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戰“疫”寶典】陝西省司法廳積極組織律師開展企業復工復產公益法律服務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律師職能作用,3月2日,陝西省司法廳印發《企業復工復產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做好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工作的同時,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優質高效公益法律服務,推動企業在法治軌道上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方案》指出,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認識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法律服務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把廣大律師引導到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優質高效公益法律服務上來,充分發揮律師在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積極作用,為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方案》指出,要做好復工復產決策合法性審查和宣傳解讀。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要做好有關部門出臺復工復產政策舉措的合法性審查和法律論證工作,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政策,當好法治參謀助手。要優先做好重點領域政策舉措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推動政策跑在受困企業前面。要組織律師對與企業復工復產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央和地方政府文件,有關部門出臺的支持性舉措等進行彙編整理,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流程法律指引。要針對復工復產企業普遍關心的政策性金融、減費降稅、社會保險延期繳納等政策舉措,做好分專題政策解讀。

  《方案》強調,要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協助企業依法依規復工復產,為企業作出復工復產決策把好法律關、政策關。協助企業履行疫情防控義務,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供個性化、多元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儘快恢復生產經營,推動相關支持舉措精準落地,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加強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合規管理,幫助企業防範各類法律風險,深入開展涉企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做好重點行業企業法律服務工作,加強對中小微企業和貧困勞動力的法律幫扶,為企業破產重組提供法律服務,為破產企業恢復生產創造條件。加強涉外法律服務工作,協助黨委政府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強招商引資合同管理,確保重大外商投資項目落地。

  《方案》強調,要打造多樣化公益法律服務平臺載體,開通“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專區(線),為企業提供“7x24”高效權威法律服務。部署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法治體檢”專項行動,助力企業解難題、防風險、保經營、促發展。組建律師建言獻策工作組,向律師行業廣泛徵集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組建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團,組建黨員律師先鋒隊,在服務和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中衝在前、做表率。及時發佈指導案例,用鮮活生動的案例推動律師服務企業復工復產走深走實走細。

  《通知》要求,司法行政機關、省律師協會要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迅速行動,組織引導律師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法律服務活動。要強化示範引領,中共黨員律師、擔任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的律師,各級律師協會會長、副會長、理事、知名律師及所在律師事務所要發揮表率作用,主動帶頭參與公益法律服務;要加強考核激勵,把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開展公益法律服務作為重要考核內容,納入年度考核,與評先評優掛鉤。要強化輿論宣傳,培養和選樹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先進典型,加大表彰獎勵力度。要宣傳企業復工復產律師公益法律服務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附:陝西省司法廳關於印發《企業復工復產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工作方案》的通知

陝西省司法廳

關於印發《企業復工復產律師公益

法律服務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楊淩示範區、韓城市、西鹹新區司法局,省律師協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司法部積極開展企業復工復產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工作要求,經研究,省司法廳制定了《企業復工復產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工作方案》,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各地貫徹落實情況,請及時報省司法廳。

  聯 系 人:畢 瑞

  聯繫電話:029—87293960

陝西省司法廳

2020年3月2日

企業復工復產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律師職能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工作的同時,推動企業在法治軌道上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司法部、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認識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法律服務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把廣大律師引導到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優質高效公益法律服務上來,充分發揮律師在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積極作用,為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二、做好復工復產決策合法性審查和宣傳解讀

  (一)做好復工復產決策合法性審查。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要做好有關部門出臺復工復產政策舉措的合法性審查和法律論證工作,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政策,當好法治參謀助手。要針對工人返工難、物流運輸難、供應鏈運轉不暢、企業資金鍊緊張、防疫物資缺乏等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突出問題,優先做好交通運輸、財稅金融、勞務返崗、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政策舉措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推動政策跑在受困企業前面。協助黨委政府對前期制定出臺的對企業復工復產有影響的疫情防控政策進行梳理,對於需要調整清理的,在做好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提出工作建議。

  (二)編制發佈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指引。組織律師對與企業復工復產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央和地方政策文件、有關部門出臺的支持性舉措等進行彙編整理,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流程法律指引。通過在政府官網、公共法律服務網發佈,在村(居)法律顧問微信群推送等形式,第一時間讓復工復產企業知悉掌握。

  (三)做好分專題政策解讀。針對復工復產企業普遍關心的政策性金融、減費降稅、社會保險延期繳納等政策舉措,組織相關專業領域律師撰寫解讀文章,製作宣講視頻,從法律依據、適用範圍、實務指引等方面加強宣講解讀,分專題刊發推送,及時回應企業關切。

  三、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

  (四)協助企業依法依規復工復產。企業法律顧問和公司律師要研究吃透中央和地方政策法規精神,為企業作出復工復產決策把好法律關、政策關。協助企業依法履行復工復產相關報批或備案程序,對有條件轉產各類緊缺應急物資的企業,協助其儘快獲得生產許可資質。

  (五)協助企業履行疫情防控義務。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協助企業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對員工健康檢測、工作場所防控、員工個人防護等作出明確規定,做好面向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法治宣傳和政策解讀工作,確保企業和員工依法履行疫情防控義務。按照各地關於企業延期復工、靈活安排用工等規定,及時糾正企業在勞動合同簽訂和勞動用工中的違法違規問題,提供個性化、多元化解決方案。

  (六)幫助企業儘快恢復生產經營。協助企業梳理可適用的金融、稅收、社保等支持性舉措,準備並向有關部門提交相關資質、證明和法律審查意見等,推動相關支持舉措精準落地,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讓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推進企業加強產業鏈協作,為上下游企業開展合資合作、託管經營、承包租賃等提供法律支撐。

