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這些無厘頭的誇獎,是不是讓你感覺莫名其妙。其實,這是風靡清華、北大、復旦等高校的“誇誇群”的日常,在這個群裡,無論你是誰、做了什麼事,甚至是一個標點符號,都可以被集體猛誇。

先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誇誇群的日常畫風:

單車丟了,誇▼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取代童年父母的責罵:你個馬大哈,丟三落四的

睡過頭了,誇▼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取代童年時父母的責怪:我早叫你早起,今天上學又遲到了

做事磨蹭,誇▼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取代童年時父母的催促:早做晚做都是做,還不快點,做事老是慢吞吞的

以上這些“誇誇群”的對話,其實大部分多存在於高校學生的朋友圈裡。

這類誇誇群,從一個3人組,迅速發展成了幾百人,甚至於電商服務還因此嗅到了商機,推出了“誇誇服務”。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某電商服務平臺搜索結果

為什麼“誇誇群”如此火爆,其實背後是被肯定的需要

馬斯洛需求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在生理和安全需求被滿足後,人們就開始追求情感上的交互,並希望被認可、被尊重。

“誇誇群”火爆的背後原因,其實是恰好貼合了學生們對於被認可、被需要、被尊重的意願,彌補了童年時期父母欠下的債,讓孩子們重新拾起了自信。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想一想,童年時期的我們,是不是備受父母的打擊,因為父母覺得:“一誇你就飄”。

孩子:考了98分

父母:沒拿到滿分,下次吸取教訓!

孩子:當著七大姑大大姨的面,辛辛苦苦背完了一首詩。

父母:你看看小表弟,九九乘法表背得都比你順溜!

孩子:幫媽媽幹家務,不小心弄碎了盤子。

父母:你個搗蛋鬼、敗家子兒!

……

這讓我想起了《少年說》裡的一個小女孩對媽媽的控訴:“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

甚至在媽媽眼中,她能擁有一個學霸閨蜜也是不配的:“你成績這麼差,為什麼別人會跟你做朋友?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誇獎,看似簡單普通,卻鮮有家長能把其融入到對孩子的培養中,因為中國式的謙虛內斂,像一個緊箍咒,牢牢鎖在父母的頭上,讓我們不敢誇、也不會誇。

為人父母后,即使我們想做鼓勵型的家長,也不懂如何開口誇獎,反反覆覆,也就是這幾句:

你真棒!

太聰明瞭!

你好可愛!

其實,這類泛泛而談的誇獎,毫無用處!對於孩子來說,聰明、可愛、長得美,都是天生的優勢,而非後天的努力和成長。

斯坦福大學教授Carol Dweck提到,讚美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其實是慢性地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

誇“聰明”,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能力只和天賦以及智商有關;只有成長型的誇獎方式,會讓孩子懂得擁抱學習、接受變化,擁有面對挫折的能力。

什麼才是“成長型思維誇獎”呢?

斯坦福教授建議家長可以嘗試以下這12種誇獎語境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1 誇努力

情境:孩子比上次進步了30分。

錯誤:“這次考得真好,太棒了!”

正確:“這次考得真好,最近你一定是在努力地上課、寫作業,繼續加油!”

分析:真棒——棒在哪裡?孩子不得而知,爸媽需要點出孩子努力的點,比如:上課變得認真了、在努力複習了。誇努力不誇棒,孩子才會在下次任務中繼續努力;

2 誇毅力

情境:孩子在嘗試一些具有挑戰性質的遊戲或者任務時屢次失敗。比如嘗試滑滑板,但是前幾次都是摔跤,站不穩。

錯誤:“加油寶貝,你一定行。”

正確:“這一次比第一次更穩了,堅持就是進步,加油。”

分析:“一定行”,有時候反而會害了孩子:爸媽覺得我行,但是我覺得自己真的不行;而“堅持就是進步”會讓孩子明白,我的每一次堅持站立,在爸媽眼中就是進步,這樣避免了孩子的半途而廢。

3 誇細節

情境:當孩子表現良好時,比如彈琴時很流暢,能完整地彈完一首肖邦。

錯誤:“這次彈得真好聽。”

正確:“你現在手指更加靈活了,節奏上把握得也很好,這次彈得真好聽!”

