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安徽省南陵中學

第一節 教育制度

  •  一、清代民國教育制度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本縣啟蒙教育為私塾蒙館,無統一修業期限。教學內容一般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教學方法是塾師教學生認字,不開講,學生只需死記硬背。一般在蒙館就讀若干年後進入經館,教學內容是“四書”、“五經”、《左傳》、《古文觀止》之類,教學方法以講析為主,輔之以書法、作文、寫詩、填詞。在經館修業若干年,通過縣試進入縣學就讀。縣學是一縣的最高學府,設教諭、訓導主持學政。考生需經縣試、府試、京試、殿試取得理想成績,才能當上官。具有這種教育特色的,有元功等書院。
      光緒二十四年後,本縣廢科舉,興學堂,試行新學。書院改為學堂,院長改為堂長,有養正等學堂。這種學堂推崇封建倫理道德、注重實業,學生學習“四書”、“五經”,也學習近代文化科學知識,並試行班級授課制。為管理、監督這些學堂執行教育法令、章程,縣設勸學所,由總董綜轄全縣的教育行政。縣內又劃分若干區,每區設勸學員1人,執掌本區的教育行政。光緒三十二年,設縣級教育會,由熱心教育的士紳自由組織、不負教育行政上的責任,只進行業務上的研究督導。宣統三年(1911年),改勸學所為學務科。

      民國元年(1912年),學堂改為學校,堂長改為校長,學務科改為教育公所。學制規定7年,初小4年,高小3年。課程設置有修身、國文、算術、格致、常識、體操,並規定初小學生必須讀《孟子》,高級小學生必須讀《論語》。民國12年,教育公所改稱為教育局。民國14年,貫徹教育部頒發的《新學制系統(草案)》,將小學改為6年制,初小4年,高小2年;中學由5年制改為6年制,即初、高中均為3年。課程設置將《修身》改為《公民》,《格致》改為《自然》,並增設《生理衛生》。民國18年,初中、小學增設童子軍課,高中增設軍事訓練課。民國28年,規定以“禮義廉恥”為共同校訓,用“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國民道德陶冶學生,還要求每天要舉行升降旗儀式,唱國歌,每週要召開週會,誦讀孫中山遺囑,校長、訓導主任、教官進行訓話。民國29年,全縣設鄉(鎮)中心學校14所,保國民學校33所,鄉(鎮)中心學校校長、保國民學校校長均由鄉(鎮)長、保長兼任,實施“管、教、養”於一體,國民政府加緊了對學校的控制。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加強了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學校的活動。
      二、新中國教育制度
      解放初,縣設教育科,1950年4月改稱文教科。全縣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革舊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廢除了《公民》、童子軍及軍事訓練課,開設了《青年修養》、《新民主主義論》、《社會發展史》等馬克思
    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新課程,課程設置門類齊全。1952年,貫徹國家教育部頒發的《中學暫行規程(草案)》和《小學暫行規程(草案)》。1953年,成立文化教育委員會。小學推行“五年一貫制”,先在城區4所小學試行,未及一年,根據省教育廳通知暫停,仍沿用舊的“四、二”分段6年制;中學學制仍為初中3年,高中3年。是年全縣中小學響應毛澤東主席發出“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的號召,積極開展了爭“三好”活動。1956年,貫徹毛澤東主席提出“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教育方針。全縣加強了“三育”並重、和諧發展的教育。11月,縣文教科改為教育科。1957年8月教育科復改為文教科。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在貫徹這一方針時,中學過多地組織師生參加工農業生產勞動,教學秩序、教育質量受到影響。同年9月,文教科改為文教局。1963年,貫徹教育部擬定的《全日制中(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全縣中學全學年教學時間為38周,小學為40周,中學每週上課22~24節,小學每週上課24~26節,學校停課必須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學校教學秩序的混亂局面開始扭轉,教育質量有明顯提高。同年9月,縣文教局復改為文教科。1969年,全縣中學改為初、高中修業期限為2年;小學實行“五年一貫制”,並取消招生考試和秋季招生制度。1971年,學校由秋季招生改為春季招生。中學取消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改為講座課。1975年,小學低年級算術改為三算(口算、珠算、筆算)。1977年,恢復招生考試和秋季招生制度,並貫徹執行教育部修訂的《全日制中(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中學改為初中3年、高中2年,恢復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課程。1981年,貫徹省《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小學政治課改為思想品德課,三年級開設自然課,四年級開設地理課,五年級開設歷史課。每週授課時數為:一、二年級24~25節,三、四、五年級均為27節。是年,中學增設音樂、美術、生理衛生、勞動技術課。1981年6月,教育、文化劃開,分別成立教育局、文化局。次年9月,高中由2年改3年。1985年9月,根據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將南陵第二中學高中部改為高級職業中學,三里中學、許鎮中學的高中部改為農職業高級中學。1986年3月,成立縣教育委員會。1987年,全縣各鄉(鎮)先後成立教育委員會,分管教育的副鄉長兼主任,實施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具體辦法,將南陵中學、南陵第二中學、弋江中學、家發中學、三里農職業高級中學、許鎮農職業高級中學、排灣中學劃歸縣直管,其它初級中學(包括農職業初中)、中心小學劃歸當地鄉(鎮)管理,初級小學、教學點劃歸行政村管理。1986年9月,宣傳貫徹了《義務教育法》,開展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徵收工作,試行校長負責制,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1988年,全縣中小學以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為依據,開展學
    雷鋒、學賴寧的活動,開展學習、對照《中學生行為規範》、《小學生行為規範》的活動。

  •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安徽南陵中學主樓


    第二節 書院學堂私塾

     一、書院
      元功書院 宋宣和六年(1124年),徐責力創辦(詳見《人物》章),明代廢。  籍山書院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知縣沈堯中創建。院址在今縣府東北。康熙八年(1669年)知縣屈升瀛修,後為縣丞署。
      太學會館 明萬曆七年(1579年),知縣林鳴盛建。太學會館在籍山亭東廳,左右店面各5間,前有圃地,太學生公建。
      武科會館 知縣林鳴盛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新街關右,地址四至:東至市橋河,西至公巷,南至福音堂院牆,北至路東河畔。
      春谷書院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知縣周學元勸諭各鄉紳士捐資重建春谷書院(籍山書院故址),設立號房,為縣試堂生之所。乾隆四十九年,嘉慶十三年(1808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都進行了重建。春谷書院有公房多所。


      社學 建造時間無考。僅悉社學凡4所,東1所在管姓祠前,北1所在城隍廟東,其西南2所,俱在崇教禪寺(現大眾電影院附近)。
      二、學堂
      養正學堂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留日學生鬍子衡建。堂址設在縣署西(現城關西街),學校有田88畝。坐落在三十三都三圖姚興圩,時有教師五六人,約在宣統三年(1911年)停辦。至民國元年(1912年),養正學堂併入春谷學堂,時學生已發展到300多人,來自四鄉八鎮,分初、高2個班。
      春谷學堂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谷書院改為春谷高等小學堂,常年經費為田畝捐,每畝徵收20文,由縣徵糧處代收,年收入只約千餘串,此外,尚有它項撥款。宣統元年(1909年),有學生20餘人,分兩班教授。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春谷高等小學。民國22年,改為“南陵縣第一高等小學”(簡稱一高),時學校規模較大,師資水平較高,直到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學校停辦。
      蠶桑初等學堂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俞令所創辦。學堂址在崇教禪寺故址,即縣署南。學堂有桑田30餘畝,學生僅10餘人。初成立時,設在求是初等小學堂內。宣統三年停辦。
      求是初等小學堂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設立,由魯潮卿捐款200元創立,宣統三年(1911年)停辦。

      三、私塾
      清末民初,本縣私塾有3種類型:一是富戶為使子女讀書成才,聘請家庭塾師;二是村民自籌聯辦私塾;三是窮苦的讀書人為了謀生,私人開館授學。私塾一般都是由一個塾師在同一書館教一二十個年齡和文化程度不同的學生。形式均為個別教學。一般先讀《三字經》、《百家姓》,再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及《詩經》、《易經》、《左傳》等。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書籍,如《唐詩三百首》、《幼學瓊林》、《古文觀止》。民國23年(1934年),全縣有私塾112所,塾師230人,學生1951人。
      1950年,全縣有私塾47所,塾師47人,學生377人。此後經過改造全部轉為公辦小學。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安徽省南陵中學鳥瞰圖

