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媽,咱倆這裡為什麼不一樣”4歲女兒和媽媽洗澡,媽媽淡定回答

小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當他們見到自己之前沒見過的東西時,總是喜歡問“為什麼”,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家長應該及時回答孩子。

當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會出現性別意識,在這個階段,孩子經常會問家長一些與“性”有關的問題,有些家長思想比較保守,會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怎樣去回答孩子,從而導致孩子性教育的缺失,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媽,咱倆這裡為什麼不一樣”4歲女兒和媽媽洗澡,媽媽淡定回答

4歲女兒和媽媽洗澡,提出了一個讓媽媽很尷尬的問題

悠悠今年4歲,屬於外向性格,十分惹人喜愛。悠悠很活潑,而且心直口快,當她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時,會馬上問爸爸媽媽,有時候提出來的一些問題,讓爸爸媽媽不知道怎樣回答。

一天,媽媽下班後在浴室洗澡,悠悠說自己也想洗,無奈之下,媽媽只好帶著悠悠一起洗澡。

媽媽之前從來都沒有和悠悠一起洗過澡,都是單獨給悠悠洗,這還是母女第一次一起洗澡。

不一會兒,悠悠突然用手指著媽媽的下面,大聲說道:“媽,咱倆這裡為什麼不一樣?”聽到女兒說的話,媽媽臉紅了,趕緊拿起浴巾圍在身上。

但是媽媽並沒有逃避女兒提出來的問題,而是非常淡定,接著,媽媽給女兒上了一堂“性教育課”。

“媽,咱倆這裡為什麼不一樣”4歲女兒和媽媽洗澡,媽媽淡定回答

媽媽對女兒說:“因為媽媽是成年人,你是小孩,雖然我們都是女生,但是也會有很多不同。”

“黑色的部分,可以保護我們的私密部位不受細菌的侵襲,等你長大了之後也會有,這個位置是我們的隱私,你你一定要做好保護,不要給任何人看,更不能讓別人觸碰,如果有人侵犯你的隱私,要第一時間告訴媽媽,媽媽會保護你,懂了嗎?”悠悠聽到媽媽說的話,使勁地點了點頭。

當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時,說明孩子已經有了性別意識,孩子會發現自己和媽媽有所不同,也會發現爸爸和媽媽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家長在這個時候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這樣做可以打消孩子對性的好奇,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媽,咱倆這裡為什麼不一樣”4歲女兒和媽媽洗澡,媽媽淡定回答

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1、正面回答孩子提出來的問題

孩子有了性別意識之後,會喜歡問一些讓家長感到尷尬的問題,比如“我是從哪裡來的”、“男生和女生上廁所的姿勢為什麼不一樣”、“爸爸和媽媽為什麼要睡在一張床上”等等,當孩子提出這類問題時,家長不要逃避,更不要欺騙,應該正面回答孩子,如果感覺有些話難以啟齒,可以藉助繪本或者動畫片當中的片段,耐心對孩子解釋。

“媽,咱倆這裡為什麼不一樣”4歲女兒和媽媽洗澡,媽媽淡定回答

2、異性家長要注意自己在家裡的言行舉止

孩子每天都和家長生活在一起,家長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在家裡的言行舉止,比如異性家長不要衣著暴露、不要給孩子洗澡、上廁所要關門等等。家長這樣做,能夠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隱私,孩子慢慢會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當父母不在自己身邊時,孩子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

3、及時與孩子分床睡

在孩子3歲的時候,家長就要嘗試與孩子分床睡,最晚不要超過5歲。讓孩子與父母分床睡,不但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還能夠防止孩子出現早熟的情況,這是“性教育”當中很重要的一步。

“媽,咱倆這裡為什麼不一樣”4歲女兒和媽媽洗澡,媽媽淡定回答

總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性教育不可缺失,家長要重視起來,不要因為自己的保守思想,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我是甜橘媽媽,是一名寶媽,每天都會更新育兒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在育兒的道路上遇到了難題,可以給我留言,我會一一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