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拍攝於B&B民宿酒店

在意大利自駕旅行的第一站,我們選擇的是天空之城——奇威塔,源於一張夢幻般的圖片:雲霧湧動山嵐飄渺,一座城池懸浮其中,如大海中的孤島般,城中獨獨兀立起一枚高高的教堂鐘樓。

Civita di Bagnoregio,巴尼奧雷焦的奇威塔,來到這裡時正值傍晚,一座天橋連接我們的腳下和對面的孤城,腳下是巴尼奧雷焦,對面是奇威塔。原本不分彼此的城池不知怎麼就侵蝕風化出了奇威塔,如雕刻出了一座四周峭壁直立的城堡,凹陷的峽谷四周環繞,進出只有眼前的這座橋連接!

這片山地叫做"惡地谷",好凶狠的名字!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宮崎駿來到巴尼奧雷焦,眺望對面的奇威塔,奇威塔若隱若現在雲霧之中,觸動了大師的靈感,動畫史上的經典之作《天空之城》誕生了。此時,我們就站在大師的腳印上,晚霞透過雲層射出金光,奇威塔成了一座金色的城堡,可惜還未拍下,轉瞬即逝。

這條通往天空之城的高架步道橋是1965年間重建的,原來是座石頭橋,毀於爾二戰期間。走向奇威塔,"惡地谷"吹來陣陣疾風,奇威塔四周的巖體就是被這樣漸漸剝落的吧?

長橋的盡頭,奇威塔滄桑的城門連接著五道拱門過道, 圓潤光滑的鵝卵石路面和兩側同樣光潤的石臺階昭示著悠長的歲月,走進拱門,就走進了天空之城的舊日時光,創造者伊特魯尼亞人在這片凝灰岩高地上建造的城池,它經歷了怎樣的風雨呢?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那座高高的鐘樓下面是座教堂,教堂廣場就是整個城池的中心了,我們就住在教堂旁邊的B&B民宿酒店——一所古老的中世紀建築裡,已經是暮色低垂。接待完我們,主人就穿過長橋回到那頭的巴尼奧雷焦了,剩下我們幾人獨自享用這棟建築。晚餐後,我們先徜徉一會夜幕下的古城吧!

古城很小,長不過300米,最寬處只有100米。我們走在唯一的主街道上,兩側是粗獷古樸的石牆石屋,高低錯落的排列,橘紅色的路燈忽明忽暗,主街兩側深處更細小的路徑,風就從峽谷吹來,吹過懸崖的房屋,彙集到主街道上。

空空無人的小城池,據說最多時節的夏季有常住人口幾十人,而到了冬季只有七個居民,七人之城!

回到酒店,教堂邊的酒吧幾個老者安靜的品酒,廣場上幾個嬉戲玩鬧的孩子,給冷清的小城帶來歡笑。在每個路過的小城古鎮住宿一晚,可以體會最樸素生動的尋常百味,我很喜歡這樣的旅行。

B&B的內部古樸使用,黑黢黢的巨大壁爐佔據了半個牆面,四面掛滿了奇威塔的資料照片,那張懸空雲海之中的天空之城照片太迷人了,幾幅古畫、幾間擺件鮮花透露出主人濃濃的生活情趣。踩著吱呀作響的地板樓梯,我們走進中世紀的時光…

我站在三樓房間的窗前看夜幕下的奇威塔,夏夜涼爽微寒的風吹過,簾布微動,篡改詩一首:你站在窗前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下看你,微風裝飾了你的窗子,你閃瞎了別人的眼窩!文藝不文藝?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清晨,細細去品味這座城!

奇威塔的清晨是淡藍色的,厚朴微涼的空氣充盈著小城。拱門過道處,一老一少兩人正在清掃街道,快樂而認真,用意大利語給我打招呼,我會以"貓寧",我蹩腳的英文再無法進行交流了,實際上我的問題還多著呢:拱門為何有五道?城門上鑲嵌的獅子石雕有什麼的寓意?

太陽昇起,金光縷縷照射在斑駁的牆壁上,房屋的某處外牆上總能看見一幅圖畫或者瓷像:一位母親懷抱嬰幼兒,是不是和中國的送子觀音寓意相同呢?也許表現母性的博大深愛?還有些青灰色的石塊鑲嵌在米黃色的石塊中,雕刻打磨出各種圖案,沒有任何文字(實際上有了文字我也看不懂)。2500多年前,意大利半島上最古老文明的創造者伊特魯尼亞人建造了這座繁華一時的城池,如今留下深深的痕跡,有些造型獨特的條石會伸出外牆,一人多高,觸摸它們,一種遠古的聲音徐徐傳來:我是拴馬的!和中式古宅竟然不謀而和,我的中華歷史文明優越感稍稍下挫了一點。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厚重的牆體、半圓形的拱劵、窄小的窗戶、巨大的塔樓,奇威塔處處是這樣的建築風格,這就是歐洲中世紀的特徵風格,被稱為"羅曼式",原石經過切割打磨,充滿著蜂窩孔,透著粗糲樸素之美!

奇威塔依託的高地太脆弱了,邊緣不停地塌陷將古老的建築帶入谷底,形成懸崖,所以它有另外一個悲傷的名字——"垂死之城",很久才見到一位原住民,他好奇的打量著我們幾個亞洲面孔。即便是這樣的孤城空巷,家家戶戶,臺前階下窗臺牆壁上佈滿鮮花綠植,生機盎然,垂暮的小城孕育著另一種重生輪迴!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小城的東側盡頭可以下到谷底去,陽光將這側懸崖塗抹成了紅色,仰望峭壁,似乎都能聽見凝灰岩撲簌簌落下的動靜。一處房屋被懸崖剖開,成了開放式的半截,一幅石像鑲嵌在牆壁,仔細辨認字母,回來查資料得知:聖德文(San Bonaventura),出生在奇威塔,被天主教廷封為聖人,但丁《神曲》中提到的神學家。小城除了聖人,還留下了許多地下設施,被厚厚的玻璃遮蓋,造城理念非常科學,可是,它還能抵禦多少年的風雨呢?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小城實在太小了,回到教堂廣場時陽光照射在我們的酒店,我的同伴正好依窗而立,"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想必中世紀的女子們也會坐在那方窄窄的窗前淚水漣漣吧?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離開奇威塔,回望這座孤獨的城池,不知它的未來是否如天空之城般幻化為新,還是垂暮消失歸於塵埃,我們永遠無法預測。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一座孤懸天空的中世紀城池,只有七個人居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