    第三節 普通教育

    一、學前教育
      概況 民國21年(1932年),春谷小學附設幼稚園,幼兒37人,教養員2人,經費由民國縣政府直撥,還有春谷學田收入支給。民國23年,幼兒73人,抗日戰爭爆發後停辦。
      1952年,縣人民政府採取公辦與民助相結合的辦法,由群眾自籌經費,自帶桌椅,先後在城區4所小學增設11個幼兒班,幼兒431人。1955年,陵陽初小改為城關幼兒園,設4個班,入園幼兒156人。1956年,全縣幼兒園增至66個,幼兒505人。1958年,幼兒園班(組)127個,幼兒4575人,教職員工145人。1962~1968年間一直保持2~3所。1969~1970年停辦。1976年幼兒班發展到133個,在園幼兒3343人。
      1979年底,街道興辦幼兒園4所,計6班,入園幼兒287人。1981年,全縣興辦幼兒園24所,幼兒1353人,教職員工32人。是年,城關幼兒園恢復招生,計4班,入園幼兒160人。1985年,全縣幼兒園59所,在園幼兒1874人,教養員91人(其中公辦13人,民辦78人)。1990年,幼兒教育形式趨向多樣化,全縣興辦各類幼兒園、所46所,小學附設學前班171個,接受學前教育兒童總數達13776人。城關、弋江兩鎮,4~6週歲兒童已基本接受了學前教育。


      縣城關幼兒園 建於1955年,由陵陽初級小學改辦。校址在原天主教堂修道院,4個班,入園幼兒156人,教養員6人。1956年,增至6個班,幼兒207人,教養員10人。是年,建幼兒活動室,添置滑梯、搖船等大型活動器材。“文化大革命”期間停辦。  1980年9月,縣文教局撥款3000元,修復校舍,添置課桌凳。1981年3月,招收幼兒70餘人,配備教養員5人,臨時教師2人。1982年,縣教育局和城關鎮撥款9萬元,新建一幢三層教學樓,建築面積762平方米,計22間,並開闢300平方米的幼兒活動場地,添置了金魚滑梯、軒輊板、搖船、木馬等大型活動器材,入園幼兒200餘名,設5個班,教養員18人,其中11人是幼師畢業生。1987年,設4個班,幼兒130人,教養員仍為19人。1990年底,設4個班,幼兒176人,教養員18人。
      1986~1990年間,城關幼兒園連續5年被評為縣文明單位。1986年被評為蕪湖市集資辦學先進單位。1990年榮獲省、市幼兒廣播家長學校工作組織獎。
      二、小學教育
      概況 民國元年(1912年),大部分學堂改為小學,並新設黌塘、醒初、義城、黃峰、成達、珂美等17所小學。民國9年創辦縣立女子小學,民國12年改為縣立第一女子學校。民國18年,全縣劃分7大學區,每區設教育委員2人,計有完小7所,初小9所,學生2980人,教職員196人;私塾80所,塾師80人,學生1327人。民國22年,全縣共有高小9所,初小87所,其中公立53所,私立43所,教職員272人,學生4371人。是年,縣立女子高小更名為籍山小學,改為男女兼收。民國26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縣立第一高小、第二高小停辦。民國34年,全縣中心國民小學24所,保國民小學60所,私立小學7所,因日軍飛機經常空襲,學生時讀時停,小學銳減。至解放前夕,全縣僅有完小8所,初小69所,教職員183人,學生4321人。

      民國時期南陵縣城區小學簡表
      表1—1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民國時期南陵縣城區小學學校簡表

      1950年,全縣劃分為19個學區,下設中心小學以及村小。小學發展至131所,在校學生12105人,教職員289人。1954年,全縣遭受特大水災,倒塌小學校舍159間,但師生仍堅持辦學。是年,小學發展到215所,在校學生15358人,其中畢業生510人,有116人參加了農業生產。是年秋,城廂四小(現城關一小)確定為重點小學。1956年,城廂區改為城關鎮,鎮上小學合併為城關小學,城關小學第二分部(原城廂二小)改為南陵師範附屬小學。1958年,全縣公辦小學增至323所,學生34457人,民辦小學增至152所,學生7628人。這是小學發展的第一個高峰。1960年10月,城關一小、城關二小、南師附小、弋江小學試行五年一貫制。1961年,貫徹執行中共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全縣小學減至185所,學生減至29720人。1962年,調整小學佈局。1964年,大力發展半日制、隔日製、早晚班、巡迴班等多種形式的簡易小學,全縣計有250個簡易教學班,學生11490人。1965年,全縣共有小學1045所,在校學生5125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83.4%,這是小學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是年3月,召開南陵縣首屆教師代表大會,出席會議代表8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秩序混亂。1968年,工宣隊進駐城關各小學,農村由貧下中農管理學校。1974年,批判師道尊嚴,開展批判修正主義路線復辟的學習運動,學校工作受到衝擊。  1978年3月,蕪湖地區確定城關五小為地區重點小學。1980年,縣先後確定城關五小、排灣、上港、桂鎮等4所小學為縣重點小學。1984年以後,全縣分階段、分鄉鎮實施普及初等教育,是年冬,城關、弋江、工山、丫山、麻橋,實現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綠嶺、三里、峨嶺、戴鎮、煙墩、奚灘、桂山實現普及初等教育。是年秋先後成立了27個學區和28個教學輔導站分別管理,指導本鄉(鎮)小學教育、教學工作。1986年,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蒲橋、葛林、東河、家發、何灣、五里、仙坊實現普及初等教育。1987年,黃塘、石鋪、奎湖、太豐、九連、黃墓實現普及初等教育。是年,在黃塘鄉召開普及初等教育現場會,交流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經驗,蕪湖市人民政府組織檢查驗收,宣佈全縣達到普及初等教育合格標準,發給了獎狀。1988年,東塘、東七實現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全縣小學215所,教學班1504個,在校學生5580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6%,鞏固率95%,普及率96.4%,畢業率99.2%。
      若干年份全縣小學統計表
      表1—2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1949年至1990年南陵縣全縣小學數量統計表

      城關一小 創辦於民國3年(1914年),原為美國教會創辦的私立聖公會小學,設1個班,學生10餘人。民國4年,易名為樂育小學,設4個班,學生100餘人。課程設置有國文、算術、英語、聖經等。學校每星期日要強迫學生做禮拜,每餐前要做小禱告,教育學生跟在洋人後面亦步亦趨。
      民國11年秋,學生江祖武、王青松、王基強、王素坤等12人,為反抗帝國主義奴化教育和學校嚴格的宗教習俗,縱火燒燬了1間教室。民國13年,建成了一幢二層教學樓,設6班,學生180人。民國26年冬,因抗日戰爭爆發,被迫停辦。民國35年復辦。1951年,縣人民政府將該校改名為城廂第四小學。1957年9月,城關5所小學合併,成立城關小學。原第四小學改為城關小學本部,設24班,學生1400餘人。1959年9月,城關各小學劃開,改為城關第一小學。1966年後,學校更名為東方紅小學。1973年,恢復城關第一小學校名。1983年,全校設16個班,學生800人,教職員工47人。1990年,設1~5年級12個班,在校學生543人。


      這所小學歷史悠久,影響較大,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曾於民國9~11年秋在該校前身樂育小學讀書求學。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委員會曾表彰過該校,1959年頒發了一面錦旗。
      籍山小學 原為私立竹青巷女子初級小學,建於民國9年(1920年),創辦人王蕙貞(女),校址在竹青巷姚氏宗祠,設2班,學生60多人。課程設置除常設科目外,增設女工(刺繡),1~4年級進行復式教學。民國12年,因入學人數日益增多,遷至三皇宮(今南陵師範校址),改為籍山女子小學。該校學生來自四鄉八鎮,為方便學習,學校設有宿舍、會堂。住宿生20多人。民國22年,學校改為男女兼收,更名為籍山小學,抗日戰爭時期停辦。
      麟潭小學 民國11年(1922年)暑假,旅滬學生俞昌時在俞家壩創立民智促進會。該會的主要活動是創辦平民學校,開展平民教育。是年秋,創辦進智小學。民國13年改名為麟潭小學。該校教學成績顯著,被譽為模範小學,當時教育部門督學考察後向上級報告:“麟潭小學師生精神飽滿,成績卓著,為全縣之冠,省內罕見。”曾一度遷至金家閣,改為縣立第三高級小學,後又恢復麟潭小學校名。校長俞昌培,為了辦好學校,籌集資金,四處奔波,費盡心血。在他的努力下,學校房舍寬敞,佈局合理,校前有綠草如茵的廣場,左側有清澈見底的麟潭,潭中有亭榭、蓮藕,校內有大花壇,植有蘭、桂、月季、芭蕉、葡萄等。假期曾公費組織教師去蘇、杭、滬等地遊覽。在學校越辦越好的基礎上,俞計劃擴展為中學,已籌集資金,購置土地,抗日戰爭爆發後,蕪湖淪陷,日軍放火焚燒校舍,搶劫一空,學校被迫停辦。麟潭小學校址在俞家埠春谷俞氏宗祠,現為慈湖小學。  建福小學 民國26年(1937年),中共黨員施治中利用建福庵內的三間下屋,辦起了一所複式單班小學,始名南陵縣奎湖鄉建福保國民小學,有學生20餘人,學校辦得很有生氣。民國27年底,受日軍侵犯,學校停辦。民國34年,中共黨員王祥麟將下強村私塾遷至建福庵,仍名為建福保小學。嗣因王祥麟被國民黨通緝,被迫離校。該年秋,倪偵祥、王德松(均中共黨員)又將學校恢復,招收學生50餘人。次年,設高小補習班,學生增至80人,設4個班。

