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甘肅建投幫扶下的“精氣神”

2019年以來,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小關鄉幫扶村實際,全面調整脫貧攻堅機制,集中力量打好脫貧攻堅戰。成立專職部門,抓好脫貧攻堅工作;制定《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提出“教育幫扶、技能培訓、勞務輸出、基礎建設和組織互幫共建”等五大幫扶工程;進一步充實幫扶力量,從基層單位抽調7名後備幹部,脫離原崗位,長期駐村開展幫扶工作,進一步拉近到村到戶幫扶距離;制定《駐村幫扶管理辦法》,對駐村幫扶、生活待遇、考核監督等作出詳細規定,為駐村幫扶提供堅強保障;建立了甘肅建投精準扶貧微信群和公眾平臺,對集團總公司所有幫扶措施以及黨和國家精準扶貧相關政策進行及時宣傳報道,增強脫貧攻堅輿論氛圍。

不僅通過“捐資幫扶”構建起了扶貧工作的“筋骨肉”,同時通過‘培訓+就業’,“扶貧先扶智”斬斷貧困代際傳遞,提起了幫扶工作的“精氣神”,扶貧過程中,駐村幹部與貧困村民結下了深厚情誼,留下了許多感人故事。

扶貧故事·片段(一)

飛雪散落漫天。當駐村工作隊走進馬熱蘇力老人家裡時,一股香甜的烤紅薯香味飄滿整個院子,嶄新的院牆、大門、房屋、都已陸續修好,屋子乾淨整潔,爐火燒得正旺,新年將近,農家顯得小院喜氣洋洋。

馬熱蘇力老兩口今天都在,見到駐村幹部,老漢眼裡滿是歡喜,急忙下炕迎了上來,執意拉駐村幹部上炕喝茶。老人又趕忙招呼老伴去把家裡散養的草雞殺上一隻給“娃娃們”吃。駐村幹部趕忙攔住老人,拉到炕頭便嘮起了家常。

老阿姨說:“咱們甘肅建投幫我們把破爛的老房子、老院牆、大門都翻新了,還給我的娃教技術讓他打工多掙錢,可你們為啥每次來都不肯留下吃飯,俺家可是比你們剛來那時候好多了……”。老阿姨趕忙將剛剛烤熟的紅薯拿出來塞進駐村幹部手裡,看到“孩子們”接過了香氣四溢的紅薯,這才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當駐村幹部詢問家裡再有啥困難時,馬熱蘇力忙擺手說:“不困難、不困難,現在吃喝不愁,住的也是新房子。”“房子是村裡人的一個門面,以前根本沒指望,土房子、土院牆都是快塌的。多虧了咱們甘肅建投。現在全家都有奔頭了,也敢想著踏踏實實出門打工掙錢,過更好的日子。”

馬熱蘇力一家四口,以前只有幾間舊瓦房,年久失修,由於家裡困難,兒子娶不起媳婦常年不回家,老人靠打零工和老伴度日,去年由於暴雨,他家裡的土院牆部分倒塌。甘肅建投駐大茨灘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及時入戶瞭解情況,協調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出資幫助修建安全住房。對家中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加強創收能力。經常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經過這幾年的幫扶,他們家在脫貧攻堅的決勝階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馬熱蘇力老人對黨和政府發自內心的感激,對甘肅建投的幫助更是分外感謝。

“甘肅建投來了以後,你看,村裡再也沒有一戶危房,道路再也不再泥濘,垃圾車每天都來清理垃圾,晚上太陽能路燈照的哪裡都是亮堂堂,心裡也是亮堂堂的......”臨走之際,老兩口一邊細數著甘肅建投的種種幫助,一邊拉著手一遍遍地挽留“孩子們”。

“這種視為親人般的真情,就是我們幫扶單位、幫扶幹部最大的收穫”從老人家出來,駐村幹部內心分外溫暖,他們也在回憶著幫扶工作的點點滴滴。

大雪沒有停下的意思,那是灑落在春天希望的種子……

扶貧故事·片段(二)

六月的小關村,藍天白雲豔陽高照,熾熱的陽光鋪滿這片山區土地。

這天,是駐村工作隊第五次來到馬佔雲家,馬佔雲說,他家的蜜蜂分家了,新的蜂王帶著蜜蜂要尋找新家,不留住的話就要飛走了。這對馬佔雲來說可是巨大的損失。看到馬佔雲拖著受傷的殘肢揹著噴霧器急的直打轉,駐村幹部換下馬佔雲,背起噴霧器趕忙追著蜂群噴水,另一人則尋找著蜂王的落腳點。來回大約半個多小時,蜂兒才飛累,落到了一顆枯樹樁頭,終於停了下來。駐村幹部又全副武裝爬上樹,讓蜂歸籠,不到一個小時蜂群全部進入了新的蜂巢。

