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直播帶貨月入10000000元?假貨氾濫,收割粉絲,直播亂象何時休?

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生意!

哪裡有暴利,哪裡就會有犯罪!

這不是個例,而是人性。很少有人又能夠在暴利面前保持清醒。

有人曾經說過,人之所以保持道德是因為給的誘惑不夠大;

馬克思曾在《資本論》中引用過這樣一段話:“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這裡雖然說的是資本,但是資本的背後就是人性。

目前國內肆意氾濫的直播帶貨就有不少主播鋌而走險走上了售假之路,因為利潤很多是到了鋌而走險的地步。

1

直播有多賺錢?

直播在進化,主播卻是不變的貪心。

前幾年,直播火起來的時候,賺錢方式還主要是靠打賞賺錢。當然主播遇到一些出手闊綽的土豪也是可以線下見面的,不過很多主播在線下是見光死的。

直播帶貨月入10000000元?假貨氾濫,收割粉絲,直播亂象何時休?

到了後來,人們發現網上打賞的人變少了,便開始轉向直播帶貨。主播呢也不需要觀眾打賞,如果喜歡的話就直接購買貨物就行。

最主要的是主播推薦的東西都是“物美價廉”的哦!

也正是在主播的三寸不爛之舌的推銷之下,貨物銷量堪稱驚人。

據統計,2018年,淘寶一姐薇婭年帶貨量為27億元,按照分成比例,薇婭一年可以賺到5億元。

直播帶貨月入10000000元?假貨氾濫,收割粉絲,直播亂象何時休?

Oh my god!你沒有看錯,一個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看過的人,她憑藉一己之力可以賣到27億元。

你們知道27億元是什麼概念嗎?

截止目前,A股共有3761家上市公司,年營收低於27億元的公司為2517家。

薇婭一個人打敗了上市公司中67%的公司,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神奇的世界。

除了薇婭之外,快手大V散打哥在快手賣貨節上一天賣出1.6億元,淨收入3000萬元。

直播帶貨月入10000000元?假貨氾濫,收割粉絲,直播亂象何時休?

對的,人家一天就賺了很多人十輩子都賺不來錢,關鍵這還不是企業家,也不是明星。

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2

瘋狂的背後透露著虛假

事先聲明,在這裡我不是說薇婭和散打哥售假,而是指有些主播具有明顯的售假行為。

在這裡需要詢問大家一個常識性問題,你們感覺賣貴的真貨賺錢還是賣便宜的假貨賺錢?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人們都喜歡買到便宜的好貨。可是古人早就告訴過我們“便宜沒好貨”。

近日,據江蘇新聞報道,網友小顧在快手平臺上關注了一位戶外網紅主播阿宇。

這位主播一開始主要直播一些戶外活動,後來則開始在直播中推銷一些產品。

阿宇介紹了一款羽絨服引起了小顧的興趣,據介紹,這款羽絨服的材質是白鵝絨的,原價需要1000多元,為了回饋廣大粉絲的厚愛,現價只要185元。

直播帶貨月入10000000元?假貨氾濫,收割粉絲,直播亂象何時休?

這麼便宜的價格,小顧一時沒有忍住就下單了。在阿宇直播的一個小時內,銷量竟然高達17881件,銷售額331萬元。

可是收到貨物後小顧瞬間就蒙了,因為羽絨服上品牌生產廠家這些基本信息一概沒有,說白了就是一個三無產品。

三無產品的材質自然也是令人堪憂,說好的白鵝絨,最後竟變成了70%的滌綸加上30%的灰鴨絨。

在直播平臺上買到假貨的也不只是小顧一人。

在我國南方的某些民房內專門有一批模仿大牌包包的手工作坊,相似度高達95%。原價3萬多元的愛馬仕包包,他們在直播平臺上售價為3000元。

為什麼要賣這麼便宜呢?

因為他說他有特殊的渠道關係,而專櫃價格之所以會這麼貴是因為經過了很多層經銷商,因為才賣那麼貴。

殊不知,3000多元的愛馬仕包包全是假貨,只不過在這裡邊有著一層層的利益鏈,比如說有專門的售賣外國小票的公司,也有那種製造可以辨真假的二維碼的公司。

實際上,全是假的!

直播帶貨月入10000000元?假貨氾濫,收割粉絲,直播亂象何時休?

3

不要被表面現象所矇蔽了

有時候看著一些知名主播在推銷產品的時候,銷量會蹭蹭的上漲,這時人們往往會有一種心理暗示,這麼多人都買了,我也要買。就算是騙人的,那也有這麼多人陪著你。

可是,你只看到了那些銷量的變化,你怎麼知道這些銷量的背後就是很多個個體呢?

我想,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刷單這個詞吧?

在直播第一代的時候,一些人為了帶動別人刷禮物給主播,他們專門花費幾百萬上千萬給某一個主播打賞,硬生生用錢把主播的知名度和收入給砸出來。

可是這些土豪刷的禮物是可以退回來的,他們無非就是玩了一個左手倒右手的遊戲而已。

前段時間有個大主播就與他所在的平臺撕了起來,因為他為了自己刷一個排名,自己充值了1000多萬元,可是禮物刷完之後,平臺不給退錢,這就尷尬了。

總之,互聯網上,多保持一份理性,就會少一次被收割。

對於售假主播,我想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法律界人士表示銷售三無產品已經超出了普通消費糾紛範疇,相關人員涉嫌違法犯罪。

因此,某些主播別到最後賺了很多錢,結果年紀輕輕被抓走,這樣的人生應該不是他們想要的。

創業小貼士:

無論是製假還是售假,都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標籤。

一旦標籤形成,那就只能做一隻“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