      解放後,建福保小學轉為公辦,設1~4年級,學生50餘人,實行單班複式教學。1956年,改為洋河區中心小學,學生160人,教師8人。1957年,學區撤銷,仍為建福初小。是年遷至下強村,校名未改。1969年,學校在南陵北鄉第一個復課,學生髮展到150人。1970年,附設了一個全日制初中班和一個初中晚班。1979~1984年間,在奎湖學區連續5年的統考中名列前茅,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1984年,興建校舍12間,擴建校舍6間,門窗油漆一新。1986年,學校又改建宿舍6間,建廚房3間,新置課桌40張。1990年共有學生270人,設1~5年級5個班。教師11人(含民辦教師7人),1986~1990年連續5年被縣評為文明單位。
      縣城關五小 位於城關文廟街,現有教職工57人,教學班20個,學生1400人。城關五小的前身是秋浦鎮中心國民小學,建於民國34年(1945年),址在縣府西(今人武部內),後於民國37年遷至文廟,更名秋浦小學。解放後,改為城廂區秋浦鎮小學,1952年改為城廂區第二小學,1957年,改為城關小學二分部,是年秋,改為南陵師範附屬小學。1966年底改為韶山小學。1973年,定名城關鎮第五小學。1978年,該校確定為蕪湖地區重點小學。80年代初,多次承擔教學改革實驗任務,1984年,劃歸縣教委直接管理。1986年,隸屬城關鎮。從1987年起,學校連續4年被縣評為文明單位或先進集體,並獲蕪湖市科技活動、愛國衛生活動和“五項教育”先進單位稱號,有5人被評為省、市優秀園丁,8人被評為縣優秀園丁。在學生中,僅1988~1990年,有30人被評為全國學賴寧先進個人、省市優秀少先隊員、中國好兒童好少年、全國學賴寧讀書看報好兒童好少年,有20人被評為縣“三好生”、優秀少先隊員,有39人在各種競賽中分別獲一等獎或二等獎。現有教師中,特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15人,小學一級教師27人。

      家發中心小學 1949年,泉塘鄉成立楊科盛小學,1951年8月,楊科盛小學更名為土白山中心小學。是年,由縣文教科確定該校的輔導範圍有梅花、姚家湖(馬山嘴)、柳樹埂、倉溪、龍泉、梅竹園、錢家橋、姜園劉、茨山庵、黃家祠、四季竹、橋頭張等16所小學,另有槐樹塘、蔣家山等民辦小學數所,計有教職工46人,38個班,學生1055人。
      1955年上半年,隨區人民政府遷至長山頭,8月,改稱盛橋中心小學。1956年3月,為紀念李家發烈士,改稱家發中心小學。
      1959年,全縣各鄉成立學區,家發中心小學改稱家發學區。時有公辦小學11所,民辦小學3所,高小4個班,初小36個班,公辦教師53人,民辦教師9人,在校學生1569人。1970~1977年,劃歸大隊管理,學區撤銷。1979年春,恢復家發學區和輔導範圍,輔導區共有教師109人,74個班,學生2611人。1982年,家發學區所轄的龍泉小學附設3個初中班停辦。1990年有教職工87人,教學班50個,在校學生1902人(含學區)。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三、中學教育
      概況 民國24年(1935年),基督教宣道會在福音堂辦珂美女子初級中學。民國25年秋,廬和幫朱炳南創辦了廬陽初級中學,校址設在廬和會館,有兩個班,學生50餘人。教師大部分是大專院校畢業生,在當時是城內最好的一所中學。1938年春,毀於日軍飛機轟炸。
      民國26年秋,由於抗日戰爭爆發,蕪湖蕪關中學遷至城內福音堂,建立南陵分校,設初一、初二各2班,學生200餘人。蕪湖廣益中學遷至城內聖公會辦學,設一個班,學生40餘人。上述兩校都只辦了一個學期,就遷往皖南山區辦學。民國28年,創辦縣立初級中學。民國29年,該校遭日機轟炸後,先後遷至本縣城郊和涇縣肖村等處。民國31年,張和聲創辦私立鬱青初級農校(實為普通中學),校址設在童村附近學生宕。民國33年,張昌德在城內創辦臨時中學(後稱皖南中學),校址設在湖南會館。民國34年,皖南中學曾一度改名為昌德中學,校址遷至東溪劉氏宗祠。後又改名為勵進中學。民國35年,建私立中山中學,校址設在城東漳迎街(今南陵第二中學),秋季招收新生,並接受原勵進中學學生。民國36年,縣立初級中學遷回城內南門(今縣委黨校)。次年,李振亞創辦私立光迪中學,校址設在弋江鎮柳拂庵。時全縣已有4所中學,在校學生700餘人,教職員80人。


      1949年冬,縣人民政府決定對4所中學進行全面調整:將鬱青、光迪兩所中學合併,改名為鬱光初級中學,校址在弋江鎮柳拂庵;將中山中學與縣立南陵初級中學合併,改名為皖南區南陵中學。1953年,又改名為安徽省立南陵中學。1952年,又將私立鬱光中學改名為縣立初級中學。1953年9月26日,南陵初中與南陵中學合併。1955年,對各級各類學校進行整頓、鞏固、提高,南陵中學高中部併入宣城中學。1956年,南陵中學經省批准增設兩個高中班,初中也擴充到12個班,在校學生738人。1958年,新建縣立初級中學。是年,全縣各區、社興辦民辦初中36所,計44個班,在校學生2851人。為適應中學教育發展的需要,還新建教學大樓6座,計2400平方米,新建校舍2962平方米,增加圖書22016冊,教學儀器450件,大型體育器材201件。1959年,縣立初級中學遷至家發公社茶林大隊,更名為南陵縣第一初級中學;接著又在城關新辦南陵縣第二初級中學。1962年,調整中等教育佈局,原第一初中與第二初中合併,改名為南陵縣初級中學,原第一初中改為分部。不久,童村初級農業中學改為童村初中併入分部,始名為家發初級中學。至此,全縣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在校學生1380人,教職員159人。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課鬧“革命”,縣委派出工作組進駐學校,接著師生外出串聯,成立各種組織,開始武鬥,學校的課桌凳、圖書、儀器破壞殆盡。1969年,在“知識分子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輿論導向下,南陵中學下遷到黃墓區,南陵初中下遷到何灣區,東方紅初中下放到黃墓公社,葛林農校下放到葛林公社,家發中學下放到家發公社,弋江初中下放到弋江公社。南陵師範下放到峨嶺區。是年,蕪湖市第五中學、第八中學和機關業餘學校亦先後分別下遷至本縣工山區、弋江區和奎湖公社。這些下遷學校的財產、設備隨之疏散。

