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五經真理——宗龍子

五經真理——宗龍子

提要:

千百年來,易學與風水混而不清,風水與預測混而不清,雌雄與旺衰混而不清,順逆與顛倒混而不清,先後天之生與成混而不清,……等等。導致岐路百出,美其名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實則就是以錯承錯,以錯解錯,以錯誤的理論指錯誤的實踐,總結錯誤的經驗,教授錯誤給學生……。

第一, 雌雄與旺衰有別天地間,陰陽二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一息不流行,無一息不相交。交而後生,這就是三生萬物之玄關。所以楊公養老看雌雄,雌雄如何看?楊公曰:“二十四山雙雙起,少有時師通此義。五行分佈二十四,時師此訣何曾記。”就是一對對、一雙雙地看,正所謂“雙雙起”之義。雙雙起——就是雌雄配合交媾,陰陽流通的原理。《玄空秘旨》所謂“雌雄配合,世出賢良”即是此義。有雌雄的配合交媾,就有萬物的生生不息,這才是三生萬物之真理。《青囊序》:“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玄關。”而六十四卦——是經過了“六成十八變”而後得,已經不是三生萬物階段的雌雄媾精孕育時期,是萬物生成而後的變化過程。因此,六十四卦的陰陽原理,並不是陰陽交媾之真理,所以不是風水——「真術」。

生物是一會事,成物又是一會事。雌雄配合則有所生,有生必有成。生物一太極,成物一太極,所謂物物各一太極。生物是陰陽二氣流通交媾,「雌雄」配合的結果,是先天之因。《辨偽總括歌》:“山川妙氣本先天,生不須生克非克。”成物是後天的盈虛消長,是事物發展的「旺衰」變化過程,是後天的五行生剋制化。《辨偽總括歌》:“五行相生與相剋,此是後天粗糲質。”所以雌雄與旺衰,是一個全過程的兩個階段。雌雄是體,旺衰是用,體與用是不可分割的。時下的風水師,一味在追求生旺,而不知雌雄之為體,乃捨本逐末之作法。

先天理氣用於穴中,河圖辨陰陽之交媾。後天看形用於象外,洛書察甲運的興衰。先天者雌雄配合也,後天者盈虛消長也。先天陰陽二氣,陰陽流通交媾必須是同時進行的,一雙雙,一對對的。而後天的盈虛消長卻是去衰就旺,趨吉避凶的,兩者入用的功能是絕對不同的。先天者,主生物之功。後天者,主成物之用。一生一成,合成天地之大道。所以先天與後天,是生物與成物的不同過程。生物是雌雄,成物是旺衰,二者之各別瞭然矣。

第二, 風水術與風水預測有別在近幾年裡,通過校對各家各派之間的風水理論,發現各家風水的陰陽理論,與楊公風水的陰陽理論,存在著根本性的差別——即對待與互根之不同。故此,就形成了風水術與風水預測之別。一、風水術,是一個完整的先、後天過程,是雌雄與旺衰的合用。先有生物之功,後有成物之用。即既可催生蔭助,又可預測事情的因果。如楊救貧所傳下來的「堪輿·五經」風水術原理即是。二、風水預測,則只能預測風水的吉凶禍福情形。因為它沒有先天的雌雄配合,只有後天五行的旺衰生剋制化。若將這套風水預測原理用之於造作風水,卻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應。如目前的三合風水、玄空六十四卦風水、特異功能通靈風水、飛星風水等等皆是,正楊公所謂“百二十家”是也。

真正的“風水術”,其真理是在陰陽流通,雌雄交媾,功在生生不息,是三生萬物之「前理」。而“風水預測”,其道理重在後天五行的旺衰生剋制化,是三生萬物之「後事」。真正的“風水術”,其所具備的陰陽流通交媾,必須符合太極生生之真理,是無形的陰陽二氣相交,正是氣以成形。《青囊·上卷》:“是故陽本陰,陰育陽,天依形,地附氣,此之謂化始。”而“風水預測”,因為它越過了三生萬物之理,氣已成形,物已成象,其所論太極生生之理,皆是後天五行之理,其所論雌雄媾精之理,皆是不能「氣交」,是「形交」而「氣不交」,「形交」則吉凶可見,「氣不交」則沒有催生蔭助後代的功能效應。

楊公經旨所述的三般卦理、打劫法、城門訣、坤壬乙訣、挨星、雌雄等,皆是內外玄關同一竅之理,正《龍到頭口訣》所謂“內氣止處處處春”。而「百二十家」所述之陰陽理,皆託楊公之名,捨棄了楊公經旨真義,借楊公經中「名詞」之名義,硬造出「百二十家」“陰陽”來,強名之曰陰陽交媾,似是而非,是“穴中所見收”的後天五行生剋之理,得不到雌雄交媾的內氣,所以是沒有效應的。

