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晚年的焦慮

對於“晚年”,詞典上的解釋是,“人生最後一個時期。”

但這一時期究竟有多長?詞典並沒有做出交代。當然這也是不容易說清楚的事,貿貿然說出來,反而會影響作為工具書的權威性。

我們不是詞典編撰者,不必有權威與否的顧慮,不妨以五年為期,暫且假定“晚年”指人生最後五年時間吧。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由於不同人的壽命是不同的,不同人的晚年,其實對應於不同的年齡。

以周家三兄弟為例。

老大樹人(1881~1936),享年55歲。

老二作人(1885~1967)享年83歲。

老三建人(1888~1984)享年94歲。

這就意味著,老大魯迅的晚年從50歲開始,老二作人的晚年從78歲開始,老三建人的晚年從89歲開始。

同為兄弟,晚年的起點相差很大,老二的晚年比老大的晚年遲28年,老三的晚年比老二的晚年遲了11年,比老大的晚年竟遲了49年!

生命有許多奇妙之處,這是其中之一:你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活多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進入了晚年。

有的人早已進入晚年,卻渾然不覺,還在那裡蠅營狗苟得隴望蜀委曲求全削足適履。

有的人遠沒進入晚年,卻早已老氣橫秋坐困愁城甚至身如槁木心如枯井了。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退休前,老王最大的焦慮是怕自己無法熬到領取退休金,那這一輩子豈不太冤?這並非杞人憂天,同學同事朋友中間的前車之鑑不在少數。退休後,養老金經過幾次增加,不僅足以保證生活的寬裕,常常不得不借助晚輩之手幫助消費。於是,老王最大的焦慮就變成了不知自己的晚年會在何時悄悄來臨?甚至考慮過找人算算“定數”,又怕這所謂的“定數”並不可靠,白白被騙取錢財,徒增笑柄。

由此聯想到的另一個問題是,不知到自己晚年的起點和自己生命的終點,這種制度安排是否仁慈,是否人性化?

我們不妨比較一下知道不知道這兩種情形。

其一,不知道的情形。

在這種情形下,不知晚年的起點和生命的終點,不知老之已至,人們可能比較容易保持樂觀的情緒。

有位同事在57歲上突然發作心臟病死了。在餐桌上與一夥老鄉議及此事,多數人都為他還沒有安享過一天晚年,領取過一分錢退休金就去世了,感到十分惋惜和遺憾。

唯獨一位大夫看法與眾不同,表示:這種突然死亡法,是當事人痛苦最少的一種死法。

作為對死亡見多識廣的醫生,他的看法顯然不容忽視。

不知道的情形一個很明顯的缺憾就是,人們可能對自己的生命週期做出錯誤的安排。

生命週期很短,卻做了長期安排;或者生命週期很長,卻做了短期打算,都是令人遺憾的。

比如裝孫子,是一項難度極高的行為,本身似乎也並不具有什麼吸引力。但在這個世界上尤其在一些神奇的土地上,裝孫子的人觸目皆是。不能排除其中極個別的是與生俱來的賤骨頭,絕大多數人可能是因為覺得後面還有很長的日子,“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為了長期當爺爺,付出短期裝孫子的代價還是值得的。如果他活得足夠長,這可能確實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唯一的危險就是,萬一活得不夠長,短期裝孫子就淪為一輩子裝孫子了。一輩子裝孫子,就不再是“裝”了,在別人眼裡就是蓋棺論定的真孫子了。

反之亦然。生命週期很長,卻以為很短,經常性地處於即將告別人世的精神狀態之中,百無聊賴,悽悽慘慘慼戚,生命的質量無疑會大打折扣。

其二,知道的情形。

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生命的終點,知道自己的晚年什麼時候開始,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他可以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節奏。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已經處於生命的晚年,即使他只有45歲,我看,十有八九,他會失去裝孫子的雅興,天子呼來不上船,讓自己活得率真膽大一些。

當然,“知道”也會有副作用,可能會給人們的生活投下濃郁的陰影,很難避免被焦慮、惆悵、憂鬱和悲哀這些一般認為屬於負面情緒的糾結。

前幾年,有一位尚未退休的朋友不幸處於癌症晚期,經過一段時間勉為其難的治療之後,醫生告知其家屬和親近的朋友,就在這兩天了,準備後事吧。可他本人的生命慾望還很強,不覺得自己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這時,該不該讓他知道“就在這兩天了”呢?

有兩種觀點。

一種認為,不知道更好,知道了更加痛苦。

另一種觀點與之相反,主張應該讓他知道,至少可以讓他來得及考慮和交待後事,這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最後,大家選擇了後者,推舉一位在朋友圈中較有氣場的代表出面對他做了如實的形勢通報。聽後,他有些意外,一愣,但還是尊嚴地接受了這無奈的結局,冷靜地安排了後事。他去世之後,這些臨終安排一一得到遵守。

這個事例具有啟示意義:有得必有失,知道不知道晚年的起點和生命的終點,各有利弊。

問題是你到底想要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