      1978年,全縣各公社普遍興辦初中、高中,部分大隊小學附設初中班。全縣有完全中學11所,初級中學22所。在校高中生2805人,初中生23969人。增辦126個小學附設初中班,在校學生5885人。1981年,對全縣中學的設點佈局進行了全面調整,壓縮了完全中學。1982~1985年,全縣小學附設初中班全部停辦。至此,全縣共有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30所,在校學生16613人,教職工1100人。是年10月,分區成立了校際指導組,建立健全了縣、區、鄉、校四級教研網,開展多層次、多學科的教研活動。全縣先後成立了中學政治、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七個學科的教學研究會,開展教改試驗,舉辦學科競賽。
      1982~1990年間,全縣高、初中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縣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有關學科競賽,獲獎的有425人次,其中1人獲全國性競賽(非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獎。獲省級有關學科競賽獎的有7人次,獲市級有關學科競賽獎的有175人次,南陵中學徐衛同學在1988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獲第3名,被邀請參加全國冬令營活動,破格選送中國科技大學就讀。1977~1990年間,高考錄取的有1875人。其中本科489人,專科876人,高中中專510人;初中中專2106人。
      1990年,全縣投資20多萬元,新建430平方米實驗樓,改建2734平方米舊校舍,先後建成11個教學實驗中心。位於平原的5個實驗中心輻射14所中學,位於山區的4個實驗中心輻射12所中學,基本實現全縣實驗中心網絡化。每個實驗中心都擁有物理、生化實驗室,儀器櫃完全中學不少於30頂,初中一般20頂,其他設施如演示臺、準備臺、照明燈、排氣扇、滅火器、配電盤、漏電保護器配備齊全,可供師生按教材進度進行實驗教學

      若干年份全縣普通中學統計表
      表1—3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南陵縣普通中學統計表

     1977~1990年南陵縣考生錄取統計表
      表1—4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1977~1990年南陵縣考生錄取統計表

    1990年南陵縣實驗中心網絡化建設基本情況表
      表1—5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1990年南陵縣實驗中心網絡化建設基本情況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南陵縣萃英園中學

      南陵中學 民國28年(1939年)創辦縣立初級中學,校址設在大花山下蒲塘曹村,2個班,學生百餘人。時經費短缺,校舍破舊,設備簡陋。次年,遭日機轟炸,曾先後遷至張村、涇縣肖村、西門張氏宗祠、南門日軍舊營房等處。1949年,合併縣城3所中學,命名為皖南區南陵中學,校址在市橋河畔(今南陵中學校址)。1952年,更名為安徽省南陵中學,佔地近90畝,校舍面積12642.4平方米,其中教室2895.4平方米,科學館1225平方米,圖書館、閱覽室115平方米,其它用房1134平方米,是本縣一所初具規模的完全中學。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教學設備、儀器遭到嚴重破壞。1969年更名“五七中學”,1976年恢復安徽省南陵中學校名,1978年定為全縣重點中學。1982年,高中二年制改為三年制。1978~1983年,高中畢業生升入大學本科、大學專科的有225人,升入高中專67人,其中升入全國重點大學的約佔35%左右。1986年高中畢業生升學122人,升學率58.1%。1988年,高中畢業生升學63人,升學率31.3%。1990年全校有教職工127人(不含退離休教職工),其中:專職教師90人,行政人員20人。在專職教師中,本科畢業的45人,大專畢業的38人。在教職員中,有專業技術職稱的92人,其中高級教師13人,一級教師52人。有教學班26個,高中14個,初中12個。在籍學生1423人,高中生707人,初中生716人。是年,高中畢業生升學55人,升學率23.8%。1986~1990年,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2人,市優秀教師和德育工作者5人,縣優秀教師10人;在學生中,評為市級三好學生35人,優秀學生幹部20人,縣級三好學生84人,優秀學生幹部48人。


      南陵縣第二中學 民國33年(1944年)在城內通濟街建皖南中學。民國34年更名昌德中學,民國35年秋改為中山中學。1952~1954年先後開辦過涇縣、南陵、繁昌聯立初級師範。南陵初級師範1958年遷出,開辦縣初級中學。1959年遷往家發,改名為南陵縣第一中學。是年9月,又在原校址開辦南陵縣第二初級中學。1962年春,兩校合併,恢復校名為南陵縣初級中學,設9個班,學生600多人,並在蔡湖村開闢學農基地10餘畝、創辦涵洞管廠,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1969年,學校停辦。1972年2月,開辦城關中學,招收5個班,借用南陵師範4個教室,學生自帶小板凳上課,條件十分簡陋。1973年,學校發展到10個班,因教室不夠,便搭起油毛氈棚作簡易教室。1974年,恢復南陵縣初級中學校名。1978年,經省教育廳批准,命名為南陵縣第二中學。設高中4個班,初中18個班,共22個班,學生1000多人。1985年秋,增設職業高中班,學校掛南陵縣第二中學、南陵縣高級職業中學兩塊牌子。
      1982年,學校出席了省五講四美先進代表大會;1989年,楊宗敏老師獲省勞動模範稱號;1990年,應屆畢業生程龍獲省作文比賽二等獎。全校有三層教學大樓2幢,辦公樓、實驗樓、綜合樓、教師宿舍樓各1幢,教職員工87人(不含退離休人員),設21個班級,學生1083人。
      弋江中學 民國37年(1948年),在弋江鎮柳拂庵建私立光迪中學,民國38年(1949年)4月,該校與南陵縣私立鬱青農校合併,改為鬱光中學(公辦)。1951年,又改鬱光中學為弋江中學。1953年,該校師生併入南陵中學,在原校址基地上創建弋江完全小學。1969年,弋江完全小學改為弋江初級中學。1974年,改為弋江二中,系完全中學。1990年教職工56人,教學班12個,其中初中6個,高中6個,在校學生655人,其中初中生355人,高中生320人。學校總面積9826平方米,佔用土地216平方米,教室36間,教師宿舍55間,學生宿舍18間,廚房7間,實驗中心270平方米,儀器設備價值18萬元。

      家發中學 創辦於1959年8月,校址在家發公社茶林大隊,原校名南陵縣第一初級中學。1962年秋,與南陵縣第二初級中學合併,改名為南陵縣初級中學分部。1963年,童村農業初中併入,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烈士命名,稱南陵縣家發初級中學。1968~1970年,該校與家發農業初中合併。1970~1972年間,南陵師範遷至該校辦學。1973年秋,招收高中學生,改名為南陵縣家發中學。1985年,學校高中部由二年制改為三年制,正式成為本縣農村改制後的完全中學。  1990年,該校佔地面積30餘畝,開設14個教學班,其中高中5個班,初中9個班,在校學生693人,教職工46人。1986~1990年,在教職員中,被評為市級優秀園丁的1人,先進工作者的1人,優秀團委幹部的1人,優秀工會幹部的1人;縣級優秀園丁的4人,優秀團委幹部的1人。在學生中,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30人,縣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55人。
      排灣學校 地處東河鄉排灣村,是一所由縣教委直管的八年制農村學校。1968年系小學,1970年設初中班,1981年改為排灣初級中學,1984年改稱排灣學校。該校先後辦有磷肥廠、蟲害植保站、生物切片廠、生物標本廠,其中生物切片、病蟲害標本遠銷省、全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地,深受客戶歡迎。在辦廠期間,國家教委、省教委、省政協及蕪湖市委、縣委等領導多次來校視察檢查,上海中醫學院、安徽農學院曾來校指導切片生產。

      在抓校辦工廠的同時,該校也注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1978年,該校被評為省、市、縣紅旗單位。1979~1981年,獲省、市、縣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市、縣科技先進單位。1982~1990年又連續2年評為縣文明單位,在教師中有2人被評為市優秀園丁,8人被評為縣優秀園丁;在學生中,有52人被評為縣“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在各科競賽中,有25人次獲縣獎,10人次獲市獎,1人獲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1982~1990年有15篇論文在省、市、縣獲獎,其中10篇論文在省級報刊發表。現有小學10個班,初中6個班,小學生481人,初中生265人,教職工45人,校舍(包括民房)87間,計2075平方米。
      煙墩初級中學 創建於1969年,是由南陵師範下遷辦學組,在煙墩公社支持下興辦起來的,校址設在汪氏大宗祠,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50人。1972年設高中班。1978年,恢復高校招生制度,考取大學本科的有3人,考取高中專的有12人。1980年,高中班撤銷。1985年,有12人錄取初中專和重點高中,22人錄取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升學率佔畢業生總數的22.1%。1990年底學校有8個教學班,教職工26人,在校學生426人。  1984年,學校結合當地經濟特點,辦起了木材加工廠、養豬場,開闢荒山,種植茶樹,組織學生學習生產技術,還編制了《茶葉》等鄉土教材,開設茶葉培植製作課,不僅加強了農職業技術教育,還增加了學校收入,該年創產值2萬餘元。在國家、集體、個人三結合集資辦學和建校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從1983年起學校先後興建了新教室、實驗室、教師宿舍多座,添置了錄音機、投影機、電視機、擴音機、打字機、幻燈機、照相機,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1983年,被評為蕪湖市集資辦學、三結合建校先進單位。1988年,國家教委曾組織全國有關省市參觀訪問,被省、市評為“教書育人”先進集體。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第四節 專業職業教育

