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有“實招”

政策介紹 2019年3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強調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要實現“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的目標。

今年9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廈門分行在全國郵儲系統首創的“進出口小微易貸”成功落地,星程石業董事長孫燕鵬當天就通過手機銀行提交了貸款申請。經過後臺系統的數據識別和分析,他獲得了49萬元貸款,成為首位嚐到“甜頭”的客戶。對這款便捷、高效的金融產品,孫燕鵬連連稱讚。

“進出口小微易貸”是“小微易貸”在海關大數據領域的應用,依靠龐大且可靠的互聯網大數據資源,銀行系統可分析識別出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為銀行審批決策和風險控制提供有力支撐,從源頭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便捷的操作模式和業務流程,滿足了小微企業“短、小、急”的融資需求。

當前,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效率不斷提升。許多銀行使用數字技術,改進授信審批模型,運用大數據為客戶畫像,識別有效融資需求,優化風險管控,為小微企業提供便捷的線上融資服務;同時,銀行不斷豐富資金來源渠道,增加服務小微企業能力,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在省市銀保監部門的推動下,我行今年與三家政策性銀行合作轉貸款業務,共獲得政策性轉貸款資金58億元,通過批量獲取相對低成本的資金,推動貸款利率下行。截至10月末,我行累計發放政策性轉貸款79.2億元,惠及15797戶小微、民營企業。”台州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蔣訊志是圓通快遞的台州區域代理商。2016年,為擴大經營規模,他在臺州銀行獲得了80萬元保證貸款,利率為7.776%。2019年,當他再次遇到資金壓力時,台州銀行不僅將貸款額度增加至150萬元,而且改為信用貸款,利率降為6.228%,既節省了利息支出,還免去了找擔保人的麻煩。蔣訊志獲得的貸款正是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向台州銀行發放的“轉貸款”。

作為銀行業的“新鮮血液”,蘇寧銀行、新網銀行等民營銀行通過提升金融科技服務能力,創新線上普惠金融產品,迭代小微風險模型和貸款流程,推動普惠金融服務模式轉變。

比如,針對不同小微群體的行業屬性、資金需求規律等差異化特點,新網銀行定製了差異化產品,與成都市郫都區、高新區,綿陽市遊仙區等合作開展小微貸款業務“創客貸”,解決向這些城市創客授信的難題。

李翔剛來成都郫都區菁蓉鎮創業時,沒有相應抵質押物,也沒有擔保公司願意擔保,很難從傳統金融機構拿到貸款。2017年5月,經過郫都區菁蓉鎮介紹並推薦,李翔成為新網銀行首批“創客貸”用戶,授信額度40萬元,貸款利率7.2%,目前貸款餘額36.7萬元。

這種純信用無抵押、隨借隨還的在線創業貸款,幫助李翔及團隊在智能製造研發領域快速發展,李翔及團隊先後申請了28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38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

銀保監會有關人士表示,總體來看,在監管和相關部門綜合統籌的政策支持、激勵、督導下,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發力,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正走上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2086.4萬戶,較年初增加363.16萬戶。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6.39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1.3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0.81%,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0.9個百分點。同時,貸款利率總體呈穩中有降態勢。前三季度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6.75%,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64個百分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錢箐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