分析:表揚手指、節奏等細節,會讓孩子更注意調整細節,畢竟,細節決定成敗。

4 誇創意

情境:孩子畫了一幅很有創意的畫:比如藍色的花朵。(普通的小孩子一般都會以常識作畫:花朵是紅的)

錯誤:“寶貝,你畫的不對喲,花應該是紅色的。”

正確:“藍色的花朵,這是我見過的最獨特的一隻花朵。”

分析:當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讚揚時,他更會願意多元化地思考世界和生活,也許,在這樣的鼓勵下,他就是下一個達芬奇。

5 誇態度

情境:孩子在臥室裡,自覺地完成了作業,沒有像平常一樣鬧著看電視。

錯誤:“喲,今晚不看電視啦,這麼自覺?”

正確:“今晚的你很自覺,爸媽很欣慰。”

分析:態度決定品質,誇獎態度,能讓孩子用更積極的態度去完成生活中的挑戰。

6 誇合作精神

情境:當孩子和朋友,齊心協力地完成了幼兒園的手工作業時。

錯誤:“讓我看看誰做地更棒,哦……是×××,寶貝你要加油喲。”

正確:“你們兩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以後這種合作精神也要保持喲!”

分析:合作,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在合作的項目中,貶低另外一個孩子的作品,則是打壓了孩子合作的積極性,會讓他們認為:要是我自己做,會更好!

7 誇領導力

情境:在春遊的時候,孩子自發組織地小朋友們,讓有的人拾柴火、有的人洗菜……

錯誤:“這孩子真老大,老指揮別人幹活,自己不做。”

正確:“在你的指揮下,大家做事看起來都井井有序呢。”

分析:雖然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沒有參與到每一步,但是他負責統籌管理,說明他有很強的責任感和領導能力,這個值得讚揚。

8 誇勇氣

情境:孩子第一次學習單車,在鼓勵下勇敢踏出了第一步。

錯誤:“怕什麼,不要那麼膽小!”

正確:“敢於面對困難,你是個勇敢的孩子!”

分析:具有冒險的勇氣,是孩子獨立的必備品質,當他們敢於讓父母放手時,就是他們勇氣的表現,千萬不要再以“膽小怕事”打壓孩子。

9 誇細心

情境:當週末一家出去玩時,孩子提醒看好天氣預報。

錯誤:“哎呀,小孩子管好自己就好了”

正確:“你真是太細心了,媽媽都沒有想到看天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分析:細心也是一種能力,體現了孩子綜合性和多角度思維,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從小到大,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這種能力。其實,這也是小暖男、或者知心小姐姐必備的品質呢,這類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會更好。

10 誇信用

情境:當你和孩子約定,上街後不再買玩具,雖然孩子做到了,但是面對滿目琳琅的玩具,又玩不了,有點不開心。

錯誤:“你自己說好不買的,不開心有什麼用。”

正確:“我們在家裡說好不買玩具了,寶貝能遵守約定,真是一個有信用的孩子!”

分析:幼兒的意志力相對薄弱,當被外界干擾時,很容易出現不守信用的結果。如果這時候家長能給出一些正面鼓勵,那麼孩子就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11 誇謙虛

情境:孩子比賽得了第一,但是自己覺得這次發揮不算最好的,下次肯定會更好。

錯誤:“評委都說你是第一啦,你肯定是最棒的。”

正確:“能拿到第一,說明別人是認可你的,我很高興。但是你能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我也很欣慰。”

分析: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一般都具有虛心的態度,能從別人或者自身的表現中汲取經驗教訓,這樣的孩子,才會勝不驕敗不餒。

12 誇選擇

情境:小區的女孩子,在課外興趣班時,都選擇了音樂、繪畫、舞蹈,但是自家的女孩子卻選擇了“跆拳道”。其實這孩子太瞭解自己了,因為自己就是一個運動小健將,藝術細胞就一般般。

錯誤:“學跆拳道不適合女孩子。”

正確:“我尊重你的選擇。”

分析:孩子學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是孩子獨立成長的重要課題。大包大攬的教育,只能是削弱孩子的獨立思考的意識,所以我們放手給孩子選擇的權利,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

“孩子需要讚美,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表揚,他們就無法生存。”而正確的表揚,就是這些植物的肥料,讓他們茁壯成長,所以,“愛我你就誇誇我”吧!

別信“誇誇群”!斯坦福教授忠告:誇孩子,用這12句才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