     一、師範專業教育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谷學堂附設師範預科小學科,招收學員20人,學制1年。民國9年(1920年),縣公署創辦南陵縣義務教育師範講習所。民國11年,創辦南陵師範講習所,學制2年,培訓農村小學教師80餘人。這是本縣師範教育的萌芽。民國25年,籍山小學附設短期師資培訓班,學員20餘人,學制1年,結業後擔任小學教員。民國33年,南陵縣初級中學附設1年制簡易師資培訓班,招收初中畢業生30餘人。民國36年,學校附設1個4年制初師班,招收高小畢業生40餘人。  1952年,涇縣、南陵、繁昌3縣合辦南陵初級師範學校,校址設在城東劉家祠堂,經費由皖南行署直接下撥,設6個班,其中3個短師班,學制1年;3個初師班,學制3年,共有學生300人,教職員20餘人。1955年停辦,1956年秋恢復。1957年春,由劉家祠堂遷至城關小南街(現校址)。1958年,改為南陵師範學校,招收中師、初師各2個班,1961年秋初師停辦,初師一、二年級學生動員回鄉務農,專門招收初中畢業生和民師。至此,該校已是1所初具規模、設備齊全、質量較好的中等師範學校。1969年1月,該校下遷辦學,教職員分成5個組,除1組在原南陵中學校址開辦“五七中學”外,其他各組分別到五里、峨嶺、三里、煙墩4個公社創辦普通中學。


      1970年南陵師範學校恢復,因原校址被部隊使用,遷往家發中學辦學。1971年部隊調離,學校遷回原址。從復辦到1983年,該校招收3年制普師、幼師、2年制民師2374人,畢業1979人。1986~1990年,又先後培養普師畢業生719人,民師畢業生458人,公辦教師進修生58人。1986年以來,新建校舍3685平方米,包括6層教工宿舍樓,4層女生宿舍樓,2層男生宿舍樓等,還改造了兩幢舊樓,刷新了所有教學樓。
      1990年,該校有高級講師9人,講師17人,助理講師19人,有的教師在省以上報刊上發表教學論文總結近百篇,其中郭明章先後發表過30多篇。微機比賽連續3次獲蕪湖市賽一等獎;省中師生語文4項基本功比賽獲二等獎,江南片中師生小學教學、語文課試教比賽獲二等獎。
      1990年底,該校屬蕪湖市教委直管學校,有教職工85人,在校學生541人。學校佔地面積36504平方米,其中校舍7452平方米,體育用地4170平方米,綠化用地3088平方米,水塘6000平方米,其他15794平方米。
      二、農業職業教育
      概況 民國31年(1942年),建鬱青農校,教育經費由紳士張和聲利用會館集資,學生近百人,教職工20餘人。開設的課程除與普通中學基本相同外,增加作物栽培、畜牧獸醫等科目。1949年4月與光迪中學合併為鬱光中學。1960年,創辦童村初級農校,校址在童村街附近,學制3年,設3個班,學生100餘人。1962年,創辦仙坊農業初級中學。1963年,童村初級農校併入家發中學。同年,創辦葛林農技學校。招收2個班,學生100人。學校有實驗基地,學生邊學習邊操作,收效顯著,是當時皖南地區試點學校之一,1968年停辦。同年,仙坊農業初級中學停辦。  1965年,全縣先後創辦了家發、東河、九連、石鋪、戴匯、弋江6所農業中學和何灣農林學校。這些學校的學生半耕半讀,全年教學時間為600~700課時,師生參加勞動不少於4個月,並根據農業生產特點安排教學內容,培養農村有文化有技術的勞動者,後因“文化大革命”停辦。

      1966年3月,縣民政、教育、農林等部門籌辦家發農墾學校,招收2個班,學生100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課鬧革命。4月,又創辦黃墓農墾學校,1968年,學校停辦。1983年秋,在三里創辦孔村農業初級中學。1984年,三里、許鎮兩所中學高中部改為農職業高級中學,初中部仍為普通中學建制。1985年9月,綠嶺幸福民辦初級中學改為綠嶺農職業初級中學。1987年12月,何灣初級中學增設職業高中班,改為南陵縣高級職業中學分部,初中部仍為普通中學建制。
      南陵縣葛林農技學校 1963年底籌辦,校址在石鋪公社(今葛林鄉)桃園大隊。1964年秋招收初中畢業生100人,設兩個班。1964年改為普通科,1965年開始按師範、農牧醫、會計三大專業分科。1966年秋,又招收新生兩個班,學制為4年。
      該校的辦學任務是:培養人民公社中學教師80%;升學深造5%;培養當地農業幹部15%。學生入學後,凡農業戶一律轉為非農業,學生伙食費、學雜費、書本費由國家負擔。有教職員15人,農工4人。
      就當時教學條件和設備看是比較好的,縣人委曾劃撥水田100畝,旱地若干畝,作為教學基地,還有圖書、儀器、農用工具多臺,其中僅顯微鏡就有7臺。1968年10月,學校停辦。
      許鎮農職業高級中學 前身是1965年創辦的東方紅普通中學。1981年,更名為許鎮中學。1984年秋,改為由縣直接管理的農職業高級中學,設農業技術專業,結合農村實際,進行養殖、種植教學。該校佔地面積約10畝,有教室36間,教師宿舍36間,實驗基地2.1畝。1986~1990年,又新建宿舍9間,圍牆250平方米,新築水泥路170平方米。

      三里農職業高級中學 原為三里初級中學,由南陵師範部分下遷教師於1969年創辦的。1972年發展為完全中學。1984年,該校高中部改為農職業高中,實行一校兩制。
      為加強農職業教育,1987年後開設了農技、會統、農村機電、鄉鎮企業管理、家庭綜合經營等專業課,舉辦了養豬技術、水稻栽培、蠶桑培養等短期培訓班。開闢了3畝試驗田,開展了食用菌栽培、櫻桃谷鴨養殖等實踐活動。1989年,又與縣農技推廣中心合辦了農業技術雙元制試點班,積極參與科技興農,受到蕪湖市人民政府的表彰。1983年,被評為宣城地區勤工儉學先進單位;1984年,被評為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先進集體;1985年,被評為縣衛生先進單位;1986年,被評為縣先進黨支部;1990年,被評為蕪湖市科技興農先進單位。
      該校十分重視勤工儉學,1973年,學校組織師生將校內鯽魚背形的荒山坡開闢成3000平方米的操場,沿操場開闢200平方米跑道,計挖土5000立方米。1975~1976年,又組織師生在肖村、山泉後衝開墾荒山40餘畝,辦起了茶林場、養豬場和養兔場。與此同時,還利用農忙假,組織師生先後到澄橋、西峰等地學農,到涇縣雲嶺、陳村、茂林、涇縣化肥廠、鋼鐵廠參觀學習,並組織校文藝隊深入水庫工地開展文娛宣傳活動。
      1990年底,學校又在原有基礎上新建教學樓1幢40間,餐廳7間,水塔1座,師生用上了自來水。1990年,又新建了三里實驗中心,分設物理、化學實驗室、儀器室。實驗中心的儀器、藥品齊全,可供12組學生分組實驗。

      綠嶺農業初級中學 1984年9月興辦,校址設在晏公殿右側山坡上。1990年底有校舍14間,計294平方米,設3個教學班,學生152人,教職員14人。綠嶺農業初級中學的前身是幸福小學。1981年9月,增設戴帽子的初中班。1984年後改為農業初級中學後,除開設文化課外,還開設農業常識等專業課。
      南陵縣高級職業中學 1985年秋,經省教育廳批准,將南陵縣第二中學高中部改為職業高中,開設包分配的中專(中技)班和不包分配的職高班,共招收學生180人(烹飪、養殖等專業),畢業後由勞動部門分配75人。1990年秋,職業高中部重新改為普通高中。
      三、衛生專業教育
      1978年6月,經縣革委會批准,成立南陵縣衛生學校。1982年上半年,改名為縣衛生進修學校,校址設在五里鄉衛生院附近,有教室1間,廚房2間,宿舍、辦公室租用五里衛生院的部分公房及民房。後因該校辦學困難,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於1981年2月17日在城關東門關口徵用土地8.6畝,徵用費1.5萬元,作為建校基地。1982年秋開始動工建校,已砌成石片圍牆長達170米,竣工房屋300平方米,後因經費問題不能落實,停工待定。
      該校自創辦以來,到1984年止,已舉辦5期培訓班,共培訓學員276人,其中男生114人,女生162人。招生對象系頂替職工子女、退伍軍人、鄉村赤腳醫生和衛生系統在職知青。上述人員通過該校培訓,擇優錄用,充實基層醫療單位。

