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包含“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兩部分,也就是日常大家耳熟能詳的“聽說讀寫譯”。但事實上,如果按照語言學習的過程來排序,應該為“聽讀說寫譯”。聽、讀是語言的輸入,說、寫、譯是語言的輸出。

輸入和輸出同等重要,不過,對於初學者或英語水平遠未達到流利程度的學習者來說,某種意義上,輸入比輸出更重要,因為,“若是路都還不會走,又談何跑呢?”

因此,讀聽的訓練,且是大量重複持續的訓練,就非常關鍵了。

今天,來談如何“閱讀”。因為在聽讀說寫譯這幾方面,我自己最駕輕就熟的,要數“閱讀”了。

參加過大大小小的英文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我的英語成績是90分,閱讀單項滿分,研究生入學考試,英文是蠻難的,按出題專家的說法,70分就很厲害,若達到80大幾和90多分,就是逆天分數了。後來,參加人事部catti筆譯二級考試,綜合能力一科,我也接近90分,

閱讀還是是滿分

業餘時間,在大大小小的機構兼職教英文,專門教過閱讀課程,為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花了諸多心思研究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

言歸正傳,雖說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方法,但卻也有真一些普適性的經驗,是可以共享的。

本文將從“讀什麼”、“如何讀”、“備考英語閱讀”三方面來分析。“備考英語閱讀”主要分享給那些要參加各類英語考試的朋友,因為自己都經歷過,有一些方法或可借鑑。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梅花香自苦寒來)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首先,是不是一定要去讀英文原版小說?

具體問題,一定得具體分析。就我個人而言,因為我熱愛文學,從小讀過很多中譯本的世界名著,加上我又是英文類專業,而後主攻比較文學,英美文學是必修科目,那麼,讀原本英文書籍,汲取原汁原味的語言,不但必要,而且必需。

因為英語和漢語是兩種不同語系的語種,一靜態一動態,存在著很多差異,再厲害的翻譯家翻譯出來的作品,始終離英文原版有一定距離,對文學研究者來說,讀譯本實在是有“霧裡看花”、終隔一層的感覺。

從大學時代起,我就開始看原版小說。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簡.奧斯汀、海明威、瑪格麗特、考洛琳等,都涉獵過,《追風箏的人》、《飄》、《荊棘鳥》、《第二十二條軍規》、《簡愛》、《呼嘯山莊》、《蘇菲的世界》、《傲慢與偏見》、《老人與海》等,是我特別喜愛的小說。

所以,如果你是從事文學研究或者本身是英文專業,那我就強烈建議你必須得讀英文原版小說了。

為何?一來,這是你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二來,你具備閱讀英文原版的能力,因為你掌握大量文學常識,可能還閱讀過很多譯本名著,背景知識儲備豐富,讀起來就輕鬆很多。

對於不願意讀紙質書籍的朋友,我推薦

英語小說網,上面的資源很豐富,可以在線閱讀,也可以下載電子書。

如果你不屬於上述人群那或許,就沒有必要為難自己,強行去選擇“啃名著”了。

因為經典的英文名著,如英國文學鼎盛時期——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以狄更斯、薩克雷、勃朗特三姐妹、哈代等人為代表,語言和當下的英文表達習慣,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畢竟伴隨經濟的發展,語言也是在發展之中的。

同時,如果不瞭解文學史,對作品內容的理解,也不一定透徹。

例如,來看一下狄更斯《雙城記》這段廣受讚譽的開頭: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狄更斯先生在這裡採用了排比、對照等修辭手法,結構工整,堪稱一絕,但其中的深意,若不懂英國文學,是很難弄懂的。

所以,你若既不瞭解文學背景,單詞量又不夠的話,文學名著閱讀之旅,註定是荊棘叢生,毫無快感可言。強行去讀,往往適得其反。

我認為,在外語學習之路上,經歷“陽春白雪”之前,更為重要的是,要先“接地氣兒”,先“下里巴人”一趟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非英文專業或文學研究的人來說,該選擇什麼樣的閱讀材料呢?

