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紅絲帶校長”郭小平:培養出十幾個大學生,呼籲減少對患者歧視

在山西省臨汾市有一所特殊的學校——紅絲帶學校。

這所學校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學生全部為艾滋病患兒,並且是全國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

這所學校中的孩子,艾滋病大多由父母遺留,因此基本都失去了雙親。他們都是病毒的攜帶者,在進入學校前,都遭受過不公平的對待。值得幸運的是,這個世界還有這所學校願意接納他們。

郭小平,就是這所學校的創立者。2006年,身為臨汾當地醫院院長的他辭去了自己的院長職務,創建了紅絲帶學校,並擔任學校校長。2011年,紅絲帶學校被納入國家教育行列。儘管近年來紅絲帶學校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少的爭議,但他從未放棄。

“紅絲帶校長”郭小平:培養出十幾個大學生,呼籲減少對患者歧視

紅色帶學校創立的初衷,只是為了將生命延續。

2003年,郭小平接觸到了第一批艾滋病人。這批病人的隔離區被起了一個溫暖的名字“綠色港灣”;有一些病人自己的孩子也得了艾滋病。郭小平可憐這些即將失去父母的孩子,為讓孩子能在以後安身立命,他在一間病房設立了課堂。

“綠色港灣”就是紅絲帶小學的緣起。郭小平知道世界不差他一個院長,卻缺少一個保護艾滋病患兒的校長。學校慢慢地吸納了越來越多的艾滋病患兒,在社會中受到排擠與歧視的孩子,在學校尋得了歸屬。

“紅絲帶校長”郭小平:培養出十幾個大學生,呼籲減少對患者歧視

經過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紅絲帶小學在2011年擁有了編制。

按時服藥,是學校教給孩子的第一堂課。郭小平把對孩子的照顧總結為:吃好飯、吃好藥、上好學。孩子們在上課時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如何吃藥。在郭小平看來,這個學校最應該優先教給孩子的就是生存,因此教導孩子們一定要按照規定時間吃藥。

無論怎麼樣,孩子都得先活下去。他想給已經死去的孩子們的父母說:“如果你們在天有靈,就保佑孩子活下去,等到孩子真的獨立成人,我再帶孩子給你們上墳。”

“紅絲帶校長”郭小平:培養出十幾個大學生,呼籲減少對患者歧視

培育出十幾個大學生,他呼籲外界減少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

郭小平陪伴了孩子們十多年,有的孩子已經慢慢長大,不得不面臨外面的世界。他因此倍感憂慮,在學校裡,孩子們可以毫無顧忌地敞開心扉。

在外界,孩子們卻是別人眼中病毒攜帶者。十幾個孩子馬上要步入大學校園,必定會受到外界的歧視。於是他開始上訪談節目,呼籲大家減少對艾滋病的歧視。

“你們可以不認識我,但一定要知道這些孩子”,他告訴人們,其實艾滋病主要通過性、血液、母嬰三種方式傳播,正常交往的條件下,並不會傳染。所幸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郭小平用十餘年的時間,播撒愛的種子。這些無父無母的孩子因為他自強自立、心懷感恩;並且不再因為歧視而憤怒,不再因為不公而怨恨。總有一天被庇護的孩子會長大,離開郭小平為他們展開的翅膀。哪天他們想回來了,翅膀還會在這。

無私付出,是郭小平自己的選擇。他不後悔十幾年前的決定,因為權力、金錢都抵不過在看到孩子吃飯時收穫的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