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6月大棚黃瓜種植的管理技術要點!

01 6月大棚黃瓜種植的管理技術要點

6月為夏季伊始,隨著氣溫不斷升高,若不注意通風,黃瓜大棚內的溫度時常會達到40℃以上,造成黃瓜生長不良,甚至出現日灼病、花芽分化不良等症狀,嚴重危害黃瓜種植的產量和質量。因而,在6月份,做好大棚黃瓜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現將6月大棚黃瓜種植的管理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02 黃瓜死棵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黃瓜定植後,常常會發生死棵現象,這是因為:

一、死苗或萎蔫原因

1.肥害。一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二是施肥濃度過大。

2.在持續陰雨或雨雪天后驟晴,會造成原本缺水的黃瓜急性萎蔫,如時間較長,補救措施不及時,易造成死苗。

3.通風不合理。黃瓜進入開花結瓜期,晴天高溫,放風量大,葉面蒸騰快,部分發根不良的植株開始萎蔫,嚴重失水的則整株凋枯。

4.冷害或凍害。當遇低溫或氣溫低於-10℃時,日光溫室內黃瓜易產生冷害或凍害。菜農常因連續多年冬季氣溫較高造成準備不足,遇到低溫時無法防禦,植株由於冷害或凍害而死苗。

5.漚根。漚根造成的死苗現象多發生在苗床或定植後不久,多因為苗床或栽培田一次澆水太多而造成低溫下土壤溼度大,根系漚爛,使地上部分萎蔫,甚至死苗。

03 水果黃瓜溫室栽培技術

一、育苗

1.育苗時間

根據水果黃瓜的生育特性及本地的實際情況,育苗時間在2月中下旬較為適宜。

2.苗床

鋸末、煤渣任選一種作為苗床的填充物,將選好的填充物過篩,加入適量的水,在100℃的溫度下進行殺毒,10分鐘之後撈出控水。使填充物的溼度達到60%~70%即可,然後把填充物均勻地鋪在苗床內,厚度20~25釐米。

3.播種

育苗室內苗床溫度在25~30℃時進行播種,把種子均勻撤在苗床上,覆蓋1~2釐米厚的沙壤土,加蓋薄膜,保持溼度。播種後室溫始終保持在30℃左右。

04 小黃瓜底部葉片應該咋處理

摘除老葉好處多

地膜有用,但作用有限。棚內鋪設地膜對於降低溼度有一定的作用,但黃瓜莖蔓下部貼近地面處仍是溼氣的聚積地,下部老葉染病更易,且會逐步向上感染,造成更大的為害,菜農用於防治病害所花費用肯定多於僱工的勞務費用,省錢一說無從談起。

植株衰弱,產量低。老葉病葉會消耗植株營養,菜農都瞭解,但菜農往往忽視病葉上的病菌,它們也會消耗植株自身大量的養分,因此患病植株的衰落程度是非常快的,這就需要引起菜農重視,及時摘除老葉、病葉。

05 黃瓜的白化葉病的防治

一、症狀表現

黃瓜白化葉病是日光溫室黃瓜生產中經常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特別是在日光溫室深冬一大茬和冬春茬黃瓜進入盛瓜期後最容易發生的一種病害。發病葉片首先是從主脈間的葉肉開始褪綠變白,隨後向周圍擴展,除葉緣保持綠色外,整個葉片葉脈間的葉肉基本都變為黃白色,俗稱“白化葉”或“綠環葉”。最後因病葉早枯致使植株長勢衰弱,導致嚴重減產。

二、發病原因

黃瓜白化葉病的發病原因是植株缺鎂。鎂元素是植物葉綠素組成的核心部分,當黃瓜植株進入盛瓜期後,對鎂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此時鎂元素供應不足,就會因為缺鎂而使黃瓜葉片白化。黃瓜植株缺鎂可以是土壤中缺少鎂元素;也可能是土壤中並不缺鎂,但由於我們施肥不當會引起植株對鎂的吸收障礙而造成缺鎂。生產中如果施入鉀肥過量,或氮肥偏多,就會影響植株對鎂的吸收,磷肥不足也會引起植株對鎂的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