先來滿足一下依舊懷著“名著”情結的朋友的需要。

我雖不建議你一字一句去啃大部頭“原版英文小說”,但你仍可以通過閱讀通俗本或簡本英文名著去彌補這一遺憾。

航空工業出版社推出的《床頭燈英語學習讀本》和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行的《牛津書蟲全套系列》,就是很好的範本。這兩套叢書都是針對英文初中級水平的讀者,將大部頭的英文原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予以改寫,保持故事的基本框架,但大大降低了閱讀的難度。

我上高中時,就閱讀過40多本牛津書蟲故事,後來,教高中生英語,也要求我的學生人手兩到三本,進行閱讀。

若你依舊希望讀一些原滋原味兒的英文原著,我也可以再給你一些建議:去閱讀歐美現當代作家的作品。

這裡推薦3位作家。

第一位英國作家J.K.羅琳,她的《哈利波特》系列,不用我說,已是家喻戶曉,故事曲折有趣,文字通俗易懂,高中以上水平都可以看得懂。

另外兩位是我本人非常喜歡的美國當代作家,一位是尼古拉斯·斯帕克思(Nicholas Charles Spark),國內很多讀者可能對作者本人並不瞭解,但對根據他小說改編的電影該有聽聞,像Message in a Bottle(《瓶中信》),The Notebook(《戀戀筆記本》),The Last Song(《最後的歌》)等,這三部作品,我都讀過,非常感人,斯帕克思其實也是以寫愛情著名的。

再一位就是阿富汗裔美國作家侯賽因.胡尼賽

,他的《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群山回想》,都是膾炙人口的,我是他的忠實粉絲。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永遠的女神 )

好了,若不讀原版小說,到底讀什麼呢?

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習外語一定要以自己的興趣為本,這才是一種務實的學習態度。放在英語閱讀材料的選擇上,也是如此。只有去讀那些你真正感興趣的東西,英語學習才不至於枯燥無味,才不至於堅持了三天,就果斷放棄。

一樣東西,只有能夠持續激起你的興趣,才會最終轉化成你隨時攜帶的必需,不需要堅持,你也會去做。但凡需要死磕的東西,都一定走不太久。

閱讀也是如此。當我們對閱讀的內容、題材越熟悉,英語學習的速度也就越快;當看到不認識的英語單詞時,背景知識儲備將發揮極大的作用,幫助你很快猜出它們的意思來。

這樣的閱讀,既讓你獲取了想要了解的信息,又提升了英文能力,一舉兩得。

舉例來說,因為從事新聞類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後,我對新聞寫作產生了興趣,便開始閱讀新聞類英文書籍及報刊。基於對新聞的瞭解,看這些英文書時,難度是很小的,而且讀起來很有趣味。

我個人也非常關注中東局勢,可能是悲天憫人的情懷吧,所以,每天都會抽20分鐘時間上BBC新聞網站,閱讀中東最新的局勢,時間久了,不僅對中東局勢瞭解蠻深,對相關的英文表達也是掌握得很透徹。

你若喜歡財經,那就經常去Economist,Business Week,Fortune等雜誌官網上閱讀,紐約時報Deal Book欄目、華爾街日報Deal Journal欄目,是我個人很喜愛的,推薦給大家。

不論你愛好音樂美術體育,還是哲學政治歷史,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當下,都一定能夠在網上找到相應英文閱讀材料的。

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然後,去匹配相應的閱讀材料,能夠快速有效地提高你的英語閱讀水平,千萬不要難為自己,去從別人推薦的各種各樣的書單裡,尋找自己的閱讀材料。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優雅自信如此)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從3個方面來談。

首先,營造英語場。

要勇敢拋開中文翻譯,完全沉浸在全英文的環境中,做真正的英語閱讀。

目前,很多英文學習網站,都會開設“英漢雙語閱讀”欄目,包括我在上文推薦的床頭等系列和書蟲系列的讀本,也都是英漢對照版的。

但如果你想盡早養成英文思維習慣,越早習慣全英文閱讀,越好。

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選擇英語閱讀材料時,一定要有意識去選擇全英文的材料。因為,如果你選擇了雙語讀物,由於惰性作祟,閱讀時,不自覺就會去偷瞄中文翻譯,這就破壞了純粹的英文閱讀場,對於形成英文思維習慣,是非常不利的。

於我而言,因為是外文出身,學習外語已經多年,現在不管是讀英文小說,看英文報刊,還是看英文電影,是完全不會參考中文翻譯的。當然,這個狀態的達成,需要經歷很長的一個過程,但只要你肯下功夫,逼自己拋開中文,漸漸,就都能達到不需要翻譯的水平。

同時,英文閱讀場的形成,還需要克服“逢生詞必查”的習慣。猜詞也是一種能力,更何況,如果選擇的材料是我們感興趣的東西,藉助掌握的背景知識,猜出一些生詞的含義,並非難事兒。

碰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打破了閱讀的連貫性,不僅破壞了閱讀本身的美感,也同時讓英文思維習慣的形成,產生了停滯。

實際上,一些陌生的單詞,並不會對我們的閱讀產生非常大的阻礙。果斷跳過,不必太在意

再次,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上學伊始,父母老師就在耳邊反覆唸叨,它主要說明熟讀背誦是學習詩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熟讀是學習的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對詩的韻味、聲律、意境等有較好的理解。

