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民族常識|壯族陶器

民族常識|壯族陶器

壯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壯族人民同漢族人民一樣,有著自己的語言,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壯族人民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先祖也頗具智慧,能歌善舞,也創造出許許多多的發明,其中,陶器,就是壯族先民的重要發明!

民族常識|壯族陶器

壯族先民的重要發明——陶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人類先祖們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先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乾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陶器的發明,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闢了新紀元。陶器燒製技藝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陶器燒製傳統技藝。

民族常識|壯族陶器

民族常識|壯族陶器

廣西欽州坭興陶器起源於唐代,興盛於清代咸豐年間。其陶泥質料選取的是欽州市欽江獨有的西岸硬質土和東岸軟質土,兩種土混合後軟硬相宜,泥質純淨細膩。坭興陶器需經1200℃左右高溫燒製而成,成品質地堅硬,打磨拋光後呈現古銅、墨綠、紫紅、天斑等色,細緻光潤,色彩絢麗,無砂粒,無氣孔,無毒性。用坭興茶壺貯茶,經過一兩天仍能保持原來的茶色茶味。使用日久,壺裡會積聚茶積( 俗稱“茶芽”),即使不放茶葉,只要衝進開水,仍會散逸出茶香。坭興花盆、花瓶還具有護花功能,用以栽花或者插花,能使花繁葉茂。

民族常識|壯族陶器

陶器時代,是我國曆史發展的重要時代,發展至今,雖然是以衰退而告終,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壯族先民發明的給後人留下的這份、豐富的遺產,永遠是珍貴且無可替代的,而它也將在以後歷史的長河中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輝,為中國創造了優秀燦爛的文化。

民族常識|壯族陶器

56個民族非遺傳承保護推廣中心位於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由天津榮程集團投資建設,其採用全景式輸出中華民族非遺文化生活化、場景化的生活方式,它的建成,吹響了榮程文化戰略轉型的號角,以“生命、生活、生態”為發展核心,承載著挖掘、傳承、記錄、弘揚的使命,形成全行業與榮程集團共和、共生、共享、共贏、共榮的高度認知共識和文化行業高地。

民族常識|壯族陶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