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華網連線湖北」方艙醫院裡上起了一堂特殊的“雲端”思政課

“我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方艙的情況,帶大家看一下這邊……”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精神醫學系100餘名同學正通過視頻聆聽了一堂方艙醫院裡的“雲端”思政課。視頻另一端是正在湖北一線參與心理救援的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李箕君、精神科副主任朱榮鑫兩位援湖北心理醫療隊成員。參與課堂授課的還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鄭愛明教授、王志琳副教授、郭玉宇副教授,第四臨床醫學院沈繼英副書記、學生輔導員。

「新华网连线湖北」方舱医院里上起了一堂特殊的“云端”思政课

“有我們在,不怕!”

“同學們,大家好,由於我在方艙內,只能借患者手機跟大家打招呼。”課堂進行到一半時,朱榮鑫主任加入了進來,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體會一線救援的情況。昨天下了夜班的朱主任,早上再次進入方艙內。

“大家看,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地方,這裡躺了很多病人,但也有一些床位已經空了,說明出院的病人越來越多了。”朱榮鑫主任邊說邊帶同學們跟隨他的鏡頭瞭解醫院緊張忙碌的救援現場。

如何快速有效地跟患者建立信任關係,朱榮鑫主任以身邊的案例給大家做了回覆。朱榮鑫主任說:“我們來之後,多次溝通、聆聽,患者開始表達出自己的情緒,通過積極引導,讓他重塑了希望。”

“有我們在,不怕!”這是一線救援人員的口頭禪,但在朱榮鑫看來,這句話的背後正是一名醫生的責任和擔當,“沒有一個救治方案是萬能的,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患者,就要不同的方案。”

“我數啊數啊,你才出發了三天,雖然你在家,我會覺得你有點煩,但其實,我很想你。你要好好休息,別熬夜;更要好好工作,你的防護服是黃色的,我想,這就像你們的工作——方艙裡的一抹亮色,帶來希望,帶來健康!”這是2月29日,朱榮鑫主任在武漢方艙醫院結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換下隔離衣,剛打開手機,就看到了女兒朱雅萌發來的一封信。

他心裡是感動,更是動力。正如他告訴同學們的一樣,疫情面前,作為醫學生,要勇於擔當,衝鋒在前;作為精神醫學專業的學生,要注重救援中心理干預的需求,更要因時因地制定心理救援方案,為患者解除病痛提供心理保障。

“做疫情防控的特種兵”

“我參與過非典、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一線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但第一天來到武漢後,看到的場景還是把我震撼到了。”2月24日,李箕君報名加入到江蘇省援湖北心理醫療隊的戰“疫”中。經驗豐富的他通過視頻跟同學們描述疫情後的武漢。

“1000多人躺在方艙醫院,看到我們的到來有欣喜,更多的是期盼,那一刻,我更加懂得他們需要我們,他們在等我們到來。”李主任跟同學們強調,疫情面前,不只有普通的救治,心理救援同樣重要。

他將心理救援比作“特種部隊”,告誡同學們,心理危機干預在疫情防控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他提醒大家除關心患者的心理外,還要注重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關懷。“我們到達一線後,就做了一份600名醫護人員的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醫護人員也有心理干預的需求,所以同學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有人文關懷,要儘可能周全、科學的做出判斷。”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我們最硬核的裝備,就是我們的腦子。”李主任強調一線救援中要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給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安全感”;同時他希望同學們在練就過硬專業本領的同時,要加強身體鍛鍊,提升自身科學素養,做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醫學生。

上一線三連問:準備好了嗎?身體允許嗎?心理可以嗎?

面對同學們一張張稚嫩、好奇而又躍躍欲試的臉,李箕君主任“不保護好自己就是給一線添亂”的警告讓大家有所悟。

如同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來,我到哪兒去?”一樣,李主任說,上一線必須三連問醫護人員:準備好了嗎?身體允許嗎?心理可以嗎?但凡有一項不及格,堅決不允許進醫院。

一位跟李箕君主任同行的年輕醫生談到自己參加救援的感受——“原來精神科醫生不只是簡單地看病人寫病歷,走上前線,你會發現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跟患者溝通是門藝術,而這所有的前提就是要先保護好自己,不然沒有資本去談救援。”

李箕君主任給宅在家學習的同學們提了兩點建議:一是做到科學有序和自律,出門自覺戴好口罩,為人為己為社會;二是提升科學素養,不做“百度醫生”“知乎醫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學會和患者說話,才能在危難之中顯身手。

“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術造福人民,別是基層群眾。”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鄭愛明跟同學們探討了新時代醫學生的初心和使命。

“兩位專家的身體力行是對醫學生最好的專業教育,讓我們在感受救援艱辛的同時,增強了專業認同,堅定了理想信念,明白了努力的方向和動力。”沙子墨同學說。蔡朝暉同學表示:“疫情面前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看到前線救援的場景,深知作為一名醫學生的使命,也全面瞭解了精神醫學和其他疾病救治一樣重要,夯實專業知識,增強專業本領。”“幾位嘉賓老師尤其李箕君主任和朱榮鑫主任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心懷使命感與責任感,要有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人生觀和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郭玉宇老師說。

第四臨床醫學院副書記沈繼英鼓勵宅在家的同學們:“身體不自由,不代表思想可以停滯,大家要讓靈魂、讓精神動起來,為家鄉人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實踐中體現南醫學子的擔當。”(蔡逸秋 唐楊 張彥會 田天 匡宇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