五行的先兆,是有生有化則吉;被克被洩則兇。後天五行只有旺衰或盈虛消長的變化過程。不具備陰陽交媾、雌雄配合的法則,所以不能用之於“風水術”的操作。反為知機而「侯時」的真理,是潛龍勿用與飛龍在天的契機,即如人生的成長過程。故後天五行旺衰的生剋制化作用,只能用之於“預測風水”。

第三, 顛倒與順逆不同經曰: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圖一,是先天八卦順序,就是順逆行。是按12345678或87654321的順序規律運動,是後天的陰陽五行運動規則。這是陰陽不分的,正是:“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之理。圖二,是顛倒的先天八卦順序,是按1234對以8765,是對待所以往來,參伍所以齊一。因其顛倒,所以能「互根」往來。正是:“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之義。這才是先天陰陽五行的運行規律,與後天是迥不相同的。楊公所謂“龍分兩片陰陽取”,不正是此理嗎?

有顛倒就有兩片,懂得陰陽兩片,就明得雌雄交媾之理。如「圖二」所示,才能掌握「顛倒」的真機,風水作法才會有珠寶之貴氣可言。如果只是「順逆行」,如「圖一」所示,就成了一片的終始運動,就沒有兩片的交媾,就沒有生育之機。若用了後天陰陽五行來造作陰陽二宅,就會遭受「絕種」的「火坑」之災。

第四, 解災的根本——陰陽平衡風水術——是先天的,故能奪天地之造化,風水處理得好,即葬得好{系統屏蔽}或建造了好的風水樓房,就會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就會產生和諧的五行之氣,就會有和諧的家庭氣分,當然就會有和諧共處的社會。對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安定,世界的和平等等,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所以要認真地把握陰陽流通,雌雄交媾的先天陰陽理。後天的五行旺衰生剋制化,即是各種預測術。是已定的生成之氣,是大自然的必然規律,已經無法進行「先天」上的預謀了,物已生成,則已成定數,數定則可測之,故只能預測風水。如上圖所示,「圖二」是先天的作用,先天者無往而不利。「圖一」是後天的作用,後天者旺衰交替不可避免矣。

因此,「風水術」上的“調整陰陽”,是使先天陰陽二氣趨於平衡。經雲:“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大家再能細味一下《青囊經》“形止氣蓄”四字,形即是山與川,形止——即是山與川媾合才能止。氣蓄——形不能止,何來氣蓄?氣不能蓄,取何以交?所以要先有形止,後才氣蓄。一形一氣,何曾須夷相離?人類感應得此平衡的陰陽二氣,就會產生出中庸的思想。沒有太過與不及,難道不是最好的解災方法嗎?後天的五行旺衰生剋制化,是盈虛消長之理,陰往陽來,陽往陰來,此盛則彼衰,此衰則彼必盛,怎麼可能有平衡的時候呢?即使平衡也是瞬時的,不耐久的,這樣的原理怎能用之於解災?

第五, 易學返本 堪輿歸宗現代風水的研究,都是在後天五行的旺衰生剋制化上研究,還沒有抓住先天陰陽二氣交媾之「根本」。陰陽二氣交媾,才是「易學」的真正「瑰寶」。可惜易學與風水這兩大構架,皆有失於陰陽「互根」交媾之用。至於陰陽的多元化,諸書雖有論述其原理,但仍然未能刨出「真根」,更是失卻其「真用」。所以易學急需返本,堪輿必需歸宗。五行生剋制化,是後天旺衰的變化,好似長生十二運: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的過程,凡物皆是由生長到壯盛,再到衰老死亡。這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是不可避免的。

陽盛則陰衰,陰盛則陽衰。即是說後天五行是陰陽盛衰的消長過程,是不可能平衡的。暫時的陰陽平衡了,另一個陰陽不平衡就會發生。因此,後天的五行生剋制化是永無休止的。也就是說,用後天陰陽五行生剋制化去造作陰陽二宅,就永遠沒有好的結果。正俗所謂“割肉補瘡”之意。

第六, 緣生緣滅為什麼“百二十家”風水理論,也有準驗之時。忤作隨意之施為,也能催生蔭助,富貴無比者有之?緣來則起,緣去則滅也。打不破一個「緣」字,永遠難得真旨。所以得不到楊公「雌雄」真訣者,必不明陰陽流通之理,其所造作的風水墳宅,皆是“緣生緣滅”的過程。正俗所謂:“福人葬福地,福地等福人。” 大家想想,風水先生既不能為主家預謀風水二宅,而是要“福人葬福地,福地等福人”,等待——福地自動送上門來了。那麼,主家又要此風水先生有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