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九江養老服務“提標”!戳進來了解一下→

養老床位最高補助75萬元和125萬元;對特困人員中

失能、 部分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別按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20%發放護理補貼

4月3日上午,在市政府新聞發佈廳舉辦新聞發佈會,邀請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汪開盛發佈“2019年市民政局有關民生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記者從會上獲悉,市民政部門將持續深化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九江养老服务“提标”!戳进来了解一下→

新聞發佈會現場

汪開盛表示,市政府印發了《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持續深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停止設立養老機構的行政許可,實行備案管理。提高對民辦養老機構補助標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市財政對按標準建設、依規運營的養老機構普通型、護理型養老床位最高補助75萬元和125萬元,對租賃用房的最高補助標準37.5萬元和62.5萬元。建立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的補貼制度,對低保對象年滿8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按每人每月50元的標準發放養老服務補貼,對低保對象中沒有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的失能老年人按每人每月50元的標準發放護理補貼,對特團人員中失能、 部分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別按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20%發放護理補貼,讓老年人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記者瞭解到,按照市政府審批的《九江市養老服務設施近期佈局規劃》,民政局積極推動落實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空間佈局和建設標準,以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目標,根據覆蓋城鄉、區域均衡、功能完善的要求,明確標準,優化佈局,確保總量穩定有效供給。同時,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會同有關部門規範了新建小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移交和管理程序,結合舊城改造,把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納入規劃設計範圍,對於老城區和已建成的居家小區通過租賃、置換等方式增加居家養老服務設施。

此外,在養老服務質量方面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整治質量安全隱患3000多處。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試點工作,搭建市級12349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委託第三方對市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等級評定,進一步增強我市居家養老服務功能。汪開盛還透露,建立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制度,開展全市農村留守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指導建立各地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訪制度,惠及全市3萬多名農村留守老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