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以為和孩子分床睡之後,就可以“放肆”,娃把你出賣的更徹底

小寶寶出生之後需要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媽媽每天只能寸步不離,尤其是怕生的寶寶一旦看不見媽媽就會哭鬧。為了方便照顧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媽也會跟寶寶睡在同一張床上,當然也有一些媽媽會讓寶寶睡嬰兒床。但是晚上的時候基本都會將寶寶抱到大床上來,因為半夜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哭鬧、驚醒,所以睡在一起,媽媽才能第一時間安撫寶寶的情緒。

以為和孩子分床睡之後,就可以“放肆”,娃把你出賣的更徹底

因為有小寶寶的存在,如果爸爸想和媽媽進行一些親密行為的話就不太方便,夫妻生活也會受到阻礙。所以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們能夠早日學會獨立,敢於獨自睡覺,認為只要與孩子分床睡之後,就可以安心地“親熱”了。

殊不知,如果孩子分床睡不徹底的話,潛在的問題還是不能避免的,一旦孩子在夫妻之間進行親密舉止的時候闖進來,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是很不好的。

以為和孩子分床睡之後,就可以“放肆”,娃把你出賣的更徹底

有位網友說,她曾經被自己家的孩子給害慘了。那天正好是孩子爺爺的六十大壽,今年剛好在她家舉辦生日宴,忙忙碌碌地做了一桌豐盛的午餐,大家有說有笑的,親戚朋友們紛紛為老爺子送上祝福。

這個時候孩子的小姨突然問寶寶:“寶寶你說在家裡爸爸和媽媽誰的地位更高呢?”,小傢伙靈機一動:“當然是我爸爸啦,因為每天晚上我睡覺的時候都能看到爸爸在‘欺負’媽媽,還壓在媽媽身上,媽媽根本沒辦法反抗,害我都不敢睡覺了。”

原本宴席的氣氛好好的,聽到孩子的這番話語之後氣氛變得很是尷尬,尤其是那位寶爸和寶媽更是無地自容,活生生地被自己的親兒子給“出賣”了。

以為和孩子分床睡之後,就可以“放肆”,娃把你出賣的更徹底

如果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還未養成與父母分床睡的習慣,不僅可能會經常陷入尷尬的局面,對孩子以後的性格也有不利的影響。

據悉,目前我國的學齡前兒童有95%都是跟父母一起睡覺的,而小學生中也有45%左右還與父母同睡,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中學時期仍有15%的中學生睡覺時還離不開父母。

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家庭對孩子的性教育領域缺乏關注,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性的意識較為模糊,並且形成了一種依賴的心理,無法學會獨立,如果一個人連獨自睡覺都不敢,又怎麼能夠獨立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以為和孩子分床睡之後,就可以“放肆”,娃把你出賣的更徹底

分不分床睡到底對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1、塑造獨立的人格

分床睡對孩子來說最主要的就是要讓他們學會獨立,很多孩子從小就喜歡粘在媽媽身邊,幾分鐘看不見媽媽就開始哭鬧,缺乏安全感。生活中,也存在著一些人成績優異但基本的生活卻無法自理,還要依靠父母,這樣的人心智其實是不健全的,缺乏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即使將來步入社會了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所以說,家長們不能太過嬌縱孩子,不要覺得孩子長大之後自然就能獨立了,如果沒有一個鍛鍊的過程他永遠都學不會真正的獨立,我們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和意識,讓孩子與父母分床睡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以為和孩子分床睡之後,就可以“放肆”,娃把你出賣的更徹底

2、進行性啟蒙

讓孩子分床睡也是一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良好時機,正常的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能意識到男女之間有差別了,到了5歲左右,大部分孩子對性開始懵懂。

當孩子具備一定的性意識後,父母就可以選擇與孩子分床睡,同時給孩子普及一些有關男女性別差異的知識,引導孩子塑造倫理意識,以及讓孩子懂得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比如與異性之間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讓任何人碰自己的隱私部位等等。

以為和孩子分床睡之後,就可以“放肆”,娃把你出賣的更徹底

父母的態度也是考驗孩子能否學會獨立的干擾因素,很多父母總是抵擋不住孩子的“哀求”,每次決定要與孩子分床睡時最後都會以失敗宣佈告終。當然,分床睡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蹴而就孩子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可以嘗試先讓孩子睡在同一個房間裡的另一張小床上,讓他慢慢適應一個人睡覺的感覺,之後再鼓勵他在一個獨立的房間裡睡覺,這樣的做法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