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馬鈴薯不好種?做好這2個工作,保你滿地都是馬鈴薯

馬鈴薯營養價值高、適應性強、產量大,含有大量澱粉,可以提供豐富營養能源。馬鈴薯不但可以食用,還可以作為飼料使用,故而受到農戶喜愛,但想要獲得高產,還需要合適的栽培技術。

馬鈴薯不好種?做好這2個工作,保你滿地都是馬鈴薯

一 種薯處理

1、催芽

在播種之前,種薯催芽是春天提早上市的關鍵技術,催芽能夠促進早出苗,並且可以增加生長量,進而提高產量。催芽常用的方法為切塊催芽,可以打破種薯的頂端優勢,各切塊上的芽眼能得到充足營養,萌發速度快,出芽整齊。在切塊過程中,需要及時淘汰病薯,切刀與切板要用70%酒精消毒。切口晾乾癒合後,需要放在20度黑暗潮溼環境中催芽。

2、曬芽

種薯出芽之後,為了避免幼苗黃化徒長,需要將種薯放在陽光下曬芽,並保持15-20度的低溫,讓芽綠化粗壯。整個曬芽過程可能需要20天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幼芽會停止伸長,卻不斷髮生葉原基,使發育提早。曬芽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引起早衰,並增加感病可能性。

3、育苗

為了節約種薯,可採用育苗移栽。播種之後,需要覆土5釐米,保持土壤溫度,在大田移栽之前,應該進行3-5天的低溫煉苗,可以促進馬鈴薯的大田生長。

馬鈴薯不好種?做好這2個工作,保你滿地都是馬鈴薯


二 合理施肥

1、重施基肥

基肥對馬鈴薯種植非常重要,用量也應該佔馬鈴薯總施肥量的一半以上。基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需要視具體情況,再輔助使用一定量化肥,具體使用量應該根據土壤肥力來確定。一般每畝土地施用農家肥1500-2500公斤,尿素用量約為20公斤,鉀肥用量約為12公斤。在施加化肥時,肥料與薯塊應該保持一定距離,一般為2-3釐米,避免與種薯直接接觸,施肥後要將土覆上。

馬鈴薯不好種?做好這2個工作,保你滿地都是馬鈴薯


2、早施追肥

在馬鈴薯的整個生育期,應該根據生長情況及早追肥。幼苗期的追肥是為了促進幼苗生長髮育,要以氮肥施用為主,應該結合苗期的中耕培土追肥。馬鈴薯開花後,需要注意不能繼續追施氮肥,否則只會導致馬鈴薯莖葉徒長,影響塊莖形成,進而產生小薯或者畸形薯,營養價值降低,並且還容易感染晚疫病、瘡痂病等病害。

馬鈴薯不好種?做好這2個工作,保你滿地都是馬鈴薯


3、根外追肥

馬鈴薯的生長對鈣、鎂、硫等中微量元素需求較大。因此,可以根據馬鈴薯實際生長情況,並結合病蟲害的防治,適時適當進行根外追肥。可在生長前期,使用高氮型,增加葉綠素的含量,從而提高光合作用;在生長後期,距離收穫40天的時間使用高鉀型,防止馬鈴薯出現早衰現象,加速澱粉的累積,從而提高馬鈴薯的商品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