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黑龍江省雞西市十大著名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揭曉

雞西於1957年建市,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為主體。林密鐵路、城雞鐵路,鶴大、雞虎高速公路貫穿雞西市。截至2018年末,雞西市戶籍總人口172.7萬人。

黑龍江省雞西市十大著名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揭曉

1、鐵西森林公園


鐵西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太平鄉北部的鐵西林場內。方(正)虎(林)旅遊公路或七(臺河)密(山)旅遊公路都可到達。距密山市區58.5公里。森林公園屬山嶽生態自然風景區。因山中古榛子繁茂獨特而得名。森林公園總面積20平方公里。區內有300米以上山峰30餘座,其中代表性山嶽主峰海拔500米。榛子山奇松怪嶺,榛被茂密彎延曲折,10萬平方米的荷花塘,53萬平方米的人工水庫,塔頭湖河塔,天然游泳池,自然野生垂釣池,是黑龍江省東部集山、水、花、草、魚、野生飛禽為一體,以秀、峻、幽、靜著稱的一座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態園。森林公園即是科考、野營、教學的重要場所,又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療養的理想勝地。這座佔地面積12萬畝的森林公園,群山環繞,溪水潺潺,景色秀美,是黑龍江省第一家由農民投資建造的。昔日的荒山禿嶺、窮溝亂壑的不毛之地,經當地人的艱苦墾荒、不懈努力,植下青松2萬畝,開發良田4000畝。


2、當壁鎮旅遊區


當壁鎮旅遊區國際重要溼地、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縣級)東南部,與俄羅斯隔河相望,南臨興凱湖,北依完達山脈,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距雞西市120公里、密山市36公里,通往景區的是國家二級公路——密當公路,交通快捷、便利。是集遊覽、觀光、會務、休閒、避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度假區。度假區始建於1985年,1988年國家批准當壁鎮邊境貿易經濟合作開發區,2002年省農墾總局批准建設當壁鎮邊境貿易旅遊經濟合作開發區。旅遊度假區總體面積27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3.8平方公里。中俄界湖興凱湖總面積4380平方公里,北屬中國,南屬俄羅斯,中方面積1080平方公里。度假區位於興凱湖自然保護區的最西端,有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的最小邊界橋白稜河橋、-將軍陵園、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湖濱鹿苑、興凱湖大白魚繁育基地和生態農業觀光園。興凱湖以盛產大白魚而聞名中外。


3、麒麟山


麒麟山風景區位於黑龍江省雞東縣興農鎮西側,距雞西市中心約42公里,它的特點是自然景觀秀麗迷人,人文景觀別緻新穎、山峰陡峭、湖水清幽,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風景區的大門樓高8米、寬20米,採用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建築風格,金色琉璃瓦、琺琅式的彩繪、大紅色的門柱、花崗岩的底座,整個建築給人一種氣勢恢弘的建築美感。進了這個大門樓,沿著盤山公路蜿蜒曲折行駛沒多久,就到了麒麟山莊,對面的山峰就是著名的麒麟峰。這座山峰頭朝北、尾朝南,北峰似麒麟的頭角,麒麟的尾,細看起伏的山脈,猶如麒麟的腰身,故叫麒麟山。這裡有風格各異的星級賓館,而整個山莊最具特色的建築是順330峰南坡修建的10棟日式風格的別墅。到這裡來可領略日本富士山下那扶桑民族的異國情調。服務中心大樓集餐飲、娛樂於一體。B樓是住宿房間和室內游泳池。兩樓一動一靜、相互輝映、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新建成的學子樓則給山莊帶來了文化氛圍。


4、北大荒書法長廊景區


北大荒書法長廊景區北京往北是北大荒。密山,北大荒文化的發源地。當年,-將軍在這裡親手點燃了第一把荒火,老照片記錄了這一歷史性時刻。今天,密山北大荒書法長廊又把北大荒的歷史刻入了堅石。乘車從密山市出發,不到20分鐘,雲水山莊映入眼簾。面水背山,北大荒書法長廊裡書碑立異爭奇,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融為一體。書法長廊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在密山工作過的革命前輩,如-、吳亮平以及後來成為共和國空軍司令的王海等人的手跡。二是為開發北大荒做出過貢獻的文化名人,如丁玲、艾青、聶紺弩、吳祖光等人的書作。三是我國現代著名書法家,如啟功、邵宇、沈鵬等人的墨寶。這裡不只是書法藝術的宏偉殿堂,更是傳承北大荒歷史、精神和文化的熊熊聖火。踏進書法長廊,正中是“書聖”王羲之的巨幅雕像,基座雕刻著那首名聞千古的《蘭亭序》。右首石碑上,丁玲日記手稿依依傾訴:“密山,我是喜歡你的。你容納了那麼多豪情滿懷的墾荒者。


5、興凱湖


興凱湖為滿語,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在黑龍江省東南部,北部屬中國,南部屬俄羅斯。面積4,380平方公里。12月開始封凍,10到15天內湖面全部凍結。2月底到3月初冰層厚達0.9公尺。4月中、下旬解凍。環湖多沼澤,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質。湖水混濁,透明度僅60公分。湖水從東北部龍王廟附近流出為松阿察河,注入烏蘇里江。富產魚類。是國家(4A級)度假、養生、旅遊勝地,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罕見的原生態溼地環境已成為攝影人心中的理想國及影視劇外景拍攝基地。興凱湖和小興凱湖雖然離得很近,景觀卻迥然不同。小興凱湖溫柔恬靜,魚躍鳥飛,帆影點點,湖水靜悄悄的,水面平如明境,是我國內湖。大興凱湖煙波浩淼,天水一色,橫無際涯,氣勢磅礴,被稱為“綠寶石”。環湖多沼澤,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質。湖水混濁,透明度僅60公分。


