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進出口雙降!中國如何穩訂單、穩生產、穩物流?

除了春節假期因素,2020年1-2月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以人民幣計價出口同比降15.9%,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降17.2%;進口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人民幣計價進口同比降2.4%,美元計價同比降4%

進出口雙降!中國如何穩訂單、穩生產、穩物流?

文 |《財經》記者 王曉霞

2020年前兩個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雙重因素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數據呈現雙下降,其中出口同比降幅數倍於進口同比降幅。

據中國海關總署3月7日公佈的數據,2020年1-2月,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37.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6%,較去年同期增速(0.7%)下滑10.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0,405.8億元,同比下降15.9%,較去年同期增速(0.1%)下滑16個百分點;進口20,831.7億元,同比下降2.4%,較去年同期增速(1.4%)下滑3.8個百分點;貿易差額-425.9億元,比去年同期貿易差額(3098億元)減少3523.9億元。

2020年1-2月,以美元計價的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5,919.9億美元,同比下降11.0%,較去年同期增速(-3.9%)下滑7.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924.5億美元,同比下降17.2%,較去年同期增速(-4.6%)下滑12.6個百分點;進口2,995.4億美元,同比下降4.0%,較去年同期增速(-3.2%)下滑0.8個百分點;貿易差額-7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貿易差額(438.8億美元)減少509.8億美元。以美元統計的中國進出口數據按照月度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折算匯率折算。

總體來看,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以人民計價的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5.9%,以美元計價的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7.2%。貨物貿易進口則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中國海關總署表示,由於中國經濟貿易具有較強的韌性和慣性,外加大宗商品裝船期和企業進口節奏的原因,今年前兩個月進口僅有小幅下降。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韓劍向《財經》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由於2月擠壓了訂單,很多企業現金流受到考驗。他建議進出口管理部門在穩外貿的基礎上重點抓好“三穩”,即穩訂單、穩生產、穩物流。

據海關數據監測情況,2月份外貿進出口值是逐旬提升、企業申報報關單量是逐旬遞增的。另據其對2552家外貿樣本企業調查情況,80.6%的企業已經復工。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以及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市場信心也在穩步恢復。

此外,據中國海關總署7日公佈的貨運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中國進出口貨運量僅管從重量(萬噸)看同比增長2.8%,但從海關監管的進出境運輸工具總數(量艘)看同比下降40.8%,其中進出境汽車(輛)同比下降45%,進出境火車(節)同比下降2.2%,進出境船舶(艘)同比下降20.2%,進出境飛機(架)同比下降-27.8%。

分國別(地區)看,2020年1-2月,中國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傳統貿易伙伴進出口下降,對東盟進出口同比有所增長。具體為:中國對東盟進出口5941.1億元,增長2%,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4%,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下降3.6%,自東盟進口增長9%;中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5574.2億元,下降14.2%,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3.5%,歐盟(不含英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其中,中國對歐盟出口下降17.1%,自歐盟進口下降9.9%;中美貿易總值為4225億元,下降19.6%,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0.2%,美國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下降26.5%,自美國進口增長4.3%;中日貿易總值為2749.5億元,下降15.3%,佔中國外貿總值的6.7%,日本是第四大貿易伙伴,其中,對日本出口下降23.3%,自日本進口下降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對前四大貿易伙伴的貨物貿易出口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對美國、日本、歐盟出口降幅依次分別為26.5%、23.3%、17.1%,大幅下降,對東盟出口下降3.6%,降幅相對較小。

分企業類型看,2020年1-2月,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均負增長,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下滑更甚(-13.8%)。(詳見下表):

進出口雙降!中國如何穩訂單、穩生產、穩物流?

從出口產品類型看,今年前兩個月,機電產品和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2020年1-2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下降14.9%,佔出口總值的58.8%,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下降26%,手機下降14.2%。同期,服裝出口下降18.7%,紡織品出口下降18.7%;塑料製品出口下降14.8%;傢俱出口下降21.6%;鞋靴出口下降18.8%;箱包出口下降17.4%;玩具出口下降25.7%。此外,鋼材出口減少27%;汽車(含底盤)出口增加0.5%。

今年前兩個月,鐵礦砂、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商品進口量增加,大宗商品進口均價漲跌互現。2020年1-2月,中國進口鐵礦砂增加1.5%,進口均價上漲17.5%;進口原油增加5.2%,進口均價上漲10.9%;進口煤增加33.1%,進口均價下跌4%;進口天然氣增加2.8%,進口均價下跌16.9%;進口大豆增加14.2%,進口均價下跌7.2%。此外,機電產品進口下降6.1%;其中進口集成電路個數同比增加26.2%,價值同比增長6.8%;進口汽車(含底盤)數量減少11.3%,價值同比下降4.5%。

對於下一階段中國進出口貿易形勢,中國海關總署表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對外貿進出口造成一定衝擊,但中國外貿發展韌性強,企業的適應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目前,海關總署已經出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零延時通關、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支持中歐班列和綜合保稅區發展等多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和外貿穩增長。疫情期間,企業也在積極與外方談判適當延長訂單交付期、加班加點完成訂單任務。

多家出口型製造企業負責人表示,此次疫情只要能在3月底基本得到控制,出口的負面影響最多持續到6月份,下半年有可能恢復到原有的均衡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