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新症還是頑疾?寶雞這些環保問題又被通報約談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古人用寥寥10字勾勒出一幅充滿綠色生態的鄉村田園畫,這樣的畫面雖然離我們的生活有些遙遠,但是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古詩詞中所體現的綠水青山也正是我們最為嚮往的生活和生態文明藍本。

明天就是世界環境日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作為今年的主題,正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一次實踐。

全社會都應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作為個體,我們從自身做起,努力做到“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作為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大戶”,地方政府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

這不,就在全國生態大會召開不久,陝西省這幾個地市的環保問題又被約談通報。中央環保督察、省委環保督察,在幾輪重拳破沉痾的重壓下,為何還有環保問題頻現?是舊病復發,還是痼疾難除?一方面重表態,一方面卻輕落實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難道就不怕被問責嗎?今天,坊叔就和坊友們聊一聊這個怪現象。

新症還是頑疾?寶雞這些環保問題又被通報約談

是舊病復發,還是痼疾難除?

就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後的第10天,陝西省環保廳對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第一次約談通報,其中,清查進度慢、虛假錯誤標註、清查進度滯後等問題最為突出。

“寶雞市清查工作總體進度緩慢,未開展市級督辦;寶雞市眉縣清查進展較慢,大部分企業未進行現場核實,且標註錯誤較多,大量可能排放汙染的企業被標註為無汙染”……

從通報的情況來看,此次通報的7個問題,寶雞市就佔了3個。從通報的內容來看,基本都是工作推進緩慢、清查進度嚴重滯後。

而寶雞眉縣此前就有環保問題的“前科”,就在今年1月,陝西省委第二環保督察組給寶雞市反饋的的問題中就提到,眉縣常興鎮紡織工業園區有34家企業沒有立項或環評,4家企業存在應淘汰的工藝,5家屬於汙染小作坊,相關部門未進行有效監管和查處。

新症還是頑疾?寶雞這些環保問題又被通報約談

這一次又因全國汙染源普查進展較慢、虛假標註問題被約談通報,不知是舊病復發還是痼疾難除?

這更加印證了今年1月陝西省委第二環保督察組反饋的問題中提到的“寶雞市對環境保護工作推進不夠有力,對環境保護工作認識仍有差距。一些領導同志對寶雞環境保護缺乏憂患意識,存在自我滿足、盲目樂觀的現象。環境保護責任和壓力上緊下松、逐級衰減,個別區縣仍然存在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問題。”

那麼,問題反饋了,是徹底整改還是敷衍了事?是嚴格落實還是陽奉陰違?從這次的通報約談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

作為每10年一次的全國汙染源普查,通過普查可以全面掌握各類汙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佈情況,瞭解主要汙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汙染源檔案、汙染源信息數據庫和環境統計平臺。

這對於準確判斷我國當前環境形勢,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規劃,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在這次普查過程中,檢查組卻發現了看似“新症”的“老毛病”:對環保工作推進不力,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陳舊思想嚴重。

以這次普查約談問題較多的寶雞市為例,坊叔先從時間上梳理下去年以來環保檢查、督查、反饋、整改、通報等問題。

新症還是頑疾?寶雞這些環保問題又被通報約談

2017年4月11日,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針對陝西省環境保護督察意向陝西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其中涉及寶雞有“寶雞秦安鍛造等7家企業仍然存在化鐵鍊鋼、中頻爐和軋機等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後裝備,長期未按要求淘汰到位,環境汙染嚴重。”

2018年1月5日,陝西省委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針對寶雞的督查意見提出,寶雞市一些部門領導具體工作中責任不清、溝通不暢、推諉扯皮,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不夠到位有力。

面對中、省的環保督察,寶雞市看似“嚴肅整改、積極推進”,但採取的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臨時應付的“固定整改套路”。

在這一次的全國汙染源普查中,老毛病又暴露出來,被通報看似偶然,從通報的問題來看卻契合了“只要不乾淨就會露馬腳”的必然。

新症還是頑疾?寶雞這些環保問題又被通報約談

表態鏗鏘有力 表現虎頭蛇尾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發現問題—積極整改—認真落實,不可否認,對於環保督察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我們看到寶雞市的態度是認真的,然而在具體落實方面卻大打折扣。

坊叔梳理發現,從2017年以來,針對中、省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寶雞市先後召開動員大會、部署大會、制定整改方案、印發整改方案等一系列整改措施。

就在5月17日,寶雞市還召開了一次由分管副市長組織的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大會有分析、有部署、有要求、有發言,對整改方案落實情況分析的很深刻,“高點站位、認清形勢、防止問題反彈、加強組織領導……”

新症還是頑疾?寶雞這些環保問題又被通報約談

從整改效果來看,寶雞的整改情況截止今年4月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15項問題中,3項由市委、市政府負責整改的問題已經完成銷號;12項涉及我市配合整改的任務,有10項正在等待預驗收,2項正在整改推進中;省委環保督察組反饋的42項具體問題,目前9項已經基本整改到位,其餘33項具體問題中,有23項問題按照整改方案穩步推進,還有10項問題由於客觀原因,目前正在加快推進。

那麼問題來了,一方面針對環保督察問題積極表態嚴肅整改,一方面對於環保工作卻依舊推進不力、我行我素,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作為一種監督檢查地方環境保護存在問題的重要手段,環保督察的目的是督促地方形成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的一次洗禮。絕不是選擇性整改,做些表面工夫,從思想上不夠重視。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不僅僅靠積極表態,更要以實際行動踐行起來。在落實中、省工作上,不但要有斬釘截鐵的表態,更要有以身作則、不折不扣的落實。

虎頭蛇尾式的表態,在思想上的不夠入腦入心,搞的就是形式主義,此類僥倖思想的蔓延,再好的方案和規劃也會在一片“落實”聲中“落空”。

新症還是頑疾?寶雞這些環保問題又被通報約談

本次通報約談看似小事,實則是“小問題”積累的“大麻煩”。如果政府因難捨眼前利益而消極應對環保問題,那麼在接下來的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中,在環保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將是重點“關注”問題。

目前,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已全面啟動。6個督察組將陸續進駐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10個省、區開展督察“回頭看”工作。

“回頭看”看什麼?看的就是有沒有“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的問題?關於生態環境問題是否推進不力、立行立改?按照要求,這次“回頭看”就是要“新賬舊賬一起算”。

通過“回頭看”,及時對思想之偏、工作之誤、作風之弊來一次大排查、大掃除、大檢修,從而調整思想認識之偏差、工作不實之錯誤,進行自我淨化和提高。

據統計,中央環保督察不但促進地方政府整改了環保問題,還促進了地方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很多地方把中央環保督察當成推動綠色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很好契機和動力,藉此機會加強企業的汙染防治,內化環境成本,讓守法企業有了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就在5月18週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使各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

新症還是頑疾?寶雞這些環保問題又被通報約談

看似新問題,實則老毛病。如果寶雞市不以此為契機加大整改力度,對形式主義的工作作風不加以整治,對環境生態工作不上升到首要位置,那麼在接下來的“回頭看”中,麻煩不僅僅是約談通報這麼簡單。

也希望陝西各地市政府以此為契機,將綠色發展主動融入到執政自覺上,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三秦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