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大廟下,中山早期的商業街

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是一條融入濃郁20世紀30年代南洋風情南方小城與現在城市繁華的街道,曾引起海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步行街的裝修最終延伸至孫中山紀念堂一帶,而且,“大廟下”一帶也重新裝修一番。溯本追源,“大廟下”一帶本就是中山商業的發祥地。

那“大廟下”為什麼叫做“大廟下”呢?這是因為巷口所對之處(現在的“香山商業民俗博物館”,在建國前後原為“石岐商會”),原來有一間天后廟,俗稱大廟。

大廟下,中山早期的商業街

中山市孫文西路大廟下標誌(中山市檔案館藏)

傳說在遠古時,岐江水一直漫到煙墩山下,所以,當時的“大廟”正處於“石岐海”的“海”邊。正由於這裡是古代香山水路交通的樞紐,所以這裡最早形成以“廟會”形式出現的集市,進而成為商業貿易中心。

大廟下,中山早期的商業街

20世紀70年代的孫文西路大廟下路段,是石岐繁華的商業中心。(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20世紀30年代開闢孫文西路後,商業中心才逐漸轉移到孫文西路段。然而,大廟下除了經營一些規模較小的旅業和飲食店外,還以地攤的形式繼續擺賣,並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與價廉物美吸引顧客,在中山市民心中,它就如同北京的天橋和上海的城隍廟一樣具有特殊的魅力。

資料來源:《百年隨筆—從老照片看中山》(中山文史第46輯)/劉居上編.政協廣東省中山市委員會文史委員會中山文史編輯出版,20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