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中共汕頭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召開

中共汕頭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召開

中共汕頭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現場。汕頭日報記者 柯曉 攝

6月20日,中國共產黨汕頭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市委會議中心大會堂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深入分析我市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汕頭重點工作,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特區再出發、再創汕頭新輝煌。

市委常委會主持會議。市委書記方利旭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代表市委常委會作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劍戈就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決定》和《關於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努力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的實施意見》作說明。

方利旭指出,今年以來,按照省委的部署,市委把“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作為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舉措,開展9個方面32個課題調研活動,就“目前的汕頭怎麼看、新時代的汕頭怎麼幹”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廣泛共識,在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汕頭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和黨的建設上取得積極成效。

方利旭強調,省委書記李希在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的講話,為我市進一步認識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推動特區再出發、再創汕頭新輝煌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會省委全會的重要意義和李希書記講話的精神實質,繼續抓好大學習,持續抓好深調研,深入抓好真落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汕頭落地落實、結出碩果。

總的思路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攬汕頭工作全局,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補齊科技創新能力、城市化進程、城市軟實力“三大短板”,突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區域科教文衛中心、建設高水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培育壯大高端現代服務業“四個重點”,打造自由貿易區、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國家高新區、汕頭江灣新區“四大平臺”,奮力把“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落到實處,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努力把汕頭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出水平。

方利旭指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引向深入,努力開創新時代汕頭工作新局面。必須認識自我,增強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更加自覺地以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科學方法,精準補齊短板、解決問題;必須提升自我,推動形成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良好態勢,明確汕頭提升自我的主攻方向;必須超越自我,激發推動特區再出發的豪情壯志,跳出汕頭看汕頭、跳出粵東看汕頭,全力打造新時代全面改革開放新標杆,為全國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方利旭強調,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增創特區新優勢,再創汕頭新輝煌。一是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著力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要大力破除一切阻礙發展的體制束縛,以一系列標誌性系統性制度成果推動經濟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以有效投入激發經濟活力;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著力打造人才事業發展平臺;加快創建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全面提升汕頭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二是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基礎,著力構建以實體經濟為主體、以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為支撐、與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我市工業迅速跨入4.0時代;加快傳統產業優化提升,培育一批營收超100億元、300億元的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產值超500億元、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前瞻謀劃、及早佈局、培育壯大高端現代服務業,推進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建設,增強區域金融中心功能,加快培育形成一批金融類上市企業,支持上市企業加強市值管理、加快併購重組,實現規模倍增;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實現新飛躍;推進海陸統籌發展,加快汕頭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強市轉變。三是以更高層次開放形態為主攻方向,著力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積極模擬自貿區、比照自貿港、追趕大灣區,實行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的全面開放;加快外經貿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用好用足省賦予汕頭行使的部分省級管理權限,深入推進“放管服”,率先創建省營商環境建設示範城市。四是以打造高水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科教文衛中心為支撐,著力增強省域副中心城市虹吸力輻射力。要堅持適度超前、互聯互通、安全高效、智能綠色,實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堅持科技創新和科技體制創新“雙輪驅動”,積極籌建省實驗室,成為開放性、互動型的科技創新和科研開發平臺,加快推進國家高新區、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打造區域科研中心;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優質發展,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高標準在東海岸新城規劃建設大學校區,促進職業技術教育優化提檔,打造區域教育高地;打造一批讓群眾信賴的高層次醫院和高水平學科,建立層級分明、分工明確的醫療保障體系,打造區域醫療高地;建設現代文化體系,壯大文化產業,打造區域文化中心;持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文明創建倒逼城市管理水平、群眾文明程度和城市文明層次的提升。五是以區域協調發展為引領,著力優化城市佈局。要全面實施以功能區為引領的區域發展新戰略,以組團式發展優化城市佈局;科學規劃、從容建設東海岸新城,把華僑試驗區打造成集經濟、文化、教育、人才、金融於一體的高端發展示範區,促進東部大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精心規劃建設牛田洋片區,在潮陽區榕江片區高水平謀劃佈局汕頭江灣新區,打造未來新的經濟增長極,加快西部大開發;濠江區要實施區港聯動、港城融合,大力發展臨港工業、港口經濟,潮陽區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進程,潮南區要做大城區面積、提高吸引力,聯手推動南部大建設;金平區要全面提升能級和品質,龍湖區要主動承擔先行先試的責任,澄海區要主動對接、積極融入中心城區,協同聯手實現北部大提升;南澳縣要大膽學習借鑑海南的有效做法,打造國際旅遊島。六是以城市化為目標,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大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在保留歷史文化、綠水青山、鄉村特色的前提下做好“三清三拆”,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體系,統籌建設汙水處理廠、排汙管網,打造“四好農村路”;大力發展農村產業,佈局建設工業園區;培養造就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引導廣大農民樹立市民思維,融入城市生活。七是以公平公正為導向,著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全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更多資源、職權、服務下沉基層,加快社會事業改革,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切實把汕頭打造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八是以打贏三大攻堅戰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提出的整改要求,壯士斷腕、背水一戰,堅決打好練江整治翻身仗;要強化領導,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快練江流域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要推動練江流域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淘汰高汙染高能耗企業,實施工業源、生活源、農業源“三源共治”,積極配合推進韓江、榕江、練江三江連通工程;深入貫徹“水十條”“土十條”,讓汕頭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要統籌抓好金融機構、政府債務、企業槓桿率、房地產、國際貿易摩擦等各類風險梳理排查和防範化解;進一步壓實扶貧攻堅主體責任,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方利旭強調,辦好汕頭的事情關鍵在堅持黨的領導。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持之以恆推進作風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打造全面過硬基層黨組織,堅持重拳高壓反腐敗,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里”,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

會議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的勤奮,雷厲風行、久久為功的幹勁,全面抓好目標任務落實,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特區再出發,再創汕頭新輝煌,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更大貢獻。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十一屆市委委員64人、候補委員10人。

部分在汕正廳級老同志;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秘書長,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單位、市各人民團體、中直和省直駐汕有關單位黨員主要負責同志;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部分基層代表等列席會議。

汕頭日報記者 張明純、魏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