、資本市場,另一塊大蛋糕。無論是資本市場結構失衡,股權市場處於弱勢;還是美國科技+金融的產融互動完美示範,國內科創板啟動,都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將大有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