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小型迫擊炮對目標的測量定位

作為陸軍連排甚至班級作戰時的支援火力,迫擊炮具備身管短、射擊角度大、彈道彎曲等特徵,如題目所示,大小型迫擊炮,似無統一劃分標準,個人認為口徑60毫米(含)以下,都稱為小型迫擊炮。

譬如,中國陸軍於90年代初,研製成功了QLT89榴彈彈射器,實際上就是一門50毫米小口徑的迫擊炮,系統由89式彈射器和89式殺傷彈組成,用來殺傷200~800米距離內的有生目標,壓制和摧毀火力點、輕型防禦工事等,併為步兵分隊提供火力支援。

小型迫擊炮對目標的測量定位

抗戰劇《亮劍》中,李雲龍將部隊前推,掩護迫擊炮手出擊,柱子伸出右手大拇指,目測炮位與日軍指揮部的距離,第一發迫擊炮彈打偏了,第二炮卻直接命中,炸死了日軍聯隊長,獨立團趁機打開缺口順利突圍。

現在,讀者們已經知道,小型迫擊炮是可以用目測來測量定位的,在軍內稱作“跳眼法”。當然,這是一門技術活,非專業人員,是極難把握及掌控的,既需要實踐,也需要實戰,總之要有經驗的累積,方可掌握這門絕活。

小型迫擊炮對目標的測量定位

此方法,是根據直角三角函數來測量的,需要睜右眼,閉左眼,水平端起右手臂,右手握拳並立起大拇指,左邊與目標物重疊在一條直線上,估算這段距離,將這個距離×10,得數就是我們距離目標物的大概距離。

當下,部隊配屬的小型迫擊炮都有光學瞄準鏡,所以能測算目標的距離,再裝訂間接射擊諸元,根據射表得出火炮方向角和傾角,距離主要由裝藥和仰角共同決定,炮手就可以裝彈發射了,炮彈就直奔目標而去。

小型迫擊炮對目標的測量定位

新的小型迫擊炮,個人猜測應該都配有射表,畢竟現在科技發達了,只要知道距離和高度,就可以查到概略射擊諸元,所以操作起來很方便,射手不會陷入計算等繁瑣的程序,這在戰時先敵煩瑣,消滅敵有生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27日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