6、興凱湖觀鳥景區


興凱湖觀鳥景區興凱湖溼地面積2225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境內溼地連成一片,是世界最大的三塊溼地之一。溼地內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有世界重要候鳥235種,其中金雕、白肩雕、虎頭海雕、白尾海雕、東方白顴、丹頂鶴、白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9種為國家一類保護鳥類。野生丹頂鶴棲息繁殖量有100多隻,是全國最大的候鳥遷徙“驛站”,被譽為“候鳥的天堂”。興凱湖觀鳥景區位於密山市境內的興凱湖,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被評為以溼地為主的國家地質公園,加入了中國人與生物圈組織。興凱湖地質公園位於興凱湖盆地和蜂蜜山南部,西起白稜河口、北鄰穆稜河,東以松阿察河、南以大興凱湖與俄羅斯相交,面積為2989.85平方公里。興凱湖地質公園內集水域、湖崗、溼地等地質遺蹟於一體,佈局巧妙獨特,地質遺蹟齊全,風光神奇美麗,人文景觀眾多,個性獨特鮮明。


7、虎林月牙湖自然保護區


位於虎林市東北方,距虎頭鎮18公里,月牙湖形似一勾彎月,因此得名。1986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了以生長小葉樟為主的草地類型自然保護區,面積5133公頃。1987年9月被國家正式批准為“草地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佔地七萬七千畝,其中湖面約五千餘畝,湖東側尖端有一條緩緩的細流與烏蘇里江緊緊相連。月牙湖自然保護區生長著原始的生態物種,喬木50種、灌木70屬、各種草類413種,這裡棲息著汗達犴、狍子、黑熊、烏蘇裡貉、鷹鼠、雪裡白兔、丹頂鶴、天鵝、鷺鷥、鴛鴦等40餘種珍貴的動物。鳥蘇里江上的鳥島,距旅遊區只有三千二百米,最近處僅有一千米左右。湖內以盛產鯽魚而聞名,還產鯉魚、鯰魚、狗魚等。保護區地處穆稜河:興凱湖平原北緣,海拔50米左右,地勢低窪,草地、沼澤、湖泡相間。有草甸類草場、沼澤化草甸類草場和沼澤類草場等草地類型,生長小葉樟、狹葉甜菜、毛果苔草、柳葉繡線菊等。


8、體會滿族“走百病”


體會滿族“走百病”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德州婦女登上南城門,走到大寺閣,俗諺:“爬爬城,不腰疼。”黃縣(今龍口市)婦女走百病必須過西關的月牙橋。莒縣農村男女老少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鄄城的人們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騎上牛、馬、驢、騾在大路上奔跑,謂之“跑百令”,諺曰:“跑一跑,不見老”,類同走老貌。有的地方人們登高遠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有的人在家灸衣帶,謂之“灸百病”。濰縣(今濰城區)的走百病最有特色,十六日這天,婦女進香到東北城上的真武祠,先在暗中摩弄真武大帝陪神趙玄壇所跨的木虎,俗稱“老貓”,據說摸摸老貓,一年不生疾病;又在神祠庭前以艾灸左右兩個石人,據說灸石老、石婆,一年不生瘡癤,總稱“跑老貓”。


9、興凱湖蓮花旅遊區


興凱湖蓮花旅遊區總面積4380平方公里,北屬中國(1080平方公里),南屬俄羅斯,南北長98公里,東西寬50公里。平均水深3米,最深入10米,呈葫蘆形,琵琶狀,蓄水容量283億立方米,國家一級水質。以“水域浩瀚、氣勢磅礴”著稱。小興凱湖是我國內陸湖,面積176平方公里。憑“蘆蕩茂密、漁豐水美”聞名。屬地質構造湖,距今約1億年前,在晚白堊紀時期,受地質運動影響,興凱湖地區分別沿三條斷裂帶開始斷陷,由開始的鏈珠狀湖泊合併成了三個稍大些的帶狀湖泊。古近紀中期,坳陷最先發育,帶狀湖泊逐漸加深,三處水域連成一片,形成廣域的大興凱湖。古近紀末,盆地開始抬升,廣域的大興凱湖湖水漸漸萎縮,至新世紀末—第四紀初,中央隆起帶全面露出水面,因湖水退縮,被中央隆起帶隔成南北兩湖。進入第四紀,主要受構造運動控制,以及氣候冷暖、乾溼變化的影響,發生了六次湖退和一次湖進,最終於盆地的南部留下這廣闊似海的橢圓形湖泊。


10、蜂蜜山景區


蜂蜜山景區蜂蜜山景區。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縣級)東南部。方(正)虎(林)、雞(西)圖(門)公路,201國道可達。距雞西市區130公里。以森林、溼地為主自然風景區。蜂蜜山的形成可追溯到興凱湖盆地的初始階段,歷經了擴展、萎縮多次變遷過程,中央隆起帶全面露出水面,進入第四紀,主要受構造運動控制,最終於盆地的北部形成山脈。蜂蜜山主峰海拔574米,突兀於群山之上,山勢陡峭,林木茂密,綿延數十公里。蜂蜜山林木茂密,山頂奇石遍佈,鬼斧神工,景緻天成。有著名的駱駝峰、斧劈澗、仙人床、羅漢石、望湖松、古棧道、十字天等景觀。駱駝峰是蜂蜜山的主峰,遠遠望去酷似一高大的駱駝臥于山頂。稍走近些,駱駝的眼睛、嘴角清晰可見,栩栩如生。相傳,玉皇大帝帳下有一個主管水的天神,原以一個神駝為坐騎。此神駝澇可吸水,旱可行雨,能保一方風調雨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