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可能是你用錯了學習方法,選錯了學習途徑

當前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源於互聯網的多項科技,如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等等,以及網絡營銷、新媒體傳播、社群運營等各種新興的市場拓展方式,正在隨著其對傳統產業的廣泛賦能,而日趨成為全社會都應該有所認知的通識知識。在這種大背景下,唯有持續的學習,才能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並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但對於非互聯網領域的從業者來說,在企業進行互聯網轉型的關鍵時期,許多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為了更好地推動“互聯網+”的順利落地,都必須強迫自己學習很多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跨行業的知識。這就對大家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學習能力的提升,除了與個人的精力、智力、毅力相關外,好的學習方法和正確的學習途徑,也尤為重要,並且也是最有希望進行良性干預的,這也是下面要談的兩點主要內容。

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可能是你用錯了學習方法,選錯了學習途徑

曾經有過一篇報道,一個生活在偏遠鄉村的農民,讓自己的孩子每天從學校回來後,把在課堂上學到的重要知識都教給他。這個農民自己好學是一方面,不過他的初衷是,可以用一份學費,讓兩個人都學到東西。就是這麼一個單純的想法,使他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最終考上了一所國內名牌大學。

辦法看似簡單,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個孩子在學習中,經歷瞭如下四個環節:

1.選擇:選擇每天要教授的重要知識,這能夠幫助他養成學知識抓重點的好習慣。

2.教授:每天向自己的父親傳授知識,在教的過程中,深入淺出,自己也強化了理解。

3.糾錯:在教授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知識理解上的薄弱點,通過查漏補缺,強化學習。

4.精煉:在教授過程中,要簡化文字表述,使表達通俗易懂,自己也最終掌握了知識。

而以上四個環節,正是費曼學習法的四個步驟。

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可能是你用錯了學習方法,選錯了學習途徑

費曼是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用一句通俗的話概括費曼學習法,就是:學任何東西,如果你能用簡單的話,講給七十歲的老人或十歲的小孩聽,要是這些人都能聽懂,那麼你自己也就已經把這個知識真正搞明白了。

美國國家實驗室曾經證實過,費曼學習法(教授學習法)是學習力中最好的。而一個叫斯科特楊的人,在12個月內自學完成了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的四年33門課程,據稱他採用的所謂超速學習理論和方法,也是基於費曼學習法的。

不過,斯科特楊所採用的學習方法,絕非以上四點就可以完全概括的,他的一本暢銷書[如何高效學習],通過200頁的篇幅,系統地講述了他的學習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根據文末線索獲取全本電子版,僅供內部學習。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掌握一個系統而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朋友們在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新知識層出不窮的時代,有足夠的能力,去不斷提升自己,並篤定前行。

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可能是你用錯了學習方法,選錯了學習途徑

前面說了學習方法,不過學習方法只是學習過程中戰術層面的執行策略。但對於很多已經工作的人來說,在課堂教學逐漸弱化甚至完全不存在以後,很多人已經喪失了系統和集中學習知識的環境。如果學習無法正常進行,有再好的學習方法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接下來再簡單說說關於學習準備和學習途徑方面的話題,這也許可以給大家如何正確啟動自己的學習,提供一些幫助。

首先是學習準備。

在學習之前,一定要確定好具體學習什麼知識,以及希望學習到什麼程度,例如能夠獨立開發一個功能不太複雜的小程序,或者獨立完成一家網店的不太複雜的裝修,等等。要列出一個大致的學習計劃和檢驗標準,不然漫無目的地去學習,最後的效果可能也就是聊勝於無。

此外,還需要規劃好學習時間。這個時間規劃,除了預期的學習進度外,例如三個月或是半年時間,還要確定好每週乃至每天的哪些時間段可以用來學習,最好可以做一張精確到小時的時間計劃表,並在之後的學習中儘量嚴格執行,否則我們很容易被各種瑣事打斷。

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可能是你用錯了學習方法,選錯了學習途徑

之後就需要確定學習途徑了。

不同類型的知識,學習途徑是不相同的,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看書:對於一些成系統的、比較客觀的知識,看一些經典的圖書還是首選,那都是作者自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知識精華,就算有瑕疵,或者有點過時,但大的方向肯定還是有價值的。

2.報培訓班:雖然這並不是筆者以及身邊的朋友會採用的方式,因為絕大多數的成人教育,依靠個人的有效學習,是完全能夠掌握,以及通過社會化考評的。但也許有一些人,就是希望通過有固定授課時間和特定教材的培訓班,來規範自己的學習,以及增強自己的信心吧

3.看官方文檔:對於很多由某些大企業或特定機構引領的知識,看官方文檔,可能是比看書更好的途徑。比如技術平臺的說明文檔、電商平臺的運營幫助等等。甚至一些書籍,也都是官方文檔的搬運,但反而可能會因為夾雜了一些作者理解的偏差,而導致傳達一些錯誤信息。

4.在線課程:這裡說的在線課程,指的是系統化的在線教育,如慕課、在線公開課、成體系的知識專欄或視頻課程等等。在線課程可以看作是傳統培訓班的在線版,通常學習成本要低一些,但需要更多的自律以及堅持。

5.學習案例:學習案例相對來說就更有針對性了。比如學開發的,可以去看源碼;學產品的,去看rp原型文件;學運營和推廣的,可以去找找一些企業內部以前的活動策劃和提案,等等。

6.逛內容社區:逛內容社區,可以是說對知識查漏補缺,以及跟上時代節奏最好的方式了。大家應該把逛垂直內容社區,養成一個跟刷朋友圈一樣的習慣,這很有必要。很多行業大牛,根本沒時間寫書以及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認知,但不少還保持有寫作的習慣。

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可能是你用錯了學習方法,選錯了學習途徑

以上六種學習途徑,都可以互為補充。但無論通過哪種途徑學習,都要重視記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大家千萬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不管是看書、看在線課程、看在線文檔,還是看內容博客,把重要的知識點記錄下來,都太有必要了。世界上也許真的有天才,可以構建自己的記憶宮殿並達到過目不忘,但你自己是麼?

不過,這裡說的記筆記,可以充分考慮一些在線的筆記工具,通過文字粘貼、拍照上傳、視頻截取、內容同步等方式,快速摘錄各種形式的內容,還能隨意塗塗寫寫,添加批註和標籤。

最後,希望大家會學習、愛學習,多多關注我們。創作不易,歡迎朋友們關注、評論、轉發。如商業轉載或其它,請聯繫:keji5u(科技無憂訂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