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休養生息的6月,注意這些大事件

5月下旬指數先衝高3220點,嘗試回補缺口,未果之後又快速跳水,尤其是本週多次上演個股大跌潮,這對股民的承受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如果單純技術調整,也不會產生太大的恐慌;但關鍵是消息面的複雜,有國際方面的歐洲危機,世界盃魔咒,也有國內方面,類似中美貿易摩擦第二波,解禁高峰,資管新規等諸多影響,這些因素疊加在複雜的6月行情,如何應對呢?持股怕跌,空倉又擔心踏空,如何處理,今兒做一個全面分析。

“日曆買股法”6月行情因素

回顧A股走勢,如圖所示,其實6月份的A股並沒有股民想象中那麼糟糕,A股歷史上27年來的走勢能夠發現,月度上漲的有14次,下跌的有13次;不過在最近17年(即2001~2017年)中,按照月度漲幅平均數計算,6月份漲幅-2.55%,位列12個月中的倒數第一,這裡面主要的因素是6月幾次大跌所致,股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6月漲時是小陽,但跌時卻是大跌,所以這個因素還是要明確的。玉名認為2018年6月的月K線實際上也就是兩個選擇,小陽或中長陰,月初的走勢較為重要一些,如果這個時候撐不住,那麼隨著消息面複雜,行情更難產生,唯一利好的是主板方面已經持續4個月調整,應該有一波超跌反彈了。

休養生息的6月,注意這些大事件

​ 歷史上“六絕”產生就是源於二季度行情的特殊性,以及4月、5月之間的行情方向選擇,這些都決定了6月行情的走勢。而且股民不要忘記,由於6月是上半年最後的一個月,之前不僅經歷了一波行情,無論上漲與下跌,都需要進行一些休整,而此時政策面又處於一個真空地帶,管理層一般會在年初、下半年開始和年底進行政策方向的調整,從而導致對資金面或某些行業產生利好刺激,但6月份恰恰處於年初刺激政策末尾,新的刺激利好又未至,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就使得6月行情的相較於其他月份走勢的低迷,所以“六絕”的真正意義在於行情的休整,熱點題材的真空,市場需要時間來重新積聚能量。

休養生息的6月,注意這些大事件

​ 這就又回到了行情重要指標量能。5月行情導致走弱的一個核心因素是量能萎縮,我們可以看到兩市合計多次跌破4000億元,這樣水平不要說和去年比,就是和一季度動輒5000億元以上水平也很難達到了;而6月類似,行情漲跌往往與量能正相關,而且與周邊月份量能也呈現明顯的對比效應,即如果6月能夠較之前4、5月份的量能水平有所提升,那麼走勢上就不會太弱;一旦6月份繼續萎縮,那麼弱勢格局就很難改變了。

休養生息的6月,注意這些大事件

​ 具體到2018年6月,滬指已經持續4個月陰跌了,存在超跌反彈的機會;而熱點方面,醫藥板塊在5月末出現了調整,作為年內持續性最好的板塊,這個板塊調整後的機會還是很明顯的;此外,超跌板塊方面,5月份的食品板塊也有活躍,類似飲料、乳製品、啤酒、白酒、小食品股都有不錯表現,季節性因素值得重視;除此之外,還有石油天然氣、農產品漲價因素也是比較好的機會點,值得重視。玉名認為從震盪市角度來看,經歷調整是好事兒,市場沒有突破能力,跌下來才能砸出機會,股民要對此格外留意。包括今年活躍的題材股,芯片、海南板塊等也都是出現過板塊20%以上的調整,隨後又大漲,然後又回落,反覆波段的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