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是歲月留眸,似時光重現,走遠的身影,再度重現,消逝的音容,笑貌如生。戲曲沒有走遠,戲曲還能折身返回,寄存永久的元氣,在你脆弱的關口,重新綻放光芒。溫暖一個時代,點燃一份深情……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很長時間以來,不斷有朋友留言,尋求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的實況錄像。豫劇《程咬金照鏡子》的舞臺實況錄像是1982年12月由河南電視臺錄像保存。1983年,該劇被珠江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在電影拍攝時,因電影設定安排,舞臺版的《坐轎》一折被刪掉了。由此,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的錄像資料成為劉伯玲唯一存世的《坐轎》演出實況錄像,因此顯得更為珍貴。

如今,我們找到了這版珍貴錄像,並將《坐轎》一折重新剪輯上傳,以饗期待已久的朋友們。

應運時代的新編劇,紅極一時的經典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 ♪~♬..♩

1981年,鄭州市評劇團在原有的基礎上組建了鄭州市實驗豫劇團,建團伊始,需要一部不同凡響的新作,打開豫劇團立足的新局面。值得欣慰的是,這個嶄新的團體雖然有點“兩摻”,但卻是一個眾心一體、幹勁十足的年輕團隊,所謂人心齊,泰山移,在第一部開炮戲《程咬金照鏡子》的創排過程中,表現了充分的團隊凝聚力。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 ♪~♬..♩

編劇張同春先生多番思索,糅合歷史典故、民間傳說的藍本,提煉了“程咬金照鏡子”的故事核心,在戲曲的程式規律之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劇本初定,全體主創人員集思廣益,進一步加工打磨,邊練邊改,歷時半年,打造出了一部驚豔業界的經典佳作。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 ♪~♬..♩

唐朝貞觀初年的一個春日,開國元勳程咬金在參加慶功宴歸來途中,與採桑女蓮蓮搭話為其絕色所迷戀,在其參軍麻某的攛掇下決定搶奪佔有蓮蓮。與此同時,與丈夫程咬金分別十數年的七奶奶和兒子鐵牛進京尋夫,堅信自己的丈夫不會變心,七奶奶見到丈夫,知道婆婆失散多年,可能已經亡故,決定在清明節到郊外祭奠婆婆。此時,程咬金揹著七奶奶辦喜事。七奶奶在京郊救起欲投河自盡的蓮蓮,打抱不平替蓮蓮上了花轎,洞房裡,程咬金得意洋洋地揭開了"新娘"的蓋頭,七奶奶見到程咬金,憤怒又傷心,將其一頓數落、指責,程咬金悔恨交加,低頭認錯。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 ♪~♬..♩

《程》劇的成功,一部分原因歸結於故事結構的曲折精彩,民間關於程咬金的傳說很多,多半充斥著喜劇色彩,但此劇在加工中,將“照鏡子”這一事件進行了有頭有尾的創作構思,所提煉的真善美的思想內核更是順應人心、順應時代,順勢而為自然就立得住腳,尤其懲惡揚善、報打不平的“七奶奶”一角,更是博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痴迷。

♫. ♪~♬..♩

突破行當的“七奶奶”,大膽創新不逾矩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 ♪~♬..♩

時年40歲的劉伯玲是該團任領銜主演,當《程》劇選定她為“七奶奶”的人選時,劉伯玲著實作了好大的難。因為這個角色在行當區分明晰的戲曲上無疑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巨大挑戰,劉伯玲是桑派創始人桑振君的入室弟子,素以溫婉端莊、嫻靜溫柔的閨門旦為主。而“七奶奶”卻是一位極潑辣大膽、古道熱腸的大氣女子,她的角色設定是粗狂中見嬌媚,潑野中有端莊,在表演技法上更是糅合多個行當的色彩。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 ♪~♬..♩

在唱腔設定上,音樂設計範立方先生常和劉伯玲一起探討、研究,充分發揮了以演員為核心的創作法則,儘管如此,昔日羞答答、嬌怯怯的大家閨秀,突然搖身變成豪爽潑辣的“花、彩旦”,無論外在程式還是內心刻畫都是兩極之別。縱觀歷史深處的藝術佳作,不乏這樣因敢於突破自我而創造出的佳作經典。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 ♪~♬..♩

劉伯玲大膽採用花臉、武生、刀馬旦的表現手段,甚至吸收了京劇的某些特點。在唱腔上根據人物性格內化桑派唱腔的核心特色,以聲腔塑造人物,以程式活化人物,她塑造的七奶奶成趣天然,很接地氣,散發出個人靈性的光輝,形成獨具一格的個性化表達。該劇在鄭州一舉打破了連演150餘場的記錄。一時間,全國各地知名戲曲團體紛紛來鄭觀摩、移植,甚至吸引了國外友人的追捧。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五姑娘》

♫. ♪~♬..♩

多年以後回想起來,劉伯玲坦言,是這部戲為她的藝術開闢了新天地,也為她的性格帶來了積極樂觀的影響。從溫文爾雅的“閨門旦”脫胎換骨,一朝變成大方豪爽的“七奶奶”,手拿棒槌,意氣風發,愛與恨都酣暢淋漓,無論多大的困難都能坦然面對,這樣的角色誰能不喜愛呢?

豫劇舞臺版《程咬金照鏡子》唯一存世的演出實況錄像

♫. ♪~♬..♩

演員要成功塑造一個角色,首先要將自己“沉”進這個角色中,沉迷到不可自拔、物我兩忘之際,便達到了戲中人、人中戲的境界。也便達到了藝術上的成功。

唯其捨棄舞臺上的“自我”,才能實現藝術上的“自我”……

♫. ♪~♬..♩

特別鳴謝:《魅力中國》雜誌編輯蔣見朝為此專題提供的珍貴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