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曲江的“地氣”?

曲江的“地氣”?

馮佳晨滿足了遊客對大唐美女的一切想象!

在其近200萬粉絲的抖音賬號下面,大家留言發願,某月某日之前,一定要觸到這位“不倒翁”小姐姐的芊芊玉手。有人甚至驅車數千裡,冒著冬日寒氣,擠進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只為十幾秒的美好,完成打卡……

上一位享受如此厚遇的,是個面如平湖的小哥,人送綽號“石頭哥”。

貌似粉絲經濟學使景區與演員相互成就,實則暗含著西安旅遊業的一個改革跡象——接地氣了!

遊輪設計要符合大海的規律,而非設計師說了算。

旅遊供給側改革,同樣得由遊客說了算。當一改過去的佛系姿態,用心去get需求規律,滿足遊客對美好的嚮往,他們自然樂於做“自來水”,線上線下互動配合,景區不成為“流量池”才怪!

01

段先念時代,大開大合的曲江模式,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包括現代唐人街前身在內,曲江矩陣多是這一階段的產物。

當然,也誕生了一些現象級流量,比如大雁塔音樂噴泉廣場,人山人海,連年不絕。

但就旅遊供給側表現而言,彼時情形與眼下之曲江“流量池”,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

我們過去常講,陝西旅遊是“端著金飯碗討飯吃”,對此共識沒有問題的,吐槽乃人之本能,但具體到這個“金飯碗”該怎麼發揮,往往有些抓耳撓腮,思路匱乏。

實際上,現代唐人街蛻變過程,提供了很生動的案例參考。

作為大唐不夜城的“脊椎骨”,儘管地理位置優越,但2017年末之前,這條南北2100米的街區還在往來通車,臨街商業更是不溫不火。

曲江的“地氣”?

▲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圖片來源:曲江旅遊官微

這裡有個背景需要交代,參照歐美國家經驗,人均GDP9000美元大關,福利社會及休閒消費型社會逐漸成形。進而,旅遊形式隨之演化,逐漸由傳統觀光型旅遊,向觀光、休閒並重發展,即旅遊的休閒化趨勢愈發明顯。

伴隨這一旅遊形式的變化,旅遊主題也逐漸多元化,由單一的旅遊景區景點向全域旅遊轉變。

根據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數據,2017年,中國GDP已達82.7萬億元,即人均GDP已經超過9500美金。

也就是說,旅遊供給側改革,在這一階段迎來關鍵時期。

於西安而言,是眼瞅其它城市加速改革,賺得盆滿缽滿,自己繼續佛繫心態,“端著金飯碗討飯吃”,還是說放手一搏——這似乎是個無需猶豫的抉擇。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現代唐人街開啟了線下改造,線上協同……

02

改革,往往伴隨著爭議。

舉個例子,粉巷君(ID:nbdfxcj)印象很深刻,現代唐人街改造之後,沿街增設了十來個大小舞臺,安排演員登臺表演,與遊客互動。

對此,叫好聲很多,但輿論場中,也不乏其它聲音。

當然,隨著改革成效漸顯,共識逐步達成。

譬如,2019年的“西安年·最中國”,街區共接待市民遊客近1700萬人次;據說日常情況下,人流量也能達到15萬人次左右。

人氣眼瞅著旺起來,原本凋敝的周邊商業,亦逐漸盤活。除了秦漢唐廣場舊貌換新顏,化身大悅城,臨街商鋪的入駐率也顯著提升。

再一個顯著變化是,網絡“自來水”越來越多。

7月躥紅的“石頭哥”,許多遊客不遠千里而來,只為博其一笑。

曲江的“地氣”?

3個月後,“不倒翁”小姐姐又強勢而來,以嬌嗔魅惑的牽手視頻,引爆社交平臺。

以馮佳晨為例,其近200萬粉絲,即使按照1%的轉化率,吸引近2萬人來西安旅遊消費——這筆收入相對於聘請一位演員的成本,應該說還是划算的。

回頭來看,有兩點值得反思。

一是對於改革創新,社會各界應該更多給予鼓勵和寬容,不怕改錯,就怕佛系!

慘遭“炮轟”的鐘樓“兵馬俑臉譜”項目,算是典型案例。先不論其創意好壞,因為難免夾雜主觀性。這裡重點在於,一味批判,喪失的不止項目本身,可能還有官方改革創新的積極性。

二是改革創新永遠在路上,“地氣”是變化的,“喜新厭舊”是人之本性,“石頭哥”漸成過去式,“不倒翁”小姐姐誰知道還能火多久?甚至整個現代唐人街,模式運作方面,後續還有哪些持續生長的空間?

03

好的一點在於,每天若干萬人次的人流量,使得現代唐人街初步具備了“流量池”的概念。

且風格獨樹一幟,創意開發比較注重主題性的統一。

比如唐妞裝扮的“不倒翁”小姐姐,如今全國各地多有模仿,但網絡評價出奇的一致,只有現代唐人街的演出沒有違和感,其它地方的怎麼看怎麼像“拼夕夕”版!

如此一來,這裡面可暢想的內容就很多了。

比如,可以考慮簽約演員肖像權,大力開發手辦等其它周邊。全國各地的遊客不遠千里來到西安,只為博“石頭哥”一笑,或牽一次“不倒翁”小姐姐的手——這等狂熱,順手買個手辦留作紀念,想來還是有意願的。

再比如,眼下的“流量池”具備捧紅演員的基礎,但多少還有些偶然性,所以“流量池”轉化為“星工廠”,可能尚需諸多思考。

曲江的“地氣”?

遵循產業化的運轉規律,明星作為產品推出的背後,免不了一個有序運作的團隊。正如知名學者呂曉寧講得,娛樂產業以經紀人作為核心運作系統,創意產業同樣需要經紀人體系,相當於“企業家”的角色。

過去多年,西安文化“企業家”隊伍不夠理想。

雖然地處“撿塊磚都是歷史文化”的沃土,但由於種種因素,文化建設留不住人,工業化構思大都因此擱置。

眼下進入旅遊消費井噴期,加之移動終端時代,天時地利人和,不管是自己研發,向外合作借鑑,還是採取類似“海選”等不同形式,唯一不變的,就是源源不斷的創意供給,與景區協同共進。

地氣兒已經接上,西安旅遊產業鏈節節生長的態勢,還是值得期待的!
(來源:粉巷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