  (七)加強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合規管理。協助企業依法開展線上交易,為企業在線談判、簽訂合同、盡職調查等提供法律服務。加強生產銷售合規管理,特別是防疫應急物資在銷售許可、市場定價、產品質量、政府採購、公平競爭等環節的合規管理。加強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做好試劑藥品、疫苗研發、生物醫藥、醫療設備相關知識產權申請、許可、轉讓和打擊侵權假冒等工作,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八)幫助企業防範各類法律風險。對於因受疫情影響發生的合同違約、債權債務等問題,協助做好協商談判以及合同中止、變更、解除等工作,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做好涉企業訴訟、仲裁案件辯護代理工作,配合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通過網上立案、網上開庭等方式,推進案件依法穩妥審理,協助困難企業申請減免訴訟費、仲裁費。

  (九)深入開展涉企業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等企業集中區域開展矛盾排查調處工作,引導企業採用在線調解等方式,及時化解物業租賃、勞務合同等矛盾糾紛,避免矛盾激化。針對部分企業穩崗壓力大、重點群體就業難等突出矛盾,及時介入、主動服務,做好心理疏導、矛盾調處等工作,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防止發生群體性事件。組織律師通過網上接待、網上辦理等方式,協助相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信訪接待工作。

  (十)做好重點行業企業法律服務工作。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以及疫情防控物資生產重點企業等,加強與有關行業協會商會的溝通聯繫,在爭取信貸資金、財政補助以及延期還款、旅遊服務保證金退還等方面,提供務實有效法律服務。組織引導律師為生態恢復綜合治理、重大汙染損害賠償等提供法律服務。

  (十一)加強對中小微企業和貧困勞動力的法律幫扶。主動了解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特殊困難,幫助企業爭取各類扶持政策,對確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履行相關義務的企業,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不良徵信記錄等問題,為生產經營困難、瀕臨破產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法律幫助。開展“法治扶貧”,為農民工特別是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提供法律幫助,為農民工在疫情防控期間勞動就業和勞務糾紛等提供法律援助。

  (十二)為企業破產重整提供法律服務。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擔任破產管理人的,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協助已接管企業做好復工申請、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對於生產或者可轉產防疫應急物資的破產企業,要積極協調人民法院和市場監管等部門,為破產企業恢復生產創造條件。

  (十三)加強涉外法律服務工作。幫助在全球供應鏈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和出口重點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提供開具不可抗力證明、檢驗檢疫、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相關法律服務,協助企業積極應對因受疫情影響引發的涉外訴訟、仲裁。協助黨委政府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強招商引資合同管理,確保重大外商投資項目落地。

  四、打造多樣化公益法律服務平臺載體

  (十四)開通“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專區(線)。在中國法律服務網、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各省公共法律服務網絡、熱線平臺,開通“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專區(線),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組織公司、金融、勞動、民商事、刑事等專業領域骨幹律師,為企業提供“7ⅹ24”高效權威法律服務,確保線上服務不打烊。

  (十五)部署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法治體檢”專項行動。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盡快會同當地工商聯及商會等,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法治體檢”專項公益法律服務行動。主動對接工業園區、工礦企業等,通過遠程辦公、網絡問診、線上服務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在法律政策宣講、法律風險防範、矛盾糾紛化解等方面,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精準化服務,助力企業解難題、防風險、保經營、促發展。

  (十六)組建律師建言獻策工作組。省司法廳組建以律師行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主體的建言獻策工作組,向律師行業廣泛徵集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同時對網絡、熱線平臺彙集的企業法律諮詢信息加強大數據分析,梳理企業反映強烈的普遍問題,由建言獻策工作組研究提出立法修法或政策舉措建議,分級分層向立法機關、有關部門反饋。

  (十七)組建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團。各地要組建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團、律師志願者服務團、法律顧問服務團等,向工商企業公開聯繫方式,開通網絡、電話、微信等諮詢渠道,隨時隨地接受企業法律諮詢,提供法律意見建議。

  (十八)組建黨員律師先鋒隊。律師行業黨委要組建黨員律師先鋒隊,充分發揮律師行業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律師先鋒模範作用,在服務和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中衝在前、做表率。

  (十九)及時發佈指導案例。要注意收集企業復工復產公益法律服務典型案例,分行業、分專業整理彙編、定期發佈、以案釋法,用鮮活生動的案例推動律師服務企業復工復產走深走實走細。

  五、工作保障

  (二十)加強組織領導。司法行政機關、省律師協會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法律服務工作,統一思想,強化措施、迅速行動,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組織引導律師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法律服務活動。要注重工作實效,省廳將以適當的形式對各地公益法律服務開展情況進行督導,確保活動有聲有色、落實落細。

  (二十一)強化示範引領。中共黨員律師、擔任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的律師,各級律師協會會長、副會長、理事、知名律師及所在律師事務所要發揮表率作用,主動帶頭參與公益法律服務,積極支持本所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各律師事務所特別是大型律師事務所、知名律師事務所應當積極組織、支持本所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在活動時間、經費場地、績效考核等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

  (二十二)加強考核激勵。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在開展律師執業年度考核和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時,應當按照《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等行政規章和行業規範要求,把公益法律服務情況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完善行業主管部門和律師協會評價、服務對象評價、社會公眾評價、服務主體自評相結合的服務評價機制,將評價結果與律師事務所、律師評先評優掛鉤,作為評優表彰重要指標。

  (二十三)強化輿論宣傳。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應當積極培養和選樹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先進典型,加大表彰獎勵力度。要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採取各種有效方式,宣傳企業復工復產律師公益法律服務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宣傳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宣傳律師服務為民的感人事蹟和先進典型,生動展示律師隊伍的良好精神風貌和社會形象。


(來源:陝西省司法廳)法治西安訂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