      該校設有高倍顯微鏡3臺,氧氣筒1個,三用機1臺,幻燈機1臺,骨架2具,各種解剖模型10餘具、解剖圖2套,還有課桌凳50套,雙人床25張等。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南陵縣博文中學


    第五節 成人教育

     民國年間,本縣有民眾教育館、民眾學校、農民夜校,對成人進行文化教育。


      一、農民業餘教育
      解放後,農民業餘教育堅持“結合生產,統一安排,因材施教,靈活多樣”的原則,以冬學、夜校為主要形式,進行識字教育。1951年,全縣舉辦常年民校49所,138個班,學員36779人。1955年12月25日,成立縣掃盲工作委員會。接著舉辦全縣掃盲骨幹培訓班,參加培訓有365人。1957年11月,由於撤區並鄉,重新調配了掃盲辦事員,分赴各鄉鎮從事掃盲工作,從而推動了掃盲教育的進一步發展。1959年春,全縣農民12~14週歲的有11347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79903人。歷年掃盲35045人。1963~1964年,全縣農民7~40週歲的有162924人,其中文盲、半文盲78961人,掃除文盲2246人。“文化大革命”期間,掃盲機構撤銷,掃盲教育停頓。
      1980年,縣委先後在各鄉(鎮)配備了職業教育幹部,是年冬,組織鄉鎮職業教育幹部赴涇縣、陳村等地參觀學習。
      1984年冬至1985年春,全縣掃盲15470人;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全縣掃盲6058人;1986年冬至1987年春,全縣掃盲28879人;1987年冬至1988年春,全縣掃盲500人。是年11月10日,經蕪湖市檢查驗收,批准本縣為基本掃除文盲單位,頒發了證書和獎狀。1988~1990年,又掃盲625人。從1979~1990年,全縣共掃盲52267人。
      掃盲後科技教育也有相應發展。1988年,全縣有15個鄉鎮建立了科技教育中心,先後舉辦了種植、養殖、機械等專業短訓班。全縣崗位培訓45期,受訓2500人次;舉辦科技講座110期,聽眾達萬人。1989~1990年,全縣舉辦9個鞏固提高班,入學人數360人;成立9所成人技術培訓學校,計46個教學班,入學人數5600人。其中峨嶺鄉農民文化技術教學成績顯著,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

      二、職工文化補習
      1950年,城廂區店員工會舉辦職工文化補習學校,由縣總工會負責管理,店員工會攤派經費,招收高小1個班,學員60人。1951年,縣總工會舉辦職工業餘學校,設速成班、普通班、中級班,學員181人。是年4月,新辦南陵縣機關幹部業餘文化補習學校,設初小、高小兩個班,學員120人。1952年,城廂區、弋江鎮、黃墓鎮舉辦工人夜校,計3所,18個班,其中速成班5個,學員222人;普通班7個,學員407人;中級班5個,學員239人;簿記班1個,學員43人,配有專職教師11人,兼職教師7人,半義務教師1人。速成班秉用“祁建華速成識字法”進行教學;普通班設國語、算術、政治常識課;中級班設國語、算術、歷史、地理、自然課,每晚學習90分鐘。至1958年,考試及格的有952人,其中177人獲高小結業證書。機關幹部業餘文化補習學校從1955年開始,增設初中班,學員激增至235人。截止1959年停辦時止,該校共開辦71個班,畢業313人。
      1980年,縣總工會舉辦職工業餘中學,設1個初中班,學員60人。1982年,增設1個高中班,學員60人。1984年,設2個初中班,學員120人;2個高中班,學員120人。這些學員經過考試,取得初中結業證書的有37人,取得高中結業證書的有30人。1985年10月至1987年1月,縣委組織部、人事局、教委聯合舉辦機關幹部夜高中,學制一年半,開設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課程,參加學習的縣直機關幹部有61人,畢業49人。

      南陵縣機關幹部文化補習學校,1951年4月創辦,校址在現在的南陵旅社。一切校務工作由縣委掌管。學校開設高小、初小兩個班,在校學員120人。後因“鎮反”、“三反”、“五反”運動停課。1952年4月復課,更名為縣業餘文化學校。加設速成識字班。1954年改為行政上由縣委宣傳部領導,業務上由縣文教科領導。課程設置:初小班設國語、算術和政治常識;高小班設國語、算術、常識(歷史、地理、自然)。1955年興建教學大樓1幢,學員激增至235人。1956年,學員增至438人,增設專修班,專修初中“漢語”和“文學”。
      1957年,開展整風反右鬥爭,學校為服從中心工作停課。1959年夏季,該校與縣直屬機關幹部業餘政治學校合併,更名為縣直屬機關幹部紅專學校。專修班學制2年,課程設置有語文、歷史、地理、幾何、代數、物理、化學7科,但由於師資條件有限,實際只開設語文、數學兩科,是年底停辦。
      三、電大、函授、自學考試
      省廣播電視大學蕪湖分校南陵教學點 1979年1月開學,招收文、理科及外語專業學員85人。1982年,招收中文專業26人,數學專業9人,共35人。1984年,招收土木建築工程專業19人。1985年,招收中文專業43人,法律專業5人,黨政幹部專修科3人,共51人。1988年,招收中文、工民建築專業39人。至1990年,學完各專業課程,畢業人數86人。

      中央農業廣播學校南陵分校 1981年5月創辦,屬農牧漁業局領導,開設農業、林業、畜牧獸醫、鄉鎮企業管理、淡水養魚、儲存加工、農技推廣、機電等8個專業。中央農業會計函授學校南陵分校於1986年創辦,屬農委領導,以函授和收聽電視教學錄像為主。
      安徽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南陵縣分校 1990年12月,由中央農業廣播學校南陵分校和中央農業會計函授學校南陵分校合併成立,設8個教學班,招生248人,聘用專業教師8人,設置農學、林學、畜牧獸醫、會計4個專業。校址在城關文廟路(城關五小附近),學制3年,學生畢業由教委頒發成人中專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學歷。該校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實行遠距離教學。學生收聽中央、省廣播電臺和中央教育電臺的廣播電視教學實況,並結合本校電視錄像,進行面授教學。學習一個階段後,進行統一考試。
      教師函授學習 一般按照“教什麼,學什麼”的原則,經考試合格,發給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學歷。1980年,安徽師範大學在本縣招收中文專業26人,物理專業17人。1983~1988年,蕪湖教育學院在本縣招收中文、數學專業137人,1989~1990年,招收自學函授生346人。
      中小學教師“教材教法過關”和“專業合格”考試也有相應的進展。1988年,參加教材教法過關考試的282人,成績合格的126人,合格率45%;參加專業合格考試的564人,成績合格的261人,合格率46.2%。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1984年下半年開始,到1990年止,全縣共組織中小學教師、社會知識青年,在職幹部參加考試的有9731人,報考專業有漢語言文學、會計學、統計學、法律、英語、行政管理、工業經濟管理等7科,考試合格的有3985人次,畢業220人,單科合格847人。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南陵縣博文中學校園


    第六節 教師隊伍

      民國期間,學校校長由縣公署、縣政府委任,教師由校長聘用;校長換人,教師亦隨著更換。民國23年(1934年)全縣有小學59所,教職員工2223人,其中大學畢業11人,專科畢業33人,中師畢業39人,短師畢業51人,中學畢業46人,試驗及格任用的14人,其他18人。有中學4所,教職員工近百人。
      一、隊伍建設
      解放初期,縣人民政府接收原有中小學教師263人,經過暑期培訓,留用一批繼續任教,在社會上選拔一批,還推薦一批進宣城師範、南陵師範學習,以提高業務素質。同時多次組織教師參加思想改造學習,1949年7~8月,舉辦南陵縣暑期教師研究會,有312人參加學習。1951年下半年全縣教師開展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1953年1月組織21名中學教師赴蕪湖參加思想改造學習。1956年11月13日,召開全縣完全小學、中心小學、城關幼兒園優秀教師代表大會,表彰了51名優秀教師,並推舉7名優秀教師代表參加省優秀教師代表大會。
      1964年全縣有小學教師722人,其中中師畢業的262人,初師畢業的380人,初中水平的80人;中學教師112人,其中大學本科畢業的48人,大學專科畢業的30人,高中畢業的34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部分教師回原籍任教,公社、大隊盲目發展中小學,教師層層拔高,民辦教師大量填補。


