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贏合科技—實際控制人將變更,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國開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推薦。

贏合科技(300457)

公司於12月19日晚間發佈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協議轉讓股份過戶完成暨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的進展公告。

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2019年11月11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維東、許小菊夫婦與上海電氣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根據約定王維東、許小菊分別將其持有公司8.80%、0.93%的股權協議轉讓給上海電氣,目前本次權益變動涉及的股份已完成過戶登記手續,雙方將對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在上海電氣提名的董事佔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席位及王維東、許小菊放棄表決權生效後,上海電氣即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上海市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上海電氣與公司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鋰電池設備的研發設計,掌握了鋰電裝備各環節的核心技術,目前已有20餘條整線解決方案成功落地。上海電氣作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裝備製造企業集團之一,引入其作為公司的大股東,將對公司在行業拓展、業務訂單獲得等方面形成有力支持,可以推進公司在自動化智能製造領域的深化發展。上海電氣持有德國MANZ公司19.67%股權,其在模切、疊片設備處於全球領先位置,與公司業務協同性較強,有利於公司拓展歐洲市場。

公司注重研發,客戶質量不斷提升。截止到2019Q3,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38%至9466.81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6.85%,彰顯了公司對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憑藉較為深厚的技術積澱,公司分切機、卷繞機、塗布機等產品性能不斷提升,高端市場配套服務能力顯著提高,獲得了LG化學、寧德時代、比亞迪及國軒高科等國內外大客戶的廣泛認可,客戶結構日趨優化。

鋰電設備市場空間大,公司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儘管我國由於補貼退坡導致新能源汽車行業短期陷入低迷,但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內滲透率提升是大勢所趨,海外一線車企紛紛加強戰略佈局,鋰電池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擴產潮仍在持續,對鋰電設備企業形成持續拉動。公司作為國內鋰電設備頭部企業,部分核心設備已進入國內外一流客戶供應鏈,在下游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與國內外大客戶的綁定對公司未來拿單形成有力保障。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別為1.01、1.26、1.51元,以12月20日29.62元的收盤價計算,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29.33、23.51、19.62倍,維持公司“推薦”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鋰電池廠商擴產進度低於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公司業績不達預期;國內外二級市場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