“兩天前一群新蜂因為我腿疼沒收住飛走了,對我損失太大了。”馬佔雲遺憾的說道,自己是殘疾人,老伴走得早,只有養蜜蜂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兒子也沒有一技之長,靠打零工掙錢。馬佔雲回憶起這些年的苦,又感受到被幫扶的甜,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去年因為暴雨,家又在河邊,院牆被洪水沖垮了,住的房子成了危房不安全,真的很感謝甘肅建投,來我家裡瞭解情況,出面協調申請了新農村住房,如果不是你們,我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樣……還有去年甘肅建投組織培訓架子工,我讓兒子去參加培訓,甘肅建投又幫忙找工作,一個月能夠收入五千元,一年能掙四五萬,日子比起以前好多了。”

回頭瞅瞅已經安然自若的蜂群,馬佔雲心裡一下子輕鬆許多,忙繼續說道:“去年我開始學習,養了五箱蜜蜂,通過參加培訓,年底蜜蜂達到了十五箱,收入了一萬元,今年預計發展三十五箱,計劃今年的蜂蜜收入達到兩萬元,到明年我至少可以養四十箱了,收入肯定就高了。過了今年,我和兒子再也不想戴貧困戶的帽子了,雖然我肢體殘疾,但我可以通過養蜜蜂改變窮苦面貌,今年脫貧沒問題!”駐村幹部打心眼裡為老馬高興,在工作隊的幫助下,馬佔雲在網上賣了不少蜂蜜,不僅解決了他家的蜂蜜滯銷問題,又以高於當地價增加了收入,不但帶動了周邊的困難群眾參與蜜蜂的養殖,也使自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前些天在新農村碰見馬佔雲,他滿臉幸福,告知工作隊,自己找了個老伴,兒子在浙江那邊也娶了媳婦,明年他家就要有小孫子了。

今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年,小關鄉一些貧困群眾真切感受到我們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感受到甘肅建投的真情實意,他們在脫貧奔小康的道路上越幹越有勁頭!

扶貧故事·片段(三)

一封感謝信

尊敬的甘肅建投領導、幫扶責任人:

您們好,我叫安海忠,感激的話語沒法形容我內心的感恩,我的家在甘肅最貧困、最落後的地方---積石山縣小關鄉尕陰窪村。這裡的氣候環境就像她的名字,陰冷而又潮溼,貧瘠的土地難以孕育豐收的喜悅,貧窮的帽子扣得嚴嚴實實怎麼也摘不掉,然而這一切伴隨著甘肅建投的幫扶即將成為過去!

2019年高考結束,我為了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隨即背上行囊,南下到廠子打工。但喜從天降,鮮紅的錄取通知書降臨我貧困的家,我的爸爸卻吃力地嘆著氣:“兩個娃都要上學,供不起啊,要不讓尕的老二不要讀了,出去打工供老大吧……”爺爺一遍遍的摸著錄取通知書,喜極而泣“幾輩人的堅守,家裡總算出了個大學生,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兩個都要供”,七十多歲的爺爺便在村裡打起了零工,只為我有足夠的學費。當甘肅建投派來的扶貧幹部張哥(張彥軍)得知我被錄取後,想盡一切辦法為我尋找資助,揹著電腦來回奔波在鄉政府與縣扶貧辦,最終為我申請到了中國農業銀行的“金穗”助學金5000元,又送來了申請甘肅建投的教育幫扶資金錶。

8月24日我打工回到了家,得知今年我是村裡唯一一個考上大學的,熱情的親戚朋友、鄉親們都來慶祝,扶貧幹部張哥帶著甘肅建投幫扶責任人的關愛“金秋助學2000元”前來道賀,感動了在坐的每個親戚鄰人。爺爺發自真心地與鄉親們說起了甘肅建投這幾年為我們村裡做了很多好事,給學校裡的娃娃不僅發了校服書包,捐贈了愛心書屋、教學用品,還建立了教育扶貧資金,讓村裡的很多人改變了以往的教育觀念;乾乾淨淨的道路上再也看不到亂丟的垃圾,得益於到處擺放的垃圾桶和垃圾車;晚上亮如白晝的太陽能路燈,告別了夜晚的漆黑;專業技能的培訓讓家家戶戶都走上了致富路……這一切在甘肅建投的幫助下使我的家鄉越來越美,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說不完道不盡的感激之情難於言表,我已踏上高校的求學路,肩負鄉親們的囑託,胸懷感激,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努力爭取加入甘肅建投這個大家庭,回報甘肅建投,回報社會!再次感謝甘肅建投的領導。

此致

敬禮

寫信人:安海忠

2019年8月25日

來源 :甘肅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