      1977年,本縣召開全縣教育戰線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大會。是年12月,東河公社、南陵中學、排灣學校作為先進單位,汪九川、朱惠中、崔鴻恩、萬聲揚、何署東、葉國裕作為先進個人出席省教育革命代表大會。  1979年以後,注意教師素質的提高,師範院校培養一批批畢業生分配來縣任教,師資隊伍有明顯的改善。1982年暑假,舉辦小學教師語言訓練班。1983年暑假,舉辦教育管理培訓班。
      1979~1983年,對教師隊伍中歷次運動發生的冤假錯案進行清查甄別,改正了冤假錯案201件,平反了全部錯劃的右派分子,恢復了他們的工作。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錯誤結論的事件,也全部銷燬材料,恢復受害者的名譽。
      1985、1986年,舉辦小學教師培訓班,招收50名在職小學教師進行文化業務學習;兩次開展中小學語文、數學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大獎賽,縣教委組織中小學教師撰寫並評選教學論文活動。
      1987年,全縣教育系統評定技術職稱,評出高級講師8名,中學高級教師22名,中學一級教師175名,中學二、三級教師390名;小學高級教師188名,小學一、二、三級教師1084名,未評技術職稱的,中學有313人,小學有281人。
      1988年7月,舉辦中學政治教師暑假備課會。與此同時,還先後組織中小學教師赴合肥、南京、蕪湖、安慶、屯溪等地參觀學習。1989年,縣教研室主任阮子昭被評為中學特級教師,城關五小副校長
    王維被評為小學特級教師。
      1979~1990年,全縣教育系統在省以上報刊雜誌上發表教學論文262篇,其中有7篇分別獲全國中學語文理論研究會、全國農村中學語文研討會、全國物理教學研討會、華東地區優秀論文獎。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週年,本縣曾於1989年底收集編纂了教學論文專集,獲得縣內外好評。羅光獎還與他人合作主編了《初中語文閱讀訓練設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初中作文導引與示範》,由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縣還在教師隊伍中發展中共黨員、共青團員,建立黨、團組織和基層教育工會。1990年底,本縣教育系統已建立51個黨支部,有黨員436人,佔教師總數的11%;有共青團支部65個;基層教育工會105個,會員2066人。
      1990年底,全縣教育系統共有教職工2468人,大專院校畢業的有807人,相當於大專的4人、中專畢業的1173人,相當於中專的11人,高中127人,其他346人;共有中共黨員436人,共青團員806人,民主黨派9人,無黨派1217人。年齡結構是25歲以下的632人,26~30歲的224人,41~45歲的247人,46~50歲的347人,51歲以上的257人。
      二、教師待遇
      經濟待遇 1949~1951年,教師工資以大米計算,中學教師平均每月支大米90~130公斤,小學教師每月支大米70~100公斤。1952年,試行工資分制,中學教師平均每月工資分250個,小學教師平均每月工資分210個,最低是100工資分。是年,中小學教師享受公費醫療待遇。1954年,進行工資調整。中學教師每月平均工資由37元增加到45元,小學教師每月平均由25.43元增加到26.47元,幼兒教師每月平均工資由27.77元增加到29.12元,工農業餘教師每月平均工資由24.49元增加到26.08元。1956年,中小學教師改行貨幣工資制,並再次調整工資。調整後,中學教師每月平均工資由45元增加到51元,小學教師每月平均工資由26.65元增加到37元,幼兒教師每月平均工資由27.46元增加到37.62元,工農業餘教師每月平均工資由27.33元增加到38.46元。1963年進行工資調整,中小學教師有372人調整了工資,其中升一級的284人,升二級的6人,定級的82人,佔教師總數的40%。1977~1979年,全縣部分中小學教職工進行低工資調整。1980年,對錯劃右派分子進行平反、安置、補發工資76500元,補發撫卹金25100元,補發生活補助費3萬元,共計131600元。1980年,實行班主任津貼,中學班主任每月6元,小學班主任每月5元。1982年,全縣公辦教師普遍增加一級工資,計35.8萬元;增加民辦教師工資31.7萬元;增加長期代課教師補助費6.1萬元,共計73.6萬元。1983年1月,中小學教師開始享受報刊、洗理費補貼。1985年工資改革,全縣中小學教師有1968人增加一級工資。調整後,最高工資額為127.5元,最低工資額為50.5元。平均每月工資為86元。1985年,實行教齡補貼,中小學教師教齡滿5年補貼3元,滿10年補貼5元,滿15年補貼7元,滿20年補貼10元。1984年,中小學教師每月補貼工資10%。1989年,全縣教育系統再次調整工資,中學教師最高工資達208.5元,最低工資92元;小學教師最高工資達175元,最低工資85元。

      政治待遇 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增強教師當家作主的責任感,縣各界人民代表大會曾推選一定數量的教師名額擔任代表。1949年11月選出教師代表4人;1950年3月選出教師代表5人;1950年8月選出教師代表5人;1951年10月選出教師代表13人;1952年1月選出教師代表19人;1952年7月選出教師代表16人;1952年10月選出教師代表44人;1953年5月選出教師代表31人。1954年進行普選以後,本縣教師也有相當數額擔任各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1984年4月召開的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教師代表29人;1987年3月召開的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教師代表12人;1990年1月召開的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教師代表14人。縣歷屆政協委員中的教師委員也佔相當數額,第一屆政協委員中的教師委員有16人,第二屆教師委員有23人,第三屆教師委員有28人,第四屆教師委員有16人。本縣教育系統參加歷屆黨代會的代表有105人。本縣有513名教師被評為全國、省、市、縣級優秀班主任、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園丁,其中9人被評為省優秀園丁,章程、張隆華、錢峻枝3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王盛榮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程金保、羅光獎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三、民辦教師
      1958年,小學開始任用民辦教師。民辦教師工資由其所在生產隊記工分,大隊核算,年終分配,工酬一般低於公辦教師。1962年,小學民辦教師由1958年的17人增至60人,中學民辦教師2人。“文化大革命”期間,生產隊不負擔民師工資,中、小學民師自動離職。1969年,縣文教局頒文規定民師工資:中學每月29元,小學每月20元,發放方式,國家每月補貼中學民師15元,小學民師10元,差額由公社統籌解決。1971~1976年,各地盲目發展學校,全縣中、小學民師增至2959人,民師工資的統籌部分有些鄉、村得不到妥善解決。

      1978年後,本縣對民師工資進行了適當調整,小學民師工資月支40~45元;中學月支45~53元,經費由縣財政撥給。1980年,民師享受班主任津貼。1983年,民師享受獎金、洗理費和報刊費50%,同時享受公費醫療40%,遇有困難,可給予補貼。1978年後,由縣教育行政部門對民師進行考核,對教齡較長,教學有成績的,轉為公辦教師;對年輕民辦教師通過考試每年選送一批進師範學校學習,畢業後擔任小學教師。據統計,至1990年,全縣民辦教師轉為公辦的有346人,選送進師範學校學習的有185人。
      中、小學民師工資待遇落實情況統計表
      表1—6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第七節 教育經費

  •   一、經費來源  財政撥款 民國11年(1922年),縣公署撥款9000元,作為全年教育經費,不足部分由地方財政解決。民國17年,縣教育經費由教育科、財政管理處會同編造預算報省核准後,由縣政府撥款。此項經費只歸公辦學校使用。民國22年,根據《安徽省各縣鄉(鎮)保小學暫行規程》的規定,本縣保小學以自籌為主,縣撥款予以補助;鄉(鎮)小學以縣撥款為主,自籌為輔。民國23年9月,規定凡立案批准的私立小學開辦滿1年,可視其教學成績分別給予每班29元、40元、60元、80元、100元等五種中的一種補助。民國24年,縣教育經費年收入38742元,年支出45351元。差額為6609元。其差額部分報至省政府核准,徵收迷信捐、迷信轉品稅解決。民國37年,全縣教育經費雖有增加,但物價上漲,入不敷出。是年10月,南陵縣初級中學因開學以來一直未領到政府撥款,引起全體教師不滿,曾致函縣參議會要求解決,並罷課一週,以示抗議。  解放後,教育經費由縣財政局和教育局根據本縣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編制預算計劃,由國家撥給,這是主體部分。40年來,國家下撥的預算經費,基本上實現了逐年增長。1985年,根據國務院關於籌措農村學校辦學經費的通知,實行了財政包乾。除縣直接管理的南陵中學、南陵二中、弋江中學、家發中學和三里、許鎮農職業高中、排灣學校外,其它學校統由縣一次性的撥給鄉鎮管理。1986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實現了國家用於義務教育的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於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1986年,預算內教育經費佔同年財政支出的28.5%,用於教育的經費佔預算內教育經費總額的92.63%;1987年,預算內教育經費佔同年財政支出的25.1%,用於教育的經費佔預算內教育經費總額的78.17%;1988年,佔同年財政支出的26.8%,佔教育經費總額的75.93%;1989年,佔同年財政支出的27.3%,佔教育經費總額的70.64%;1990年,佔同年財政支出的25.4%。

