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孩子遇事慌亂不知所措,丟三拉四,這是“心智帶寬”影響孩子行為

閨蜜早上要送孩子去幼兒園,結果孩子特別慌亂,一會兒忘了拿玩具,一會兒想要帶水杯,閨蜜安撫孩子說“快遲到了,可以先出發,有忘記的東西媽媽可以晚一些再給你送去!”可是孩子卻仍然很慌亂,總有新的問題出現。

閨蜜眼看著時間來不及了,就把孩子塞上了車,結果孩子哭天抹淚的說“媽媽,我還想要上廁所!”閨蜜對此也很是無語。平時出去玩,孩子也是有一堆的事情處理不完,慌慌張張的樣子讓閨蜜又好氣又好笑。

孩子遇事慌亂的情況很常見,這與孩子生活經驗的缺乏有一定的關係。當家長髮現這種情況時通常會認為是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缺乏。但是事實上,這也並非是處理能力方面的問題,這與孩子的“心智帶”寬有些一定的關係。

孩子遇事慌亂不知所措,丟三拉四,這是“心智帶寬”影響孩子行為

何為“心智帶寬”

很多家長並不瞭解這個概念,它指的是大腦在固定的時間內能夠處理的問題量。人體的大腦的認知能力、處理能力以及專注能力都會有一個限定範圍,當人們接收的環境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定範圍後就很容易造成任務無法有效率的完成。

這就像是一個交通網絡,當往來的車輛超過了交通網絡的荷載力,這就很容易有交通堵塞的情況產生。當有車輛不停地加塞時,交通很容易出現癱瘓的情況。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有的人卻淪為了“時間的窮人”。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不同的環境刺激“加塞”了本就有限的時間閾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分散了大腦的專注能力、控制能力以及認知能力。

暢通的交通網絡是以有一定的閒置空間,所以當人們不假思索的把生活中的各種刺激都推給大腦時,閒置的空間就會被佔用,這就很可能會造成“擁堵”的情況發生,影響人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效率。

孩子遇事慌亂不知所措,丟三拉四,這是“心智帶寬”影響孩子行為

“心智帶寬”被佔用,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1造成孩子的拖延習慣

當孩子所需要處理的環境刺激過多的時候,自身的控制能力就會受到影響,使得孩子的行動力也受到影響。處理事物的效率過低就會造成孩子拖延的行為顯現。過多的繁雜反而讓孩子無法進入處理問題的狀態。

2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當孩子的接收的環境刺激過於混亂時,孩子對於問題的處理就會變得手足無措,接觸有效環境刺激的幾率會有影響。大腦被無用的瑣事所佔據,沒有精力去接收更為複雜的積極影響因素。

3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當人們打電話的時候,如果一方是專注的打電話,而另一方是一邊打電話一邊忙其他的事情,這時專注的一方就會覺得對方的反應很慢,對問題的接受程度和反應程度都有所欠缺。也就是說,其他的事情分散了人的專注力,造成了人反應慢的情況發生。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拖延的行為表現,對於時間的認知觀念不足,遇到事情手足無措的時候,家長們先不必懷疑孩子的處理事情的能力,從“心智帶寬”的方面進行干預,可以讓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孩子遇事慌亂不知所措,丟三拉四,這是“心智帶寬”影響孩子行為

家長該如何幫孩子管理好自己的“心智帶寬”?

1減少過於複雜的環境刺激

家長們會發現,當孩子在忙於兩件不同的事情時,很容易有精力分散的情況發生,比如說,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作業沒寫好,電視沒看好。加塞的環境刺激阻礙了孩子對刺激的處理能力表現。

“一心二用”的方式並不適合孩子,所以當孩子在專心地玩遊戲的時候,父母不要過多的干預,因為孩子的帶寬閾值是有限的,過多的環境刺激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很混亂,不利於孩子對問題進行認知和處理。

2適當地疏解孩子內心的時間匱乏感

當孩子感受到時間很緊迫時,內心會覺得很焦急,在行為表現上也非常的急躁,在這樣的情緒影響下,孩子的處理問題的能力收到了抑制,做事的效率被降低,孩子的行為表現越發的慌亂。

當孩子感受到時間不夠用的時候,內心會有非常明顯的焦慮感。在這種焦慮感的影響下,孩子的行為表現會受到影響。時間的窘迫讓孩子的反應能力被裹挾,無法實現行為的最大效率。

孩子遇事慌亂不知所措,丟三拉四,這是“心智帶寬”影響孩子行為

3做好時間計劃

合適的時間計劃安排可以讓孩子明白時間和問題處理之間的聯繫。時間計劃的效果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體現和實行。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可以讓其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使得孩子的行動力得到激發,做事更加地積極。

時間計劃安排,可以讓孩子對於時間有一定的認知概念。時間計劃安排可以幫助孩子明確的認知到需要完成的內容,減少其他情況的干擾。孩子的時間概念被確立,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固定的內容就變得更加容易。

4做好任務安排

當孩子明確需要做的內容後,對於任務具備了一定的內容瞭解,孩子的帶寬閾值會有一定的承載力。“一心一意”可以讓孩子的專注力得到保證。提前做好的計劃有助於計劃的完成。任務安排可以讓孩子的行為表達更加有目的性。

孩子遇事慌亂不知所措,丟三拉四,這是“心智帶寬”影響孩子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過早的定義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足是很不公平的。孩子對問題的認知和處理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過早的訓練孩子“三心二意”的能力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加的混亂。重視孩子的心智帶寬,減少繁雜的環境刺激,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這顯然對於孩子的處理問題的能力才是有幫助的。

大家對心智帶寬這個詞是否有所瞭解呢?對於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是否有所關注呢?對於時間的窮人大家是怎樣看待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