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易居在線研討 疫情之下對樓市前景不宜過度悲觀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日前在線召開"疫情形勢及對房地產業的影響"研討會認為,此次疫情屬於"黑天鵝"事件,對房地產市場雖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但主要作用於短期。長期來看,宏觀經濟形勢、政策調控導向與需求仍是影響房地產市場的決定因素。

易居在線研討 疫情之下對樓市前景不宜過度悲觀

研討會上,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首先對當前疫情與房地產市場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分析,他認為,與歷史上類似情況相對照來看,2003年非典時期,宏觀經濟及樓市處於上行週期,疫情對其影響較小;而當前處於經濟增速下滑,樓市降溫期,即使沒有發生黑天鵝事件,2020年樓市大概率仍下行。此次疫情範圍大、病例多,對經濟和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可能要大於2003年非典。他認為,如果疫情在4月底基本被控制,對樓市的影響則在2月至4月呈現利空,5月至7月轉為中性,8月至12月可能略呈利好,對2021年無影響。

在此次疫情中,諸多地方政府出臺的應對政策,比如2月19日河南省住建廳等七部門出臺《河南省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範和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的若干意見》。地方政府的諸多政策內容中,主要針對開發企業的,屬於支持供給側。而對於需求側的扶持,力度仍較小。倒是一些房地產行業組織,比如安徽省地方房地產商會,提出政策建議,希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個人購房端。地方政府如駐馬店、南寧等鼓勵公積金購房,而中央管理部門在疫情期間仍反覆強調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中央層面調控仍偏緊,而地方躍躍欲試,這與2019年地方政府赤字率上升,財政收入仍高度依賴房地產不無關係。

對於宏觀貨幣環境,楊紅旭認為3月2日美聯儲超預期大幅降息50個基點具有標誌性意義。他指出隨著美國貨幣政策放鬆,中國未來貨幣政策也將有所放鬆,增強流動性。但目前來看,房地產外部金融環境放鬆,而內部仍偏緊,貨幣放水利好房地產相當有限。此外,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高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房地產行業並未拖累經濟,仍未到政策全面放鬆刺激房地產的時機。

就此主題,會上作了深入的討論。易居院綜合研究中心總經理崔霽認為,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最主要還是作用於經濟。參考2008年政府推出4萬億計劃拉動經濟的做法,新基建將成為本次疫情後的熱點板塊。城市軌道相關開發是房地產中與新基建結合較為緊密的領域,對比美國發達城市軌道交通當前發展情況,中國在該領域還具有較大發展空間,軌道地產、TOD模式發展空間很大。

易居房地產流通研究所所長崔裴副教授認為,市場對於房地產的需求只是被暫時壓制而不是被消除,因此預計此次疫情對買賣市場影響不大。她認為,在疫情結束後,改善型需求和承租人轉而購房的需求可能會被激發;但對租賃市場預期偏悲觀,主要是由於供給端壓力大,而租客收入減少,權益受損,需求端受到影響。

易居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分析表示,地方政府對此次疫情中房地產政策的態度分為四類:一是積極放鬆政策,如蘇州;二是願意放開但顧慮較大,如河南駐馬店,被省政府約談後收回了新政;三是對於房價後續過快上漲仍有所警惕,如東莞;四是延續人才政策如杭州,不完全和疫情有關係。各類城市政策差異還是與城市自身稟賦有較大關係,也體現出了當前房地產市場一城一策的調控思路。

最後,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張永嶽作了發言,他認為,對中國2020年經濟預期不宜過於悲觀。目前疫情確實造成一定影響,但政府在對抗疫情的過程中體現出了極強的應對能力,應該能夠有力保障經濟在此次疫情影響下穩健復甦。只要經濟增長不失速,居民和企業收入不大幅下降,就業不出現問題,2020年中國的經濟就能穩住,房地產行業也能夠獲得穩定發展的有利環境。

在房地產政策層面,他認為"房住不炒"的大方針不會改變。在此方針下,應根據疫情後的實際情況作些必要的調整。他就上海市場提出了些建議,如在上海可適度採取些政策措施,以釋放一些改善型需求,從而有利於活躍市場流動性和正常的置換需求,這將有助於整個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穩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