      1951~1990年財政撥款情況
      表1—7  單位:萬元
  • 蕪湖市南陵縣教育志:從書院學堂私塾到現代職教普通初高中小學

    1951~1990年全縣教育經費財政撥款情況

      社會集資捐資 民國期間,籌資的辦法是:移用學產、學款、廟產及其他公產收入;由鄉(鎮)、保長征集民工、借用土地舉行公共耕作以其收益撥充;利用鄉(鎮)、保荒地、荒山由所在小學、鄉(鎮)、保公所墾荒造林,以其收益擴充;籌劃迷信捐款或捐物撥充;群眾自願捐助的經費。


      解放後,集資辦學工作始於1983年,到1984年1月止,僅3個月時間,全縣集資捐款250953元,連同1983年7月前和1984年1~10月的群眾集資款在內,共計66.5萬元,用於新建校舍883間,改建危房404間,總面積3000平方米,添置雙人課桌7406張,雙人凳1312條。1984年,國家、集體、個人三結合建校上了新臺階。全縣有23個鄉、168個村簽訂了“三結合”建校合同,共計3540間,完成新建校舍2735間,改建危房6461間,添置課桌凳2000套,總投資2048710元,其中學校投資187250元,佔投資總數的9.1%;鄉村投資973800元,佔投資總數的47.1%。是年10月,蕪湖市召開了集資辦學經驗交流會,與會人員參觀了本縣峨嶺鄉鳳凰村新建校舍現場,受到稱讚。市、縣獎給該村人民幣6000元,收錄機1部,活動乒乓球桌1付,腳踏風琴1架。1985年,蕪湖市召開農村“三結合”集資辦學先進代表大會。本縣先進單位麻橋鄉人民政府獲獎金4000元,三里鄉白雲村、東塘鄉東二村、桂山鄉躍進村、戴鎮鄉童村、綠嶺鄉幸福村、東河鄉東河村、城關幼兒園等各獲獎金1200元;煙墩初中、工山初中各獲獎金15000元;表揚單位三里鄉農業中學、綠嶺鄉虯川村、丫山幼兒園、工山鄉工山小學、家發鄉墩山小學各獲獎金500元。
      1986年,全縣教育費附加55.7萬元,各項集資捐款33.7萬元;1987年,教育費附加82.5萬元,社會集資捐資60萬元。1988年,教育費附加126.9萬元,社會集資捐資85萬元。1989年,教育費附加97.5萬元,社會集資捐款70萬元。1990年,教育費附加167.2萬元,社會集資捐資97萬元。

      勤工儉學 解放後,全縣教育系統貫徹自力更生、勤工儉學的方針,師生自己動手,維修校舍、課桌凳、製作教具,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1950~1959年,全縣維修校舍80間,2962平方米;中學制作教具76件,標本477件,掛圖203幅,模型184具;小學制作掛圖22756幅,卡片84599張,標本6697件,儀器2916臺,模型14032具,玩具7313件,其它製作7474個。1959年,學校辦工廠、農場。全縣中小學辦工廠179個(包括化肥廠、紡織廠、縫紉廠、木工廠、玩具廠等),生產各類產品13930件,摺合人民幣57.12萬元。農場112.8畝,其中墾地22.7畝,生產蔬菜77105斤,摺合人民幣29433元;糧食12490斤,摺合人民幣2788元;飼養生豬276頭,雞158只,鵝185只,鴨352只,兔260只,羊42只,魚2500尾,蜂150箱。
      1984年,全縣有校辦工廠9個,年產值18.4萬元,純收入5.9萬元。農林場6個,開墾土地275畝,年產值6.7萬元,純收入1.31萬元。1985年,全縣校辦工廠16個,年產值50.2萬元;農林茶場6個,年產值2萬元。其中排灣生物切片廠,產值產量達部頒標準,曾多次在廣交會上展銷,並打入國際市場,與外商簽訂了合同。校辦工廠的創收,用於新建、改建校舍61間,新建三層樓廠房1座,添置課桌凳301套,辦公桌80張,木床30張,還安裝了鍋爐、建造了浴室,解決了師生員工的吃水、洗澡、住房、伙食補助等生活困難。1988年,全縣有校辦工廠21個,校辦農茶林場17個,土地面積280畝,校辦第三產業13個,年產值106萬元,比1987年增長51%,純收入14萬元,比1987年增長75%。1989年4月25日,南陵縣勤工儉學服務公司正式成立。是年全縣勤工儉學總產值250萬元,純收入35萬元。1990年,全縣14個鄉鎮有校辦企業,佔全縣鄉鎮的52%;29所中、小學有校辦工廠、農場,佔全縣中小學的38.7%。是年,全縣共有校辦工廠11個,校辦農茶林場22個,校辦第三產業9個,年產值158萬元,純收入31.1萬元,超額完成蕪湖市下達的指標。1986~1990年,勤工儉學共收入51.38萬元。

      二、經費支出
      民國期間,本縣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加之物價上漲,入不敷出。經費僅用於人員工資,教學設施添置寥寥無幾。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經費的分配含職業教育經費、中學經費、小學經費、幼兒教育經費、民辦教師經費、成人教育經費等方面。經費的使用包括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兩大項:人員經費有基礎工資、補助工資、福利費、離退休人員經費、人民助學金、主要副食品補貼、報刊雜誌洗理費等,公用經費有基建費、公務費、修繕費、設備購置費、業務費等。近年來,由於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員工資的增加,出現了人員經費的比例增大,公用經費的比例減少的現象。1985年,小學人員經費201.42萬元,佔小學教育事業費的91%,公用經費19.98萬元,佔小學教育事業費的9%。中學人員經費112.7萬元,佔中學教育事業費的69%,公用經費50.5萬元,佔中學教育事業費的31%。1986年,小學人員經費260.6萬元,佔小學教育事業費的89.25%,公用經費31.4萬元,佔小學教育事業費的10.75%。中學人員經費175.3萬元,佔91.68%,公用經費15.9萬元,佔8.32%。1987年,小學人員經費225.6萬元,佔91%,公用經費25.1萬元,佔9%。中學人員經費138萬元,佔75.2%,公用經費45.5萬元,佔24.8%。1988年,小學人員經費322.7萬元,佔93.5%,公用經費22.4萬元,佔6.5%。中學人員經費186萬元,佔81.32%,公用經費42.7萬元,佔18.68%。1989年,小學人員經費35.7萬元,佔86%,公用經費58.1萬元,佔14%。中學人員經費197.9萬元,佔71.66%,公用經費41.8萬元,佔28.34%。1990年,小學人員經費345.7萬元,佔89.2%,公用經費11.9萬元,佔10.8%。中學人員經費196.2萬元,佔77.2%,公用經費58萬元,佔22.8%。

      1986年,全縣教育費附加、集資辦學、勤工儉學、學雜費等項經費收入共134.3萬元,公用經費支出40.3萬元,用於改造危房94萬元,其中新建校舍9308平方米,新添雙人課桌6186張,雙人條凳4511條。1988年,公用經費支出148萬元,用於改造校舍255萬元,其中新建校舍5400平方米,維修校舍8000平方米,改建校舍6000平方米,新添雙人課桌4314張,雙人條凳1753條。1990年,公用經費支出126.7萬元,用於改造校舍41.9萬元,其中新建校舍8537平方米,維修校舍26576平方米,改建校舍6314平方米,新添雙人課桌3417張,雙人條凳4244條。到1990年底,全縣小學214所,建築面積112754平方米,圖書8134冊;普通中學34所,建築面積74763平方米,圖書1萬冊,教學儀器資產金額1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