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


今天閒來無事看了一部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沒看之前已經聽說很感人,只是沒想到看完後卻哭得不行,關鍵還是一邊哭一邊笑,簡直讓人覺得我是神經。

總是聽說,總是聽說,聽說,回憶是一種美好的毒藥,回憶好,好在你曾經過有美好的瞬間,回憶又不太好,不好在這些美好已經不再是能回去的舊時光裡的一些稀稀疏疏的點點斑駁。

有得回憶固然是好事,但活在回憶裡裹足不前,又是一大憾事,一不小心,就活在回憶裡出不來,慢慢的就會“死去”,“死”在回憶裡,自欺欺人。

可分明我們又是容易感傷的物種,是不能沒有回憶的普通人類。吉卜力動畫電影《歲月的童話》裡說:「回憶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生活在過去,存在於現在,卻能影響未來。」至於我們如何取決,卻不能以偏概全。

我也是一個很念舊的人,一個很容易在回憶裡走不來的人,可是通常情況下,我就沒有他那麼幸運,沒有他那麼“可愛”,沒有他那麼堅持自己的原則,連一個硬幣一定要是自己借出的和拿回是一樣的。

他可以用刀子嘴來掩藏自己的豆腐心,他可以一邊陷在回憶裡苦苦放不下自己,也可以在看到別人有困難第一時間衝出去給予幫助。

他可以看到別人的吉娃娃狗狗亂拉尿就氣的不行,他也可以因為流浪貓沒有人照顧就好心收留,他更可以因為別人“出櫃”導致無家可歸就免費提供食宿。

他嘗試多次自殺卻總不能身亡,連死,也顯得力不從心。可是,他的心“很大”,大到連疾病也不敢輕易肆虐,她(帕維娜,巴哈·帕斯 Bahar Pars 飾)說:「醫生說你的心太大,所以死不了了。」她笑得不能自制,連肚子裡的小孩子都等不及要出來分享這一喜悅。

固執,堅持己見,喜歡用自己的條條框框約束小區里居民。每天早晨,都會定時在社區裡進行巡視,確認所有的車輛都停在應停的位置,呵斥違反規定私自駛入社區的車輛,趕走四處亂轉破壞環境的貓、狗。

但他又是最有愛心且充滿智慧與活力的象徵,他幫新來的鄰居照顧小孩,教開汽車,整理房子;幫多年來因為“意見相左”不再說話的鄰居爭取應得的權益,不讓他被福利院接走,與家人分離。

他生世悲慘,太早就失去雙親,他一無所有,剛出社會時連爸爸留下來的房子也被一場大火吞噬,只能流落他鄉。

不過他又是幸運的,得以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抱得美人歸,遇見一個比他自己還要了解自己的愛人,一起攜手同行,披荊斬棘,度過歲月裡很多精彩的瞬間。

他的名字叫歐維,一個決定去死的男人。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林清玄在《蒼涼深處等春來》裡寫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月,它是獨一無二、光明湛然的,當月亮照耀我們時,它反映著月光,感覺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

她(索妮婭)就是他心中獨一無二的一輪狡黠的明月,她飽讀詩書,她天真善良,她聰明漂亮,同樣的她也樂於助人,甚至更甚於他。

他們天造地設,他們珠聯璧合,像鴛鴦一樣恩愛,像蝴蝶一般惹人注目。似牛郎與織女,似梁山伯與祝英臺,似羅密歐與朱麗葉,即使他們的愛情不像前人那樣坎坷,但也因為太過美麗,慘遭上天嫉妒。

一次車禍,不僅讓他們的孩子不幸胎死腹中,讓她從此殘疾,不能再用她穿著紅色高跟鞋的細腿輕輕踱步,更不能再以一個正常人的身份當一個合格的老師,最後,連癌症也來湊熱鬧摧殘她。

可她,又是倔強的頑強。即使生命待她不公,她也不會含恨死去,她的一句「我們選擇死亡還是努力活著?」就讓歐維茅塞頓開,知道了如何讓她順利得到那份投訴與建議(抗議)均無效的工作,讓她成為最棒的老師。

最後,她的美貌留在他的心中,她的博愛精神流傳在她的學生中,她的善良存在每一個認識她的鄰居口中。

只是苦了那個人,那個叫歐維的老男人,那個每天都帶著一束花去她墳上說說話,碎碎念,一起“坐著”,“躺著”,有點忘乎所以,把她依然當在身邊的痴情丈夫。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一份工作,43年,他兢兢業業,勞心勞力,最後換來上司的無情解僱。斯人已逝,經濟來源已斷,雙重打壓,無子無女的他,了無牽掛,心灰意冷。

死,似乎就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新來的鄰居成功的成為了他自殺的絆腳石,男主人憨厚老實,有點樂天;女主人純潔幽默,總能知道歐維在想什麼,一起因為小事樂呵呵,心照不宣;兩個寶貝女兒更是把他當做親爺爺看待,講故事,接送不在話下。

頻頻勞煩他,三番五次打斷他的自殺進行式,讓他火大又十分放心不下,最後他骨子裡的助人為樂精神總讓他不得不暫緩計劃,替人解決燃眉之急。

或許就像盧思浩《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寫的一樣,「生命是一張單程票,不可以回頭但是可以轉彎。」

他選擇了暫時留在人間,只是因為有未了的情義,沒有做完的“義務”。他不回頭,但轉彎,不為謀取什麼利益,而是為他讓爭取更多權益。

他深愛自己的社區,也喜歡無條件的付出,為他人做奉獻,是他一生無悔的追求。因為爸爸早就在他孩童時期就教育了他「總有那麼一刻,讓人決定成為什麼樣的人」他也深知,「無論我們做了什麼,我們都逃不開人生。」

人生,對他來說,就是付出,就是無怨無悔的付出,即使搭上性命(火災救人,軌道救人),也不能違背既定的原則——只做好事,不求留名。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記得網絡上有這麼一段話,「我們的一生,只是一個空間有限的展示櫃。有人展示權利,有人展示財富,有人展示知識,有人只能展示悲傷,或者瘋狂;但也有人可歷經三十年簡樸鼓者的人生,最終展示智慧。」

生活不易,做人也難,堅持自我更是難得。歐維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又何嘗不是一種大智慧?

不管生活怎麼打壓他,怎樣考驗他,他都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展示出最真實,最完美,最樸素,最善良,最不卑不亢的自己。

就好像餘秋雨說的:「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歐維簡單,歐維籍籍無名,歐維只是電影中塑造的一個小人物,可他分明就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身影。

是社會上那些不留名的好人,那些生活中樂於助人的親鄰好友,甚至是路上微笑陌生人。是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每一個不輕易被命運打倒的人,每一個有原則又活得可愛的人吶!

這樣子的他,又怎能不讓人愛戴,不讓人憐惜?就算他遺書裡叮囑,不要弄什麼骨灰的玩意,不要邀請太多無關的人,只要幾個親友過來教堂既可。

結果教堂裡也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不是不喜歡,只是大家都不太善於表達,歐維的好,怎麼可能會被遺忘?

無論生活多糟,總會有人將你溫柔以待,也總會有人將這微弱的溫柔,默默傳遞。

喪禮過後,聚集的人群慢慢離去,小區那個沒有鎖緊的鐵門,也由帕維娜的女兒輕輕的關上。

歐維離開了,但溫暖不曾離開。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

假如生活總是和你作對,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