我將它視為英語閱讀的一種方法,是因為這種浸潤式反覆吟誦的方法,對於英語思維方式的培養,非常重要。

王德春先生在《語言學概論》中指出: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實現思維活動的物質形式;思維是人腦反映和認識客觀現實的積極過程,它在客觀物質的基礎上形成、存在和發展。語言和思維的關係十分密切。

要想真正提高閱讀能力,掌握地道流利的英文,英語思維的形成,是手段也是目的

浸潤式閱讀,反覆咀嚼與品味,是耳濡目染習得英語思維習慣的絕佳之境。選擇感興趣的幾本讀物,反覆閱讀至少三遍以上,反覆沉浸在語言之中,用心體味其中的美,故事的美,語言的美,情節的美.......總之,完全沉浸,反覆薰染。

上文中提到過,我本人非常喜愛的基本小說包括《簡愛》、《追風箏的人》、《荊棘鳥》、《燦爛千陽》、《殺死一隻知更鳥》、《飄》,每本我都讀過三遍以上,而其中,《追風箏的人》、《荊棘鳥》、《簡愛》,我都來回看過不下五遍的

對於小說中我喜愛的段落,我會反覆精讀,像《追》裡描寫阿米爾與哈桑午後坐在山坡上大石榴下讀詩歌的場景,如《荊棘鳥》中拉爾夫衝破心中的束縛與梅吉在麥.特克勞島上短暫相聚的場面,再如《簡愛》中簡與羅徹斯特先生在花園裡對話表露心跡的畫面,我真記不得究竟讀過多少遍了,那些文字,那些表達,我至今背的。

只有通過反覆多遍閱讀,地道的英語表達習慣、思維模式,才會逐漸內化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幫助我們最終養成真正的英語思維。

而且,這樣的反覆精讀,也對我們的英文寫作,也大有裨益。

最後,做一定量的輸出。

回到我在文章開頭所言,一個完整的語言學習過程,必須包括輸入和輸出兩部分。

為了讓閱讀更有效,不妨做一定量的輸出。

拋開各種大小考試中的閱讀練習不談,我們日常進行閱讀,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獲取信息為目的的。當然,消遣性閱讀除外。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後,不妨抽出幾分鐘,用英文將文中你閱讀獲取到的信息寫下來,或者將故事的梗概寫下來。

這樣做,不僅學習了知識,還同時鍛鍊了英文寫作。

我自己就備有好些英文的筆記本,其中,專門有一本是“閱讀本”,裡面記錄了我日常閱讀所得,有的只有幾句話,有的是一篇小短文,也有的只是一些幹條的信息,但都是用英文寫的。

大家不妨一試。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渴望企及的高度)

快速讀懂英文原著:我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

文章最後,還想稍微談一下如何準備各種大小考試的閱讀理解。

文章開頭,我提到,在許多英文考試中,比如專業八級、考研英語、國家人事部翻譯資格證書考試等,我的閱讀基本都是滿分。如今,碩士畢業已兩年有餘,英語考試慢慢減少,但在此,仍想借機,將自己以前備考的一點經驗分享給大家。

比起那些買回厚厚的閱讀紅寶書、每天刷題的同學,我真是一個非常“不用功”的學生了。不論考研、專八還是CATTI考試,我都只做過近10年的閱讀真題。

不多不少,就只有10套試卷!

但對每一套真題的閱讀理解,都來回做過不下6遍,研究到了滾瓜爛熟的程度。

怎樣才能算得上滾瓜爛熟?

對每一套真題中的重點詞彙、重點句型等,瞭如指掌;對每篇文章的出題類型,非常清楚。閱讀理解,題型無外乎“詞義推測”、“推理題”、“細節理解題”、“標題選定”題幾大類,而設計答案的技巧,也不外乎以偏概全、前後語境推斷、偷樑換柱等。

總之,我在對每一篇真題文章本身吃透的前提下,還認真探究了它們出題的規律,以及設計答案的技巧,因此,一旦掌握了出題人愛用的“圈套”,對每一類題型的解答技巧有了瞭解,閱讀理解就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

真的,即使很多時候,不看文章,也能選出正確的答案來的。

當然,我是個書蟲,愛讀書,雖然沒有陷入閱讀理解的題海戰術中去,但研究生備考那幾個月,我每天都有英文閱讀任務的

考林.麥卡洛的《荊棘鳥》原版長篇英文小說,就是在那幾個月讀完的。那幾個月,午餐後,我就坐在圖書館裡,捧著英文小說讀,晚上睡覺前,將中午閱讀的章節,再讀一遍。

就這樣,一直堅持到考完研,這部52萬字的英文小說,就讀完了。

正在辛苦備戰各類考試的朋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