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功夫茶發端於武夷山

功夫茶指的是烏龍茶沖泡品飲之技法。此法隨同烏龍茶形成而發端於武夷山。武夷巖茶(屬烏龍茶)出現之後,其佳品為數極少。《隨見錄》雲:“武夷茶……南山兩山,又以所產之巖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名為名,每株不過數兩,不可多得。”(清陸廷燦《續茶經·茶之出》)這說明當時武夷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此“工夫茶”為茶品。同時看出當時武夷巖茶總量也不多,所以品飲時極為珍重,只用小壺小杯,而且講究沖泡品飲技巧。清代錢塘才子袁枚(1716—1798)寫到:“丙午秋(1786年),餘遊武夷,僧道爭以獻茶。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體貼之……”(袁枚《隨園食單》)。這當是最早的功夫品法。此法很快傳至富庶的漳泉,並延至潮汕等地,有閒之士則增繁添序,演繹出了“潮汕功夫茶”。汕頭茶人郭馬風說:清人俞蛟(1751—?),於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嘉慶五年(1793—1800年)在潮州興寧縣任典史,其《潮嘉風月記·工夫茶》成於任1801年間。由此可見俞蛟成書時間比袁枚遊武夷山至少遲了15年,且俞蛟書中說,潮汕泡茶時“投閩茶於壺內衝之”、“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極佳者每斤需白鏹二枚。”其當地人士郭馬風之文及陳鏡雄、徐少娜所編《潮汕工夫茶說》都如是說。因此說明武夷山功夫茶是後來漳泉、潮汕等地功夫茶之芻形。

功夫茶發端於武夷山

清時武夷茶就形成集散地,其先在本邑下梅街、星村街,道鹹間(1821—1860)下梅茶市移至赤石街。由於武夷巖茶製作工藝的完善,深得飲者青睞。自乾隆初始,武夷茶由山西客商販運至蒙古和俄羅斯,大得其所,同時巖茶遍銷閩粵臺和東南亞,銷路寬廣,價高利厚,從而促進了武夷茶的發展。據1942年《崇安縣新志》卷十九載:清時茶廠近百家,產量逐增,1875—1908年約40萬斤,且價格攀升,創歷史最佳水平。

武夷山還是紅茶的發源地,著稱於世的“正山小種”紅茶就發源於武夷山的桐木關。

功夫茶發端於武夷山

由於桐木關茶葉產於華東(大陸)屋脊——黃崗山麓。這裡群峰連綿,山高樹密,氣候較為寒冷地,雨多霧濃、溼度大。所以這裡的茶葉抽芽較遲,特別是春茶,採製季節多雨少陽,無法利用日光曬青(萎凋),大多靠室內烘青。此處烘青又多用松柴,炒揉後又是架於焙間上用松柴烘烤,所以產生濃烈松煙味。當地人不喜此茶,將它賣給外國人,歐洲人卻愛此濃烈味,所以成了外貿產品。其實當時之桐木茶,主要做法仍系巖茶(即烏龍茶)工藝,只是在烘青葉烤乾茶時,採用松柴,而不是用籠炭焙。所以名稱還是取當裡巖茶之品名——小種。至於什麼時候改為紅茶製作工藝曬(烘青—揉捻—渥紅—過紅鍋—烘烤等)未見記載,不得而知。

經查閱,明末至民國初年的有關史志及資料中的在此任職的縣令及到此遊歷、隱居、僑寓、卜築的文人的茶文、茶著中均未見到有關桐木茶及其製作工藝的記載。因此茶界專家對其形成的時間,得出了不同的推論:一是明代中後期;二是明代末期;三是清中期的18世紀後期;四是19世紀中期(即1850年前後)。

持起源於明代者,主要是根據外國書籍資料的記載,而這些是以“茶湯紅色”來認定,沒有表述其內質及製作工藝。其代表人物有陳椽等;持清中後期者,主要是從茶類製作工藝演變來考證的。其人數較多,主要有吳覺農、莊晚芳、張天福等。但他們都肯定小種紅茶起源於此。

歷史上武夷茶受到省、府、縣的高度重視和保護,多次出令禁止壓價收買和官員、惡棍豪強索要。鐫刻於武夷山的護茶摩崖石刻就有5方,分別在四曲金谷巖,五曲石沼青蓮亭,七曲金雞社等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