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孩子遲遲不會說話,想孩子“不吃語言虧”,父母需要做好這4件事

閨蜜家的孩子20個月了但是還不會說話,看著鄰居家的小寶貝已經會說“爸爸”“媽媽”了,閨蜜覺得很焦慮。為什麼孩子嘴這麼笨呢?這對以後孩子的表達會不會有影響啊?閨蜜對此很是著急。有時候閨蜜會故意的在孩子面前重複一些簡單的詞彙,但是說了幾遍之後孩子並不會配合著模仿。這使得閨蜜更加堅信孩子最笨了,並且閨蜜還把孩子遲遲不說話的表現歸結到孩子爸爸表達能力不強上,認為是爸爸的基因影響了孩子。

其實,孩子們學會說話的時間是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的,這和很多的因素有關。當然,這其中環境因素的影響會最為明顯。因為為孩子營造豐富詞彙量的家庭會更加容易看到孩子的“一鳴驚人”。時下有些家長們對於孩子語言培養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些薄弱的時候,除了感到特別焦慮外,並沒有找到有效的干預辦法。

孩子遲遲不會說話,想孩子“不吃語言虧”,父母需要做好這4件事

² 語言學習需要的必要條件,家長要知道

1豐富的詞彙量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聽不懂也不會說就不重視對孩子的詞彙量積累,家長們沒有引導孩子接觸豐富的詞彙量就會阻礙語言發展。趙姐一直有給孩子講繪本的習慣,孩子一直以來是默默地聽著,趙姐覺得孩子也聽不懂,自己讀繪本主要是為了哄孩子睡覺。結果有一天孩子居然會說“然後呢?”顯然這樣的連接詞就是孩子詞彙接收積累產生的活學活用。

2恰當的語言環境

語言環境的家裡可以讓孩子的語言學習更加簡單容易。孩子可以模仿父母的語言表達,進而使得自身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另外提到的一點是,在3歲以內的孩子會有口吃的情況發生,這本是一種正常的發育表現,但是其中也有可能是對父母的一種模仿。語言環境的建立值得父母關注。

3鼓勵孩子表達的親子互動

孩子的學習是在無時不刻都在進行著的,父母鼓勵孩子去表達對於孩子的語言學習很有幫助。父母採用親子互動的方式會激發孩子的語言熱情。在一來一回的互動中,孩子對於語言的認知更加的深入。

在嬰幼兒時期,孩子的語言發展非常快速,這和大腦神經網絡的發展有著很多的關係。孩子接受的環境刺激豐富,大腦內部的突觸連接就會被激活,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迅速發展。

孩子遲遲不會說話,想孩子“不吃語言虧”,父母需要做好這4件事

² 孩子語言學習的原理和過程

孩子通過模仿的方式來進行語言學習,從最開始的簡單的疊音詞開始,逐漸的向複雜的詞彙、語句開始轉變。孩子通過對周圍語言環境的模仿來實現學習的目的。原因學習中輸入和輸出同樣重要。比如說有研究表明孩子不宜過早地接觸一些電子產品,這要是因為電子產品給予了孩子語言刺激,但是卻沒有實現孩子的語言輸出,所以這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是一種阻礙。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語言學習是分階段開展的。孩子的智力水平達到一定水平後,語言學習就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0-3歲這個階段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不同的階段孩子的表現大不相同。在0-6個月的時候,寶寶的聽力有所發育。在7-12個月的時候,寶寶還會有一些發音方面的模仿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會聽不出來,但是卻可以發現孩子對於某些詞彙時有所瞭解的,比如說,家長說“水”,寶寶會伸手指指“水杯”。12-24個月的時候,詞彙學習和積累。在24-36個月的時候語言學習突飛猛進,可以進行日常的表達和交流。

可以看出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學習進展快速,每個階段都會看到孩子的不同表現,這時家長們總是能夠看到孩子語言方面的驚喜。但是因為所處環境的不同,孩子的語言學習會有些快慢不同。

曾經有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將兩個耳聾的嬰兒植入了人工耳蝸,將他們分別寄養在不同的家庭,其中一個寶寶在3年後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進行常規學習,而另一個寶寶則需要去特殊學校。研究人員最後發現是兩個寶寶所處的語言環境不同導致的孩子間的差別。

孩子遲遲不會說話,想孩子“不吃語言虧”,父母需要做好這4件事

² 創造良好語言環境,這4件事要做好

1鼓勵孩子語言學習

很多家長在鍛鍊孩子的這方面能力時,就會傾向於打斷孩子不斷地對孩子進行糾正,但是這樣卻會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孩子對於說話有所牴觸。讓孩子多聽多說才能讓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機會鍛鍊。

2引導孩子複述故事

在孩子聽完媽媽講述的故事時,可以引導孩子重複一遍,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說話能力。家長們可以一個故事讀多遍,孩子並不會感到厭煩,反而容易實現複述的效果。

3引導孩子進行描述

描述是一個更加進階的語言能力學習,對孩子的質素要求也比較高,孩子需要調動與語言相關的功能區來進行。描述的過程有可能是緩慢的、斷斷續續的,但是效果卻是很明顯的。

4給予孩子豐富的詞彙刺激

給孩子讀繪本的方式比較推薦,孩子可以對詞彙有更多的接觸處,不再侷限於日常生活中的有限的詞彙數量。豐富的詞彙使得孩子語言基礎更加堅實。

培養的孩子語言學習的過程需要父母的耐心,把手機扔給孩子的做法並不可取,陪伴孩子的語言互動會更加有效。家長們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就不願意對孩子說,或者是對孩子重複了幾遍沒有效果就放棄,這是一個持續刺激的過程,家長的用心終會有成效的,同時鼓勵孩子進行表達也很重要。

孩子遲遲不會說話,想孩子“不吃語言虧”,父母需要做好這4件事

大家對孩子說話慢,語言學習欠缺的表現是怎樣看待的呢?對此有哪些其他的引導方法和建議呢?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