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在烏魯木齊很多人都去過人民公園,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人民公園的東北側,有一個精巧而別緻的文化園——“嵐園”,原名“閱微草堂”。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烏魯木齊嵐園

它是為紀念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而修建的。紀曉嵐是乾隆進士,任翰林院學士,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他因通風報信給朝廷正的查辦的貪官盧見曾(紀曉嵐的大女兒嫁給了盧見曾的孫子),後被人舉報,被乾隆革職流放至新疆烏魯木齊。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精巧別緻的”閱微草堂”

紀曉嵐學識淵博、蜚聲文壇,雖戴罪之身,仍受烏魯木齊官員們的尊重,經常和官員們一起吟詩作賦,參觀瀏覽烏魯木齊一帶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

1771年,被朝廷召回編纂《四庫全書》,在回北京的路上,寫成了《烏魯木齊雜詩》160首。

在他晚年,又把烏魯木齊等地的所見所聞和許多傳說 記錄在他的五部筆記中,後來他的門人盛時彥,把五部筆記合刊出版,並將書名題為《閱微草堂筆記》。因《閱微草堂筆記》中多篇文章記載了烏魯木齊的風土人情、民間故事,為了紀念紀曉嵐,1921年,烏魯木齊建公園時一併修建了“閱微草堂”。

為人讓人們更多的瞭解紀曉嵐,2006年5月烏魯木齊市林業局及人民公園,多方籌措資金,在“閱微草堂”的基礎上,開始修建“紀曉嵐新疆紀念園——嵐園”,2009年9月正式落成。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古色古香,中國風

“嵐園”,整體建築風格仿造北京紀曉嵐故居修建,精心碑刻了紀曉嵐撰寫的160首雜詩。整個園林,由仿古建築、碑林、石塔、雕像、連廊、水榭、亭子等組成,以植物、人造山水相糅合,整體上正中求變,形成了功能不同的小院。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與人民公園整體風格相協調,凸顯了人民公園的歷史文化,同時成為挖掘新疆紀曉嵐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載體。

到烏魯木齊人民公園遊玩的市民和遊客,千萬別忘記到這個別具特色的文化園林——嵐園,來感受歷史和文化。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紀曉嵐雕塑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嵐亭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字體多樣的紀曉嵐詩作碑刻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歷史的光影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一步一景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長廊


很多烏魯木齊人不知道的“嵐園”,為紀念紀曉嵐而建

石雕古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