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國外疫情越發失控了。

不僅確診數據成倍攀升,多國的抗“疫”工作,進展也並不順利。

有的國家防控措施和醫療條件不到位,有的國家政府不夠重視,有的國家人民不願意配合。

比如,意大利民眾為了自由拒戴口罩;

美國政府在公共衛生危險期,依然聚眾舉行競選集會;

伊朗多名高級領導人被確診感染,甚至已經有官員死亡……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而像日本、韓國這樣的重災國家,則出現了政府和人民難以承載抗“疫”重壓的情況。

截至3月6日0時,韓國已累計確診新冠肺炎6284例,死亡42人。

這對人口僅有5千多萬的韓國來說,已十分嚴重。

這種時候,舉國上下人力、物力都非常緊缺。

然而最近兩日,中、韓互聯網上卻流傳著一個新聞:

“韓國一家醫院被指定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後,有16名護士集體辭職,理由是抗疫工作太累太苦。”

這一事件,在中、韓兩國的社交媒體上都引發了輿論。

不過3月2日,有韓國衛生部門的官員出來澄清。

稱這些護士並非為了逃避緊急工作才辭職的,實際上她們早就計劃在一二月份辭職。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疫情來臨後,原本她們也打算多呆幾個星期,等接替人員到崗才離開。

但因定點醫院的臨床工作者必須堅守在崗位上,直到情況好轉。

很多護士已經10多天沒有回家了。

迫於家中沒人照顧孩子的無奈,那些護士才迫不得辭了職。

政府部門表示,對這些人付出了辛苦卻還遭到貶低和攻擊,表示非常地遺憾。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不知韓國網民如何指責這些護士,但是能夠想象,當這樣的負面事件發生時,本就焦慮、惶恐的大眾,滋生出憤怒情緒也是正常的。

畢竟韓國如今正處危難時刻,急需救援。

這時候如果連白衣天使都打“退堂鼓”,那國家還能指望什麼,病毒要靠誰來戰勝?

可是站在另一個角度來說,生死麵前,人人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那些護士也只是普通人,她們也有自己的難處,其他人沒有理由對她們進行道德綁架。

時代的一粒灰,個人的一座山,不是當事人,誰也沒法對她們感同身受。

況且,在很多醫院口罩、消毒液都很緊缺的情況下,醫護人員的安全和權益得不到保障,這時候單獨強調他們的職業倫理是有失公平的。

然而,越是在這樣的理智認識下,也讓人越發地敬佩和心疼我們中國的醫護工作者。

這些天,我們看到太多這樣的新聞了:

攀枝花8歲男孩因父母堅守在抗疫一線,獨自留守家中,感到孤獨害怕時,只能靠深呼吸來調節自己;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浙江醫警父母奔赴抗疫一線,媽媽視頻教11歲女兒給自己打針;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河南36歲醫生袁洋洋在前線連續工作39天,2月28日凌晨4時突發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離世;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抗疫最前線奮戰30余天,卻隱瞞自己“漸凍症”病情,也顧不上被新冠肺炎感染的妻子;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

諸如此類的扎心事件,多到數不勝數,每一件被報道出來都使人淚目。

還有無數的無名英雄,他們沒有機會給全國人民認識,在一線艱苦卓絕地奉獻著。

這場疫情中,中國的醫護人員,從30後到00後,全都在戰鬥。

他們之中,有的人堅守本崗,還有更多人是在前線告急、醫護緊缺時主動請纓。

簽下請戰書時,沒有人過問自己的薪酬,沒有人質疑休息時間有多少,很多人甚至都來不及徵得家人的同意,大家“一擁而上”就去了。

到了前線戰場,疲累、危險、艱苦,他們咬牙堅持,無一人喊退。

愛美的女護士們,為了工作不得不剃光美麗的長髮時,雖有不捨卻毫無怨言、勇敢微笑。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因為危難時候,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報效祖國,保護同胞。

他們不顧生命地保護我們的生命,犧牲家人的安心,來成全我們家人的安心。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如今,全世界都見識到了中國人的凝聚力、執行力。

國際上,很多領導人稱讚中國人的團結、英勇、偉大、無私。

無數的中國國民,也在為自己生於華夏而自感慶幸和驕傲。

但是除了歌頌和自豪之外,我想說:

作為中國人,我們最應該記住的,是同胞為拯救國家和人民所承受的苦難,所做出的犧牲。

只有記住了他們的苦和難,今後我們才更懂得怎樣去善待他們,怎樣在醫患矛盾發生時,不道德綁架,心存感恩,多給一些理解和信任。

而不是在讚美和崇拜中,把醫者的高尚和偉大,當成度量衡去要求所有這個行業的人。

那樣,只會帶給他們更多的傷害,激發更多的矛盾。

還記得那個被病患砍傷的陶勇醫生嗎?

他醒過來了,出院了。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可是這個曾經精力旺盛,不僅為病人治病,還想著替病人省錢的眼科主任,在那次被無良病患揮刀相向後……

左手骨折、血管斷裂、顱腦外傷、失血1500ml……

昏倒在病床上整整兩週,如今好不容易搶救過來了,卻再不能像以前那樣一天看很多病人。

醒來後,陶勇依然無法理解砍他的人,為什麼那樣對待一個給他做手術、為他省錢的醫生。

不過,對於這場遭遇,他還是選擇了放下:

“無論他受到怎樣的法律制裁,我還是我,我的未來幸福不幸福、我高興不高興,其實跟他沒什麼關係,我能想得開這件事。

如果我不停地把自己陷入到仇恨中去,繞不出來,甚至去報復他人和社會,那我就變成了第二個他,那就是傳染病。

如果我是這種水平的大夫的話,我會認為自己不夠優秀。”

陶勇還說,他從來不願意把別人想的特別壞,如果有一天他再見到傷他的人,他想讓他知道,其實這個社會沒有他想的那麼黑暗。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儘管這場不測剝奪了陶勇的健康、甚至他的前途,但他並沒有因此撒手不幹,也沒有對醫生這個職業心灰意冷。

而是繼續把醫療事業,作為自己的使命和追求,他樂觀地說:

“即使出院我的精力和體力不可能再像以前,一天能看那麼多病人了,但我不是一條腿在走路,手術做不了還可以做科研、帶學生。

即使沒有發生這次意外,我也打算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和技術推廣到全國各地,讓更多地方的醫生都能處理一些疑難眼病。接下來正好有時間加速做這個事。“


韓國護士集體辭職,意大利不戴口罩要自由,中國的作業太難抄了


醫者仁心、俠者豁達。

我們的社會能有陶勇醫生這樣的人,是國之幸運。

此次疫情湧出了那麼多人性閃耀的“逆行者”,是人民的幸福。

我們始終要記得,比起讚美和給他們“英雄”的稱號,我們更應該正視他們的苦難,牢記他們的犧牲。

心懷感恩,等疫情結束後,好好善待我們的英雄。

不僅要用語言,更要付諸行動。

別再讓下一個陶勇的悲劇出現,別寒了醫護工作者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